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朝当昏君 » 第四十八章 感叹

第四十八章 感叹

    “兴安,拟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靖远伯王骥从即日起你的镇守职责和沐国公府即刻交接,交接完毕之后。

    靖远伯王骥即刻启程回京述职,另有他用。”

    兴安写完这张圣旨。

    我示意他准备写另一张。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即日起由沐国公府接替靖远伯王骥。镇守云南……

    我的话还没说完。

    下方的胡濙与王直、金濂几位懂兵的几位尚书,互相看了一眼。

    随后王直、金濂两人对胡濙点了点头。

    随即胡濙突然起身站起来对我急声问道。

    “陛下,臣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陛下!

    陛下您准备召靖远伯王骥回京,那云南、湖南等地陛下准备任命谁去镇守!!!!

    臣想了解一下。”

    我看到胡濙突然站起来打断我的话,询问起云南、湖南后续由谁镇守的问题?

    我随即扫了一眼胡濙、王直、金濂他们。

    虽然这突然打到我的话语是大不敬的,

    但我对于这帮老臣还是有点宽容的。

    而且他也是为我着想,他可能以为我是要把靖远伯王骥全部镇守职责交与沐国公府,才会突然打断我的话。

    我思索了一下,对他回答道。

    “胡老大人,咱准备任命沐国公府接替靖远伯王骥镇守云南,湖南的守将的人选吗?

    就地选一位总兵接替靖远伯王骥回京后的空缺代为镇守湖。

    胡老大人,您看咱这样的安排可行?”

    胡濙听完我的回答,松了一口气。

    “本来他还以为我靖远伯王骥回京后所有的空缺,全部任命沐国公府接替靖远伯王骥离开后的职位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调不调靖远伯王骥回来没什么两样。

    还不如继续任命靖远伯王骥镇守云南和湖北呢。

    因为靖远伯王骥虽然手握20万平叛大军。

    虽然他现在过于为伯爵,但他毕竟是文臣出身。

    不像沐国公府世代镇守云南,现在沐国功夫的势力已经很大了,如果接替靖远伯王骥的职位镇守云南、湖南。

    到那时候沐国公府手握20万平叛大军,还管辖节制云南与湖南诸军。

    那比现在靖远伯王骥在时更加危险。

    现在听陛下的意思把云南、湖南分割开来,那就好了。

    可以让云南、湖南两地互不同属,互相制衡平衡地方。”

    他把诸多念头在心里过了一遍之后,随即向我拜服道。

    “陛下英明,臣拜服。”

    我点了点头,说道。

    “既然胡老大人没有意见了。”

    “那继续吧?”

    一边说着一边看着诸位重臣,我怕我说到一半他们又给我整什么妖蛾子。

    众位大臣感受到我的目光皆对我说道。

    “陛下,臣等没有意见了。”

    胡濙他们的担忧我是理解的,毕竟我还是郕王的时候他们都不了解我。

    我突然登上皇位,他们也有一个适应我的时间。

    我刚刚直接没有和他们商量,直接做出这种大的举动,他们也有点担忧,这种事我能理解。

    我见到众人都没有意见了,直接叫兴安拟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即日起由沐国公府接替靖远伯王骥。镇守云南节制诸军。”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令都督同知方瑛接替靖远伯王骥镇守湖南节制诸军”。

    兴安写完之后,和原先一样,从外面抄写了几份一起拿给我。

    我接过来拿起我的印信分别在上面一一盖章。

    随后递给兴安,示意他拿给陈循,走流程从内阁发出。

    我随后说道:“诸位尚书大人,可还有奏请?”

    王直、于谦等众位大臣尚书左右看了看,随后一起起身向我说道。

    “陛下,臣等无事了。”

    我见此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今日廷议到此为止,各位老大人们请回,刚刚商议的事情,请尽快筹备与完成”。

    “臣等领命。”

    随后王直、于谦等众位大臣尚书又说道:“陛下,臣等告退。”

    我点了点头,随后王直、于谦等人陆续离开了。

    过了一会之后,我突然向身边的心安说道。

    “心安,你追上去问于谦尚书说一下,几日后我去巡查十团营的事叫于谦尚书筹备好了吗?”

    心安听到我的命令,随即磕头道。

    “遵命陛下,奴婢这就去”。

    兴安刚准备离开我叫住了他随后吩咐说道。

    “你问完于谦尚书之后去一趟太医院,我看这几日于谦尚书,太过繁忙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你去太医院问一下,看一下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和医治。”

    我吩咐完之后甩了甩手示意他可以离开了。

    心安听完我的吩咐之后起身小跑了出去。

    虽然上次在王府说要去巡查京营之事。

    但是于谦就向我说道过。

    “十团营重新组建很多事情,他还没有捋顺,而且二十万备操军和备倭军将士们以及各地义勇们还没有到位,请我暂时延后巡查,等他把事情捋顺之后再前往。”

    这几日我也是在护卫京城的几个京营走走。

    我要把朱祁镇丢掉的巡查京营传统重新捡起来。

    我已经从前几天和于谦商议完之后就开始了。

    但是。重新组建的十团营我还没有去过,所以我叫于谦提前筹备一下。

    另一边兴安匆匆跑出文华殿,准备追上于谦,传达我的命令。

    今日京城的风有点大,每阵风起来,都是带着厚厚的尘土,落下一层层的灰土。

    已经中午时分,太阳高高,悬挂在天空之上。

    此时刚刚离开文华殿的文武勋贵大臣们,互相看不顺眼的两群人分别一左一右向皇宫外走去。

    王直、金濂、于谦、陈循、胡濙等人他们一边走着,一边思索着今天我的表现,几位尚书一路沉默的走着。

    王直率先开口说道。

    “我们推荐的这位陛下,看来不是如传闻说的那般啊”!!

    之后看向于谦说道。

    “于大人,今日之策,可是你向陛下献策的”?

    于谦听完摇了摇头随后说道。

    “不是,今日之策,陛下没有向我坦露半分。”

    “应该是陛下想出来的,如果不是那王府之内应该有高人指点陛下。”

    王直、金濂、陈循、胡濙等人听完一起点了点头。

    金濂此时开口感叹说道。

    “国家危难之时,陛下如此聪慧,不是国家之幸事吗?”

    随后看向王直、于谦等人说道。

    “国之危难,陛下如此聪慧,于国于民都是幸事,我们做好本分之事,帮助陛下度过此次危难。

    我们上对得起先皇与陛下,下对得起黎民百姓。

    此次国家危难,我们事急从权,行了废利皇上之事,日后史书怎么记载我们会有一个公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