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不良人之再造盛唐 » 第九十章 何为美景第一等

第九十章 何为美景第一等

    李瑛上任长史之后的第一把火,就这么烧起来了。

    重拾路引制度,这让整个岐国上下都很困惑,有些搞不懂这位长史大人想干什么。可等公文下发下来,各地官员才发现,这根本就不是他们所认识的那个路引制度。

    准确的说,这根本就是一套全新的户籍制度。

    李瑛根据后世明朝以及现代的户籍制度,取消了其中一些不利的,比如明朝户籍中一直为后人所诟病的对百姓职业的限制,然后重新修订了户籍制度。

    新的户籍制度以户为单位,每十户为一甲,每十甲为一里。把每个“里”的住户按照籍贯、姓名、人口、田宅、地亩等逐一登记,上呈歧王府,每五年更新一次。

    户籍上详细记载了这户人家的田产数量以及所应承担的赋税,徭役额度,如此一来就避免了如今的混乱。

    而根据户籍制度,李瑛还附录了一张登记表,由各地乡民来自行填写户籍,由甲长完成订正,汇总里长进行确认,最后由县衙收录。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收录就完了,县衙收录之后,上报州府之前,需要在各地公示。如发生错误,可由各地乡邻举报,谎报虚报者,以及里长,甲长都将负有连带责任。

    而州府一级,还需要时不时的派人下县暗访,以调查户籍是否有误。

    明朝的户籍制度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便是自下而上。而明之前的历朝历代,则是由上自下的调查。

    如此一来,搭配上连带制度,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上下勾结,谎报户数的情况发生。

    女帝也是直到李瑛将公文下发,才知道他做了什么。动户籍制度,就意味着动赋税制度啊,这李卿还真是胆大!

    什么路引,只不过是这套制度中极小的一部分罢了。

    看着手中完备的户籍制度,女帝感到李瑛才华横溢之余,也感到很是头疼:“传本王令,延州,宥州,秦州三地大军逐步回调。”

    未免发生动荡,岐国暂时只能蛰伏一段时间了。

    ……

    当李瑛接到玄净天送来的岐王那略带一丝幽怨的传话之后,嘴角不由得浮现起了愉悦的弧度。

    女帝懂了他的用意,那么他就可以大干一场了。

    赋税制度李瑛并非不想动,而是如今乃是乱世,在没有绝对的把握掌控好岐国军队之前,他并不想触动这根敏感的神经。

    否则,后世那么多好的赋税制度,随便拿来一个也比现在乱糟糟的一团要好得多。

    比如雍正皇帝的摊丁入亩制度,的确很不错。

    想雍正不过是得罪了读书人和乡绅地主,就被人黑的体无完肤,他要得罪的可是枪杆子,闹不好可是要颠倒乾坤的。

    因此,现在不能着急,只能一步步慢慢来。

    女帝此举也好,这个世界上不缺聪明人,保不齐谁就能看穿他的用意,扇动岐国各地叛乱。

    因此,军队威慑还收有必要的。

    不过女帝此举也给他提了醒,得找个合适的机会,向女帝提一提,在岐国训练一批精锐才行。

    李瑛打定主意,开始实施户籍制度的改革。

    这要牵扯的可瘦很多方面,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完成的。比如,所需人力物力财力上就是一个极其大的消耗。

    ……

    等待的向女帝提练兵之事的时机没有到来,倒是等来了自己新认识的好友侯卿。

    “侯兄,你这是……”

    李瑛披着外衣,一脸无语的看着站在自家院墙上,抬头赏月的后卿。

    嗯,怎么说呢,是有点儿小帅。

    后卿举起了一只酒壶:“李兄,你看今夜月光澄澈灿烂,正当赏月吟诗之际,缠绵床榻岂不是辜负了上天之美意?”

    李瑛懵了一下,不是,你吖大晚上的在我家院墙上释放你的气息,把我叫起来就为了这事儿?

