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坦荡是这样炼成的 » 第183章 说话的无心听话的有意

第183章 说话的无心听话的有意

    “一瓶子能放多少酒盅?”

    “按30酒盅子算是40瓶,按40酒盅子算是30瓶,均一下,35瓶,不够一担。”

    “一担能放多少瓶?”

    “一担还不放四五十瓶,明儿个你找上个酒瓶子量一量。”

    “我们不量,要量你量去吧,不知道你做了点儿甚了,我们瞌睡了,不想跟你说这些没用的话了。”

    “啊呀,你说了半天了还说不想说。”

    听着李发和杨金娥的对话,石碌碡激动不已。

    从那天开始,他几乎天天都听李发和杨金娥的房,虽然不是每次都能听到,但听到的时候会比听不到的时候多。

    石碌碡由不住把这个秘密说给了她老婆任玉兰,为的是叫任玉兰跟杨金娥一样,每天和他玩。

    她老婆听了以后,失笑地说:“青青她妈,原来就谋的那么一道道。”

    这个话石碌碡老婆虽然因为怕赵宝,没敢跟人们宣传,却偶尔会借别的事情在人们面前说一句:“我看你成了青青她妈了,就谋的那一道道了。”

    人们不理解她说的意思,叫她解释,她就搪塞说,“青青她妈不串门子,成天就是个坐在缝纫机前扎衣裳,还不是就谋的那么一道道。”

    这个解释表面上很巧妙的把她本来的用意掩饰了,但流传开以后,人们的理解虽然都是石碌碡老婆的原意,但赵宝没法儿骂那些说这话的人了。

    石碌碡听房,除了跟他老婆说过之外,一直深藏心底没敢跟任何人说,但他在沙圪洞看李青青唱戏的时候,却跟身边的一个陌生戏迷说了。

    那个陌生戏迷看戏的时候,先是跟他谈论剧情,后来便起了评论起了演员,对李青青特别看好,大加赞赏,说这个演员不仅音色好,而且音域宽,高、中、低音都好,转音转得特别流畅,叫人听起来特别舒服,并且说这种人的嗓子好是天生的,不是学会的。学是学咋发音,咋用嗓子。

    石碌碡听着那个戏迷的评论连连点头,真心佩服,因为他概没见过这么懂戏的人。

    那个戏迷见他听得入神,还告诉他看一个演员的好赖,除了看唱得好听不好听,更得看能不能把剧中人演活,演谁像谁。做到这个不容易,得理解剧中人物,随剧情的发展表现喜怒哀乐。好演员的眼神和身段跟一般演员一比就比出来了。

    那个陌生戏迷说得头头是道,石碌碡听得认真,故很快就仿佛老朋友一般了。

    石碌碡一边看一边听,忽然嗓子一热,对那个戏迷神秘地说:“这个演员叫个李青青,是我们村的,我和她家紧挨着住的呢。她妈可是个好家呢。”

    “好家?”那个戏迷没弄清他说甚,于是问。

    “差不多每天没上灯的时候,就跟他男人睡在一个盖窝里了,没完没了。”

    “你说没完没了吧,还能有多大功夫?”那人问。

    “没两个钟头下不来,最少也得一个多钟头,没辛苦的人听也听不完,”石碌碡夸大其词地说。

    那个戏迷听了石碌碡的说法,甚觉石碌碡可笑,遂不再和他说话。

    有道是“说话的无心,听话的有意”。石碌碡说的话叫站在一旁的陈果果听见了。

    陈果果是大杨村的陈露的闺女,她男人是柳树营剧团的打板的,她听到石碌碡说的话,当天黑夜就跟她男人万通说了,警告他男人万通少接近李青青。

    可她没想到安顿男人的话不仅没起到警告作用,反而就像是提醒似的,使万通产生了对李青青的非分之想。

    万通嘴里答应的好,叫他老婆放心,心下却想,“馋羊下的馋羔羔”,母亲是好家,女儿多半也是,于是便有了觊觎之心。

    可万通完全想错了,李青青本是个烈性子,在她姑姑李丽多年的的引导教育下,对不轨男人的防范意识特别强,且敢于抨击。

    那时李青青姑姑已经离世,如果她姑姑还活着的话,万通思谋也不敢思谋,因为万通知道李丽不好惹。

    万通以为李丽死了,能对李青青下手,于是处处给李青青示好,但因李青青时时防范着他,他一直没得到机会。

    去后山大壕村演出的那天晚上,万通用尽心机,企图实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未料碰了一鼻子灰,弄了个大丢人。

    李青青万没想到那件事会给她引来无休止的麻烦。

    出外演出回到柳树营以后,陈果果一歇不歇地寻衅李青青,除了弄得李青青不能在剧团呆,最后还把李青青和他姑父挑拨得不来往了,从而加深了杨金娥对女儿的误解。

    李青青从剧团回来后,杨金娥竟以为女儿真的跟打板的不清利。

    她认为,如果不是真有其事,陈果果不会那么恨她女儿。

    恰遇李发正好刚跟他说借下了上千元赌债,故立即就做出了给女儿找人家的决定。

    杨金娥给女儿找人家,公开的说法是打赌债,内心里想的却是尽快地给女儿找个男人,她怕把女儿养在家,女儿不知哪一天肚子大起来,后悔也来不及了。

    然而她的想法完全不符合她的女儿的实际,她根本不知道,她的内心世界与女儿的内心世界大相径庭。

    为何母子差别如此大呢?这与她们母子的经历不同和接受的教育不同有很大的关系。

    杨金娥从小生活在山区有钱人的家庭里,又是兄弟姊妹中最小的一个,她倍受父母和兄长宠爱,再加一字不识,又裹了脚,很少出门,故眼界极其狭窄,认识局限性很大。

    李青青虽然也出生在小村子,但她毕竟念过几年书,尤其是学戏经师之后,开阔了眼界,经受了锻炼,再加她姑姑对她的关心和教育十分到位,故眼界比她母亲开阔很多,思想认识比她母亲高得多。

    杨金娥不仅是个家庭妇女,而且是个很少与人交往的家庭妇女。

    在她的心目中,女人的命运全掌握在男人手里,做女人必须得依附男人,而依附男人就得讨男人喜欢,得到男人的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