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不良人之再造盛唐 » 第九十二章 一卷丹青乱女心

第九十二章 一卷丹青乱女心

    “你又要离开?”

    女帝很是不满的盯着对面的李瑛,一双凤眸中满是恼火的情绪。

    眼下春耕已经开始了,各地正是忙碌的时候,结果你这个掌舵人说有家事要忙?

    这过一个年,女帝根本没休息几天。北边的李承庆和晋国在不断的向岐国渗透,幻音坊的人忙的脚底板都要磨出水泡了,她这个女帝也不例外,就怕那些混蛋玩意儿煽动了什么地方动乱,简直是忙的焦头烂额的。

    结果,你又要跑?

    户籍制度是你启用的,也就是说这事儿是你惹的,结果正在紧要关头,你说你有事儿要跑?!

    这不坑货吗!

    女帝不由得心生怨气,没一巴掌把这家伙呼死,已经是念在自己打不过的份儿上了。

    “殿……”

    “嗯?”听到他的称呼,女帝顿时柳眉倒竖。

    李瑛不禁苦笑:“大娘子,我也是没办法了。家里晚辈寄过来的信,我若是不去,怕是人都要没了。”

    “晚辈?你李家还有人?”女帝愣了一下,满脸错愕的询问道。

    她记得很清楚,当初派人去查李瑛家世的时候,李家应该只剩下他这一根独苗了,哪儿来的晚辈啊。

    “算是分支吧,也就剩那小子一个了。”李瑛面带悲色,还夹杂着些许恨意。

    女帝仿佛被他的情绪感染了一般,脸上出现了犹豫的表情。

    李卫公一脉,或许已经剩不了多少人了,如今有支脉遭遇险境,她若是不答应未免有些太不近人情了。

    念及此处,女帝只好无奈的妥协:“那好吧,你快去快回。对了,需要幻音坊帮忙吗?”

    “我只是去将人带回来而已,没有必要带着幻音坊兴师动众。”

    “也好,以你的武功想来也没什么能困得住你的。”

    李瑛向她拱了拱手:“多些大娘子体谅。”

    女帝微微白了他一眼,一脸阴阳怪气的挤兑了起来:“别,你还是别谢了。我若是不答应,让你再心生怨念离我岐国而去,我岐国不是完了?”

    “大娘子说笑了。”

    “行了行了,你走吧。”

    看女帝一副很不高兴的模样,李瑛顿感无奈。他也知道这事儿是他办的不怎么地道,可没办法,梁国那里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那小子真要连命都没了。

    所以,李瑛只能先跑一趟。

    可看女帝如此不悦,李瑛只好从袖中掏出了一份早就准备好的奏本:“大娘子放心,这岐国事务我已安排妥当,我离开十天半月不是什么大事。而一些需要大娘子亲自处理的事情,我也都写在里面了。”

    女帝心下稍安,但还是板着个指了指面前的桌子,示意他将奏本留下。

    “对了,长史官獬之中,在下还留有一件礼物,大娘子可自行前往取来。”

    女帝愣了一下,挥了挥手:“你忙你的去吧。记得把幻音坊信鸽带上几对,随时保持联系。至于礼物什么的就没必要了,你若是能早一日回来,对我来说便是最好的礼物了。”

    “遵命。”

    李瑛行了一礼,转身离开了书房。

    ……

    “什么礼物,还搞得这么神秘。”女帝撇了撇嘴,喊道:“玄净天!”

    “奴婢在。”

    “你去……”话刚说到一半,女帝突然顿住了,随即她继续道:“算了,去给我把王袍拿来吧。”

    “诺。”

    没多久,换好王袍的女帝便出了书房。此时已经开春,虽然还有些微冷,但万物开始复苏,院中的花草树木也开始抽芽,展露出一副生机盎然的姿态。

    女帝从后宅一路来到前院文武官员办公的地方,一个手捧着资料的小吏低着头急匆匆的一路小跑向六曹的官獬,碰到人连忙抬起了头,可看到一副王袍的女帝,脸上竟然露出了错愕的表情。

    “参见岐王殿下!”

    女帝嗯了一声:“拿的什么东西,竟然如此匆忙?”

