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不良人之再造盛唐 » 第四十一章 壮哉白母夜教儿

第四十一章 壮哉白母夜教儿

    白四郎烧了些热水,将热水端到了自己母亲房中。此时夜已深了,母亲却还未就寝。

    将洗脚水放下,试了试水温,白四郎才将母亲干瘦的脚放进了盆中。

    看着自己这个佝偻着腰的儿子,白母脸上泛起了不忍的表情:“我儿……”

    “阿娘,可是水烫了些?”

    “那李大人,就没有和你说些什么?”

    白四郎动作顿了顿,沉默片刻,还是将李瑛和自己交谈的内容详细叙述了出来,最后提起了李瑛想要招揽他,却被他拒绝的事情。

    白母闻言,叹了口气。

    “阿娘何以叹息?”

    “我儿糊涂啊……”白母不禁捶胸顿足。

    恨铁不成钢啊!

    “阿娘何意,可是儿哪里做得不对?”白四郎神色惊慌的跪在了地上。

    白母重重的一叹:“为母曾听你父点评,当年之秦国之所以能有一统之伟业,根基便在于商君之法。

    为母听你那日所说,便知晓这李大人便是今时之商君。

    况且,近几个月来,李大人先是惩处恶人,还凤翔以朗朗青天,后率军清剿匪徒,通岐国道路。

    一桩桩一件件均是利国利民之举,可见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如今,李大人屈尊招揽,岂能拒绝?”

    这就是李瑛这将近一年的时间所经营的名望。

    名望这个东西,有时候是非常有用的。而现在,显然李瑛的名望让白母认可了他。

    “可,孩儿若是离去,阿娘就无人照料了啊……”

    “阿娘在家有你嫂嫂,有诸位乡邻照料,吃喝无忧,有何可挂念的!”

    “孩儿……”

    “我儿一身本事,却整日于土里刨食,心中当真没有半点不甘?”

    一句话让白四郎为之语塞。

    人生最悲哀的事是什么,便是习得屠龙技,身穿杀猪衣。一身本事,却不得施展。

    白四郎家学渊博,每每看到那些身穿铁甲,威风凛凛的将士,又如何能不动心呢?试问又有哪个男儿没有出将入相的梦想呢?

    “倘若太平年间,我儿一身本事埋没也就罢了。

    然而当今天下逆贼作乱,朝廷威信尽失,各路诸侯群雄并起,烽烟不断,百姓流离失所。

    咱们从三原逃难而来,一路颠沛流离,以致家破人亡。我儿当明白,这天下间哪里还有安乐之土?

    与其随波逐流,不知何时命丧乱兵之手,不如寻一良主尽心辅佐。

    若他日真能重整山河,光耀门楣,为母便是在九泉之下,亦有颜面去见白氏列祖列宗。”

    “娘!孩儿放心不下您呐……”

    “痴儿,痴儿!”

    母子二人相拥而泣,低沉的呜咽声回荡在房间内。

    白四郎尚且有家学渊源为倚仗,得以逃得性命。然而,这天下黎庶,又有多少面对乱世只能随波逐流,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乱世求生,活下去也成了一种奢望。

    -----------------

    李瑛虽不敢自诩正人君子,可也没有下作到去做那隔墙之耳。因此,白氏母子夜里说了什么,他是不知道的,反而一觉睡到了天亮。

    早晨起来,穿好外袍打开房门,李瑛却愣了一下。

    只见屋门外,白四郎手持一杆漆黑的长枪矗立在院中。晨起的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衫,使得他的眉毛都挂上了露珠。

    再看那长枪,漆黑如墨,仿佛能吞噬所有光线。

    “四郎,你这是……”李瑛心中一动,心脏也不禁砰砰直跳。

    “大人,我儿虽不才,却也有一身蛮力。求大人赏识,为大人牵马坠蹬。”

    白母拄着拐杖,向李瑛恳求道,说着便要向李瑛行礼。

    李瑛不由得为之动容,连忙快步上前扶住了白母:“老夫人,四郎之才,某分外欣赏。然四郎是白氏仅剩的男丁,于情于理,某不能如此做。”

    “老妇人虽女流之辈,却也知晓家国大义。况且这乱世烽烟,已无安身之处。故,还请大人收留,使我儿能一展才学。”

    “老夫人大义!”李瑛不由得赞叹道,然后看向了白四郎:“四郎,你真考虑好了?”

    白四郎单膝跪地,低下了头,没有半分犹豫:“大人乃仁义之人,小人愿为大人鞍前马后,请大人收留。”

    李瑛看了看白四郎,又看了看白母,知晓母子二人定是说了些什么,否则白四郎态度不会有如此大的转变。

    不过,既然人家已经表明了态度,那么他再推辞下去就显得太过虚伪了。

    想到这里,李瑛松开了白母,向后退了几步,然后向白母行了一礼:“老夫人大义,令某钦佩!还请老夫人放心,某定然会还您一个完完整整的白四郎。”

    拜完,李瑛直起了身子:“四郎,有如此深明大义的母亲,乃是你之大幸,乃白氏之大幸,亦是某之大幸,大唐之大幸!

