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弘唐 » 第九十三章 辞行

第九十三章 辞行

    裴氏只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笑容,外面马车声响起,裴行俭此时一身朝服,显然是刚从宫里出来,就来了这里。

    “裴行俭见过殿下,见过太子妃!”

    裴氏起身,看来是想回避一下,却早被李弘拉着手,按着坐了下来。

    “自家人,回避什么!”

    裴行俭是朝臣,同时也是李弘的外戚,是裴氏的娘家人,李弘怎么会让太子妃此时回避。

    “来人,赐坐!”

    裴行俭坐下,本想开口,却见李弘先开口,不过不是叙事,而是让人准备了茶水点心,还有昨日带回来的杏子。

    “裴爱卿,尝尝这杏子,这时节,寻常杏子可还未熟!”

    裴行俭一来,感受的是来自殿下的热情,此时只当是妻子娘家人来了。

    “殿下,行俭今日来是向殿下和太子妃辞行的。”

    “这么快?”

    “圣旨昨夜就送到府中,今日朝会陛下就让拟出具体日程,刚才在翰林院,陛下也让行俭去了,出来时,就让行俭赶往云州,军马调动的旨意也已经传到十二卫所。应该随行的军马已经赶往行俭府中了。”

    李弘听着裴行俭的话,看着自己妻子。父皇这雷厉风行的作风,果真是一点都不耽误事啊!

    昨晚才定下的事情,今天就拟订好了章程,而且新任的云州都督此时就要赶往云州。

    这效率,怕是古往今来也没几个皇朝比的过了。

    “朝会讨论的结果对本宫说说!”

    “具体细节由各部负责,户部统计人口,调动钱粮。吏部草拟前往云中九原的官员。兵部负责调派兵马,工部已经着手向北方招募工匠。至于具体细节,陛下让各部自己定夺,在朝会并不商量。”

    这就是典型的各司其职,若是皇帝什么都管,那要百官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不过有件事,行俭要告知殿下,陛下想重修直道!这次行俭的行程也是走的直道,沿途先做探查,然后工部会具体对沿途损毁和荒废路段再做具体记录和查验,以呈陛下。”

    “重修直道?”

    李弘真是没想到父皇不动则已,一动就是如此声势。

    直道指的是秦直道,当年秦国从云阳林光宫一直修到云中九原两郡的战略大动脉。

    这条直道为当年蒙恬带人所修,全长近八百公里,在古代可谓是巨型工程。

    秦直道当时是连接秦国中心地带到北疆最短最快的一条道路,快马一日之内从林光宫出发,可直达后世内蒙鄂尔多斯一带,在古代堪称奇迹。

    父皇想重修此道,显然是想加强关中地区,也就是帝国心脏地带和北方的联系。

    可以想象,如果当年的秦直道重新修成,从长安出发的商队最多两日就能到达云中九原两郡,装载的货物可以直接和草原各族进行贸易。

    而秦直道宽三十到五十米,可以想象其通行能力有多强,到时候就是关中连接北方的一条大动脉。

    其作用一点不下于南北通航的大运河,到时候重建云中九原两郡,在周围设置贸易区域,可以想象到时候两郡周围会有多繁华。

    最重要的是,这条直道此时虽然损毁荒废严重,加之黄土高原地区本就是水土流失重灾区。

    不过当年蒙恬修此道之时,工程的质量是足够过硬的,到了此时,至少不用开山,不用将直道所经处的树木重新砍伐一遍,因为直道的夯土强度,就算到了后世,依旧无法长出树木,只长荒草。

    此时想到父皇这决定,李弘也深深明白昨夜父皇和他所说的话。

    大唐现在的钱粮收入,怕是很快就会全部扑在秦直道的重修和云中九原两郡的重建。

    甚至作为直道的起点,林光宫都会重建。

    这其中的工程量,所用人口,耗费钱粮可不是一个大明宫可比。

    真的要赶紧和吐蕃使臣谈谈了,之后几年的大唐国力都会耗费在北方的巨型工程之上,边境安稳,国内的建设才能稳步进行。

    今日和裴行俭也没有多说什么,就是问了北方之事,然后太子妃与他闲话家常几句。

    送裴行俭离开丽正殿时,李弘看了看裴氏,裴氏对他点头。

    当裴行俭离开东宫,马车之中已经多了一些金银细软,其中甚至许多都是金银首饰。

    这是以太子妃名义送的缠费,作为裴家人,裴行俭自然也不好推脱。

    多少不重要,其实到了裴家这个层次,真不缺银钱,不过这是一份心意。

    离开东宫的裴行俭,此时还想着从昨夜到刚刚发生的一切。

    从太子将他扶起,从太子举荐他到云州任职,再到太子那句自家人,然后再是太子妃和他闲话家常,赠予缠费。

    此时裴行俭的手捏着那个装着金银细软的布袋,喉结还微微滚动着。

    东宫,裴氏回到丽正殿时,李弘看了看她,裴氏微微点头。

    裴行俭这样的大才,李弘自然会拉拢到自己身边,而且他姓裴,是自己的外戚,天然就是李弘这一方的最好人选。

    “殿下,您在看什么?”

    此时裴氏走近,却见李弘拿着一个木盒,木盒之中铺着上好的苏绸,苏绸之中却有一个奇怪的东西,呈规则的多面体,黑不溜秋,上面许多刻印。

    “哦,这是本宫昨日在宫里无意看到的,就拿了回来。”

    …

    这不就是从宫里顺东西么!不过好像也没什么,毕竟顺东西的是当朝太子,反正是从自家拿东西,有什么不对。

    “殿下,这东西倒是奇特!”

    “这是我家祖上元贞皇后父亲的印信!”

    “独孤信的印!”

    李弘点头,此时从木盒之中将其取了出来,裴氏其实也是第一次见这么奇怪的印。

    一般无论是父皇,还是朝臣,印信都是一个模式。可这枚就显得和普通印信没有丝毫相同的地方。

    “本宫这位祖上亲戚一生官职太多,足足四五十个,若是用普通的印,随身带着极其不便,所以就让人做了此印,每一个面都刻着他的一个用印,方便随身携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