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弘唐 » 第九十四章 煤精

第九十四章 煤精

    裴氏听了李弘的话,点了点头,不过还是不太明白,太子此时怎么好好的,对这枚印信感了兴趣。

    “殿下,这印是极为特别,不过殿下现在不是…”

    “这枚印能解决北境贸易的一个大问题!如果运用得当,还能为我们大唐增加许多赋税,最关键,可以将唐军使用的武器铠甲质量再提升一大截。”

    裴氏这次是着实看不懂,也听不懂了,一枚印,怎么还能解决北境贸易的问题,还能增加大唐的赋税。最关键,这枚印信和唐军使用的铠甲武器又有什么关系?

    裴氏几乎本能的伸出手,摸了摸李弘额头,不烫。

    李弘看了看自己老婆,将摸着自己额头的那只手捏着,放了下来。

    “爱妃,你知道这枚印的材质么?”

    “看着挺黑,还有一些光泽,是不是墨玉?”

    “是煤精,也叫煤玉!其实就是一种高级煤,也可以认为是玉化的煤。”

    “本宫昨晚无意中见到它就将其带在身上,拿了回来,就是因为此物之后有大用。”

    “爱妃,我们大唐的铁产量其实自己用都有些不足,捉襟见肘,更不用说还要用作贸易,换取牛羊马匹,。但是此物如果运用得当,就能解决铁产量不足的问题。”

    “殿下,这我就完全听不懂了!”

    “本宫已经让人去寻找此物,应该过几日就有消息,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裴氏点头,李弘已经将独孤信的印收了起来,然后唤凝翠准备马车。

    “殿下,您这是?”

    “赶紧将这东西还回宫里,这可是独孤信的印,本宫太爷爷外公的印,被父皇知道本宫从宫里顺出来,不得挨骂啊!”

    裴氏一下子忍不得,笑了起来,这还真是从宫里顺出来的,亏得殿下还知道。

    其实李弘这次去宫里,哪里是还东西,东西是顺出来的,其实就是放东宫也没事,最多挨几句骂就是。

    这印是重要,不过也是祖上的老物件了,平时放宫里也就一个摆设,有点念想。

    父皇怕是都忘了宫里还摆放着这东西,自己也是无意发现,要不然也不知道后世陕博院的镇馆之宝此时随意放在宫里吃灰。

    他其实是着急见父皇去了,此时紫宸殿,高宗也是才歇息了一会,今天算是高宗最忙的一天,好几年都没今天这么累了,又是朝会,又是和重翰林商议事情。

    平日养病养惯了的高宗,今天还真是有些不适应。

    此时见到儿子来了,赶紧让坐到身边,至于高宗自己,躺那压根没动弹。

    “父皇,今天裴行俭到东宫辞行,弘儿听说父皇打算重修直道?”

    “先做勘察,由工部计算要使用的人力物力几何,至于具体要不要修,如何修,还要看工部的报文。”

    李弘点头,父皇看来也是先让工部预估使用的人力物力,才做最后决定。

    这样做最为稳妥,不然如果消耗太大,不是犯了隋炀帝当年犯的错,一条大运河,修的隋朝没了,修的炀帝在江都上吊自缢。

    李弘此时想了想,还是打算将自己心中所想说出来。

    “父皇,如果工部的报文呈上来,最后还是要重修直道,其中花费肯定巨大,不如我们效仿秦朝,先用刑徒,再动民力。”

    “我们不比秦时,刑徒数量肯定不够!”

    “最危险的路段就让刑徒去修!尤其那些重刑犯。”

    李治点头,此时看着儿子。儿子这个提议不错,那些重刑犯本就是死有余辜,最危险的路段让他们上,死了也就死了,直接埋做路基,连挖坑都省了。

    “弘儿,父皇看你还有心事,有什么话就对父皇直说,你我父子,还需要藏着掖着!”

    “父皇,我昨天将这个从宫里带到东宫去了!”

    李弘拿出木盒,李治瞅了一眼,倒是看不出是什么,他是真记不清宫里还有这东西。

    “这是什么东西?”

    “元皇帝岳丈的印!”

    李治一下子坐起,瞪着儿子,这东西说不重要还真重要,说重要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李治此时一把从儿子手中拿过那个盒子,打开,果真是自己皇爷爷外公的印。

    “臭小子,你拿东西也不给父皇说一声!”

    李治此时心有余悸,看了看紫宸殿外殿,他真怕儿子哪天心血来潮,将他外面放置的那些字画给拿回东宫去了。

    尤其墙上那副王羲之的字,这要是也给带到东宫去了,还有所损伤,那可真的要让高宗心里滴血了。

    他这里放置的东西,还真不怕贼偷,这天下也没有哪个贼有这本事能从紫宸殿偷走东西。

    可自己这儿子就不同了,就是拿在手里拿出去,外面的内侍宫女千牛卫也只会当看不见。

    “父皇,弘儿就是看看,这不就送回来了!”

    “这印有什么好看的!”

    “父皇,昨日弘儿和朝臣们说和北方贸易之事,群臣都谏言铁不能用作贸易,其实弘儿回去细想,我们大唐的铁自己都不够用,确实无法用作贸易。”

    “弘儿,昨天可是你说服众朝臣,一定要将铁加入对北方各族的贸易范围之内的。”

    “所以弘儿在想怎么能增加我大唐铁的产量!自用之外,还能用作贸易。”

    李治倒是没想到,儿子是从这个方面来考虑的。只是铁这东西,怎么可能说增加就增加呢,炼铁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这个,你以为想增加就能增加?”

    “父皇,弘儿认为,要增加铁的产量,无非就是从矿石,冶炼过程,铁矿到生铁的转化度做文章!”

    “弘儿见过别人炼铁,弘儿仔细观察过,见到炼铁的过程极其繁琐,还很缓慢。弘儿认为是炉温的问题,我们只要能提升炼铁炉的炉温,就能增加铁的产量。”

    “那你说怎么增加炉温?”

    “用这个!”

    李弘从父皇手中重新拿过那个木盒,然后捧着装着独孤信印信的盒子,高宗差点没忍住用手抽他,这是手都抬起来了。

    祖上的印信用来炼铁,真败家子!这是独孤信的印,是元贞皇后父亲的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