    拜一拜你的母亲吧。”

    白四郎放下了手中长枪,起身向母亲行跪拜大礼。白母眼中泛起了泪花,可却依旧稳稳地站在那里,如同苍松翠柏。

    拜别白母,二人方才离开。这一路上,白四郎尽管早已泪流满面,却始终没有回头。

    院内,在柴门关上的那一刻,白母挺直的腰背一下就垮了下来,仿佛苍老了许多。

    行至半途,白四郎突然停了下来,向李瑛一抱拳:“大人,小人还需要去召集同伴,可否请大人稍候片刻?”

    “自无不可,某在村口等你。”

    “谢大人!”

    -----------------

    等到李瑛抵达村口的时候,苏行之所带领的亲兵便已经在等他了。

    苏行之将墨影牵了过来,李瑛却告诉他不急,再等一些人。

    约莫一个时辰左右,白四郎带着十几个人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中。这些人都是白四郎来到这里之后,亲手调教出来的,其中就有一些昨日以拒马阻拦李瑛一行人的面孔。

    李瑛给两人相互介绍了一下,然后道:“四郎,你大名唤作什么?”

    “劳烦大人垂询,小人单名一个沅,字少泽。”

    “行之!”

    “卑职在。”

    “少泽等人便暂时编入本官亲兵之列,归你统率。”

    “诺!”苏行之答道,随即看向了白沅,道:“请大人放心,既入我军中,便是某之袍泽。某定然不会让白兄弟受委屈。”

    袍泽二字让白沅愣了一下,看向了这位未来的上官。

    二人视线交错的刹那,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种默契,那是一种看到了同类人的默契。

    交代好之后,李瑛便扬起马鞭,一抽马鞭,胯下的墨影嘶鸣一声,便如同黑色的闪电一般飞奔了起来。

    苏行之随即便朝着白沅伸出了手:“白兄弟,上来!”

    这一声兄弟让白沅心中不由得多出了一分认同,抓住对方的手一跃便骑在了马上。

    其他人也是有样学样,将从这村中出来的十六个青年全部拽上了马。

    一行人扬长而去,直奔凤翔城。

    -----------------

    当初率大军出征之际,正是七八月份。如今归来,却已是第二年春末。此时的凤翔,看起来有了很大的变化,入城的城门排起了长长的车队。

    看这些人的穿着打扮,可以判断出他们来自于天南地北,车上的货物也是五花八门。

    人数虽多,但却井然有序,并未有任何混乱。

    出征大半载,凤翔的变化李瑛却不甚知晓。好在白少泽经常往来于村子和凤翔之间,向李瑛介绍起了这些变化。

    如今商贾入城,都是自东门而入,方便进入东市。北门供官身之人出入,南门供百姓出入,剩下的西门则是常年紧闭,只有特殊时刻开启。

    李瑛他们此行归来,按理来说应该是从北门出入的。但是,李瑛却想看看凤翔的变化,便让人手持自己的令牌带着亲兵先回去,只带了苏行之和白少泽两人前往了东门。

    所以,三人只好老老实实的下了马,一个个排队了。

    但李瑛万万没想到,这一排竟然足足排了近两个时辰,才轮到他们三人。

    这时间着实是让李瑛意外。

    “怎的会如此长的时间?”李瑛忍不住询问白少泽。

    “大人有所不知,商队入城至少需要经三道审查。

    先是商队人员,防止混入敌国奸细;

    再是所拉的货物一次审查,防止里面有危险品;

    入城之后还有二次审查,这次则是登记货物种类,价值,方便计算税收。

    由于这是由不同官员负责的,所以,整个过程就麻烦了些。”

    为了安全频繁查验李瑛也能理解,可这样一来不利于商品流通啊。

    将此事记在了心上,三人这才来到了城门口的检查点。负责这项工作的,是城门卫的人,见到三人就这么来了,后面也没跟什么商队有些愣神。

    “你三人又无甚大宗货物,怎的来东门了?切记,下次走南门,那里快一些。”

    一个小吏模样打扮的人很不客气的说道。

    “快走快走,莫要在此逗留耽搁别人进城!”言罢,不待三人回话,便急匆匆的挥起了手,示意三人赶紧进去。

    “谢大人。”

    “等等!”突然,那小吏又叫住了三人:“你三人可有入城凭证?”

    “凭证?”李瑛有些疑惑,这怎么还要凭证?于是,他不由得好奇的看向了白少泽。

    可惜,白少泽也不怎么走这东门,所以也不太懂。

    “没凭证?没凭证走南门去啊,走这儿干嘛!”那小吏烦躁的就要招呼人过来,将三人撵走。

    李瑛无奈的从袖中取出了自己的官印,递到了那小吏面前:“此物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