    今晚的月光如水,照的整个庭院都亮如白昼,的确是非常漂亮。

    可是……

    看着院墙上笔挺站立着的侯卿,又仰头瞧了一眼头顶高悬的明月,李瑛原本浓浓的困意也被这寒冷清寂的夜晚给驱赶得无影无踪。

    他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对侯卿说道:“侯兄啊,你还是快些从上面下来吧。若是想要观赏月色,我那后院可是有个绝佳的好地方,那里景色宜人,美不胜收!我可以叫下人准备一两个精致可口的下酒菜,咱俩一同小酌几杯如何呀?”

    小酌?

    听到这个词,侯卿心头立刻涌现出逃跑的念头,但为了保持自己的风度翩翩,他还是纵身一跃,从院墙上稳稳当当地跳落下来,盯着李瑛的脸看了好一会儿,才一脸严肃认真地询问道:“真的只是小酌而已吗?”

    “这般美景,自当以赏月为重,如果贪杯喝醉了酒,那不就白白浪费了眼前的美好风光嘛?”李瑛淡笑着回答道。

    侯卿听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嗯,好吧,那就按照李兄说的办吧。”

    于是乎,两人并肩穿过庭院,一同来到了后方的宅院。

    在这座宽敞的后宅里,有一个由清澈活水流淌汇聚而成的池塘,池塘旁边矗立着一座精巧雅致的水榭。

    倚靠在水榭窗边,只见皎洁明亮的月亮宛如一面银盘,清晰地倒映在宛如镜面一般平静无痕的池水中,这样的画面实在是别具一番独特的情致韵味。

    “嗯,此地果然别有洞天!只是此刻正值隆冬时节,这庭院之中满是凋零之象,未免少了些许生气。“

    “侯兄这话可就不对了,春天自有它的勃勃生机,夏天自有它的郁郁葱葱,秋天自有它的萧萧瑟瑟,冬天自有它的万籁俱寂。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独特的美妙之处啊。

    而且景色会随着心境而变化,如果心境愉悦,哪怕是街头巷尾那些奔波劳碌的小商小贩,在眼中也能成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但若心情不佳,就算身处在奇花异草之间,依旧只会感到烦闷难耐罢了。“

    侯卿听后微微惊讶,朝着李瑛抱拳行了一礼:“领教了,原来是我过于狭隘,落了下乘。李兄这般高雅的品味,早已超脱出了世俗的束缚,实在令小弟钦佩不已。“

    “哈哈哈,过奖了,咱们还是进去吧。“

    李瑛推开了水榭的门,两人一同登上阁楼,并在窗边的几案旁落座。他们并没有点起灯火,而是借着如水的月色来观赏窗外的景致。

    没过多久,一名仆从端上来数盘精致的下酒菜肴和两瓶香醇的梅子酒。两人一边品尝美酒佳肴,一边欣赏明月,畅谈天地,好不惬意。

    闲聊片刻后,侯卿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向李瑛发问:“李兄品味高雅非凡,小弟实在钦佩不已。只是不知在李兄心目当中,究竟怎样的景色才可被称作真正的美景呢?”

    听到这个问题,李瑛微微一愣,眼神中流露出一抹迷惘与沉思:“说起我眼中的美景……

    应当是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

    应当是吏治清明,政通人和;

    应当是唐刀所向,无往不利;

    应当是四夷宾服,万邦来朝;

    应当是唐风烈烈,海晏河清!

    倘若能做到如此,想必那将是世间第一等的美景吧。”

    说着,李瑛自己都有些醉了。酒不醉人人自醉,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大唐盛世。

    侯卿听完却呆立当场,这样的景致竟是李兄心中所愿吗?

    一时间,他不禁感到有些自惭形秽。

    枉自己一生自认天命孤星,独望苍穹,无所待而游无穷,逍遥一生,可谓真仙人。

    然而,当面对李兄这样心怀大仁大义之人,却显得手如此的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