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头陀 » 第五十二章 酒搭桥

第五十二章 酒搭桥

    听完曹正所说缘由,李鄂扫了赵武一眼后,方才说道:

    “曹正哥哥,你不是号称汴京城的操刀鬼么?

    咱们兄弟初来乍到,生活上总要有个依凭才是。

    我看杀猪巷就不错。

    咱们在青州府吃的是二龙山,到了汴京城,第一口就吃这杀猪巷了。

    对杀猪,我还是有所钻研的,此处不错!

    赵五哥,你说此事可行与否?”

    听到还在城外的李鄂,就想霸占城里的杀猪巷,赵武先是叹了一声才无奈说道:

    “佛爷,杀猪巷有猪行,猪行会首上通内六部,下通汴京城的泼皮闲汉。

    不说吃着猪行的诸多黑袍跟差役,六部、九寺、五监之中,还不知有多少绿袍吃着杀猪巷呢!

    闹不好,寻来寻去,还会有朝中朱紫吃着杀猪巷的供奉……”

    在赵武看来,杀猪巷的营生虽说低贱,但靠杀猪巷供奉的人,可不定低贱。

    想面前头陀一个江湖客,还没进皇城就想霸下杀猪巷这样的产业,多少还是有些荒谬的。

    “嗯!

    吃这行的人多才好!

    曹正哥哥,今日天色还早,你就随赵五哥进城瞧瞧那处宅院。

    若合用,咱们这些人也未尝不能杀猪宰羊……”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也是道理。

    李鄂正愁二十八宿到了汴京没有生计呢,可巧,面前赵武就给送来了生计。

    宣德炉,只是众人的立身之根,凭火法精炼赚钱,李鄂也没把握,毕竟记忆中的宣德炉,是供给权贵的。

    涉及到了权贵,挣钱的也只能是权贵,这点自知之明李鄂还是有的,他们能混个吃饱吃好,已经算不错了。

    官面有官面的规矩,市井有市井的规矩。

    为了权力,蔡府父子都能相残,李鄂也真的没把握仅凭着一个宣德炉,在汴京城中搏一场荣华富贵。

    但是,除了宣德炉,他知道的精巧事物多了,一个宣德炉不成,一堆或许就成了。

    如今有慕容贵妃这个贵人,有他脑子里的诸多事物,还有二十八宿作为依靠,只要再有个生计饭辙,就不虞富贵不来了。

    “既然二郎要做,那哥哥听凭吩咐就好,只是此事要徐徐图之。

    汴梁杀猪帮,非是易与之辈,此中厉害,二郎见过便知。”

    杀猪巷杀猪帮,虽说在汴京城没什么名声,但曹正这个行内人,却清楚一些底细。

    杀猪的营生,本就多为破落户所为,而汴京城中,最大的破落户可不是甚么平民百姓,而是禁军。

    城中杀猪铺的铺主,多半都出自禁军之中,杀猪赚了钱,他们就可以雇佣城中泼皮闲汉顶替他们的军职。

    而混迹在杀猪巷的泼皮闲汉,也多为禁军中人,这一节,有赵武这个外人在,曹正也不好明说。

    毕竟谈及禁军,就要涉及到二龙山之前的营生,或许李鄂不在意出身,但城中的官老爷们在乎。

    见曹正有些犹豫,一旁的鲁智深,撸了一把颌下虬髯说道:

    “曹正兄弟莫要婆婆妈妈。

    二郎怎么说,你只管去做好了。

    此番进城,酸枣门外有伙泼皮,领头的两个一个唤作过街鼠张三,一个唤作青草蛇李四。

    年前出奔的时候,洒家教过他们一些军中技艺,若张三、李四还识得这份师徒情谊,便一遭请来,咱们吃上一顿酒肉。

    赵五哥,进城的时候带上花荣兄弟,给洒家兄弟弄上十几担樊楼好酒。

    若是能弄到相国寺烧猪院的炙猪肉最好……”

    曹正犹犹豫豫,鲁智深也知他怕的是什么。

    只是这位兄弟只知怕汴京的老爷们,却不知自家二郎的厉害。

    这位二郎,州府的都监、团练都杀了一双,只怕赵宋王法,在他眼里有跟没有区别不大。

    “曹正哥哥、赵五哥,按鲁达哥哥说的来。

    赵五哥,还要烦劳你一把。

    曹正哥哥的账目、高衙内最近的去处、以及老蔡相公的近况,还是要打听清楚的……”

    说着话,李鄂再度对曹正点了点头,这位汴梁的操刀鬼这才不情不愿的给了赵武一锭银子。

    “两位佛爷吩咐的事,小人定然做的妥帖。

    曹官人、花官人,咱们紧着步子,兴许两位佛爷晌午就能吃到相国寺的炙猪肉了……”

    李鄂、鲁智深两人意见一致,也就是二十八宿意见一致了。

    赵武、曹正、花荣三人走了,李鄂也没再安排其他事,只是带着众人,收拾起了暂居的货栈。

    如赵武说的一般,到了中午时分,不仅樊楼的好酒被十几个伙计挑来了。

    鲁智深念念不忘的相国寺炙猪肉,也被几个披发行童送到了货栈。

    随他们一起来的,还有鲁智深在酸枣门的泼皮子弟,张三、李四一伙。

    张三、李四,如今也是寻常可见的名号,混的差一点,就是张三李四王五赵六了,混的好一点,三四五六后面总要加一个‘郎’字的。

    混的再好一点,就是官人、郎君、客官这类称呼了,只是客官的称呼生份了一些,郎君这样的称呼,家里最好还是要有些官职。

    官人,算是比较大众化的称呼。

    张三、李四一伙,一看就是混的不咋滴的货色,冬日里连棉袍都没有,一身麻衣也是乌漆嘛黑的样子。

    在货栈再见鲁智深,张三、李四一伙十几人,哭的那叫一个悲惨。

    见鲁智深不忍,李鄂招呼魏家四小将,收拾了十几件冬衣棉袍给了他们,众人这才一道吃起了炙猪肉,喝起了来自樊楼的寿眉酒。

    所谓羊羔美酒、所谓寿眉,各人有各人的见解,李鄂的见解就是米酒新浆、色做乳白。

    无论是南方的糯米酒还是北方的粟米酒,陈化之后微黄或是褐色,新榨酒浆做乳白色。

    这类新酒甜香可口,虽说度数不高,但也最是醉人,不知不觉也就喝多了。

    一顿大酒刚开始喝,二十八宿进军杀猪巷的门路也就有了。

    自打鲁智深一把火烧了相国寺菜园,跟相国寺做了割舍之后。

    张三、李四等人,也就不好再吃菜园的便利了,加上几人暗地里阉了高衙内。

    自鲁智深出奔之后,这伙酸枣门外的泼皮闲汉,便换了厮混的所在。

    如今他们混活口的地界正在南熏门御道的杀猪巷,在那混饭,最起码的一点就可以隔绝高太尉、高衙内这对假父子的追讨。

    张三、李四简单的一说,鲁智深也细扫了李鄂几眼。

    杀猪巷虽说低贱,可也是汴京城中三不管的地界,如此立足,自家这位二郎的心思可就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