    “回禀殿下,这是补录的户籍,今日刚到,户曹那边本就催得紧,小人这才跑动了起来。”

    “哦?什么地方的,有多少户,怎么这个时候才送来?”女帝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小吏怀中抱着的厚厚的户籍册。

    “回殿下,总共三千零四百二十八户,都是从兰州,珉州,扶州,渭州送过来的第一批补录的户籍。因这些地方刚回归大唐,我岐国的官员到任没有多久,户籍管理十分混乱,故此长史大人允许他们延后上交。”

    这几个州,便是原本被六谷部占据的地方。

    原本都是吐蕃人在管理,这些个家伙怎么会管户籍的事情,可以说是乱成了一锅粥,许多资料甚至还停留在一百多年前,根本就没办法用。

    针对这些地方李瑛挑选过去的都是能臣干吏,并且允许他们延后几个月上交户籍黄册。所以,这才拖到了春耕时节。

    女帝点了点头表示了解,便让对方赶紧将这些东西送过去。

    “刚才那小吏见了本王,为何一脸的错愕?”待到那小吏匆忙离去,女帝才向身后的玄净天问道。

    玄净天迟疑了一下,回答道:“殿下,您自从过年在城门楼上露了一面,就一直待在后宅。”

    女帝脚步顿了顿,脸上不禁浮现出了一些问号:我真宅了那么长时间?

    哼!都怪李卿,他把所有事情都处理的井井有条,弄得本座都懒得出来了。

    心里小小的抱怨了一下,女帝突然决定在各部门转一转。

    于是,女帝一拐弯,便朝着六曹走了过去。

    显然六曹的官员看到女帝到来,同样是一脸的意外。不过他们比小吏的反应可就要快多了,纷纷起身见礼。

    女帝示意他们继续忙,随意的观看了起来。

    最近六曹主要的事情便是户籍,春耕等事务,尤其是户曹那里,原本宽敞的官獬已经塞得满满当当的,全都是各地呈报上来的户籍黄册。

    女帝询问了一下,根据各地目前汇报上来的户籍,岐国各地目前统计上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一百七十万左右,而按照户曹参军事章子奇的预计,则最终应当在三百万上下。

    三百万人?

    女帝心中很是惊讶,人口可就是实力啊。而户籍没有实施之前,岐国去年的人口也不过是在一百多万而已。这样的差距,让女帝不禁再一次感慨李瑛的长远的目光。

    在各官署转了一圈,女帝最终来到了长史官獬。

    长史办公的地方,乃是一座单独的院子,包含众多属官和吏员。

    见到女帝到来,其中一个叫做傅心正的副官迎了上来:“参见殿下。”

    此人是之前胡善的副官,李瑛一直将他留着用。

    女帝道了声免礼,随即道:“你们继续忙去吧,本王也就随意看看。”

    “诺,殿下有何吩咐,可尽管吩咐臣等。”

    女帝微微点头,直奔院子的正房而去,几步路的功夫便到了。

    “玄净天,你先留在这里吧。”女帝回头吩咐了一句,便推开了虚掩着的大门。

    首先入目的便是一张堆满了奏疏的书案,两侧则是一座又一座的书架,上面堆满了同样的奏疏。

    看起来,李瑛平日里很忙啊。

    摇了摇头,女帝走到了书案后面,上面摆放着一张纸张,被一本书籍盖着。

    女帝心中了然,这定是特意留给她的。于是,她按照纸张上所记载的方位,迅速地寻觅到了那个地点。果然不出所料,在那里摆放着一个精致的陈列架,但架子上仅有一样物品——那看似是一幅卷轴画。

    带着几分诧异之情,女帝轻轻地将画卷取下,并缓缓地摊开。展现在眼前的竟是一幅丹青画作,笔触简略却又神韵十足,只用寥寥数笔便勾画出一个在雪地中翩翩起舞的倩影。

    “雪夜剑舞图!”女帝低声呢喃道,画卷上还有一首小诗:“

    公孙剑舞青史留,女帝青锋何须让。

    牡丹国色世间传,寒梅芬芳亦有赏。”

    画面中的女子身姿曼妙,手持长剑,于漫天飞雪之中尽情舞动。其手中之剑如雪花般轻盈飘逸,如清风般灵动出尘,而那飞舞的裙摆则宛如寒风中的花瓣。

    此时此刻,女帝的目光像是被磁石吸引一般,牢牢地定格在这幅画卷之上,整个人也陷入了回忆之中。

    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思绪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她的眼神渐渐变得迷离,仿佛重新回到了那个除夕夜的夜晚。

    “牡丹的华贵的确堪称国色天香,但寒梅的芬芳自是有人欣赏。此话不错,可你会是那赏梅之人吗?”

    女帝口中喃喃自语,脸上满是怅然的神色,心中一时乱如麻团。

    良久,女帝将手中画卷轻轻的卷了起来,仿佛得到的是一件什么稀世珍宝,生怕其受到一点破坏。

    她手持画卷,转身离开了房间。

    门外的玄净天看着女帝的背影,有心想要提醒一声,却最终还是放弃了,默默的跟在了她的身后。

    ……

    而此时李瑛已经骑着马离开了凤翔城,与等候在城外的侯卿汇合,二人共同离开了岐国地界,一路向东,直奔梁国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