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不良人之再造盛唐 » 第二十九章 升职之后二三事

第二十九章 升职之后二三事

    主簿与录事参军都是正六品上的官职,一文一武,而仓曹则是正七品上。也就是说,李瑛在短短十几日内,就连升两级。这升官速度,可谓是让人望尘莫及。

    岐王府的楼阁上,女帝和李瑛站在这里,看着下面一众官员陆陆续续的离开。

    “此次王府一下空缺十余名官员,其中还有司马这样的要职。本王可是发愁,怎么将这些空缺补上来啊。”说着,女帝端着酒杯一饮而尽:“对了,你有什么人推荐的没有?”

    “殿下,臣这初来乍到,不怎么……”

    “别跟本王绕圈子,有还是没有,一句话的事儿。乱世用人,唯才是举。只要能用,本王也不会吝啬官职。”

    “这个……”李瑛迟疑了一下,道:“有。”

    “说说看。”

    “此次跟随臣追查集市一案,何志山,章子奇两人表现都算不错。

    另外凤翔县令品性高洁,心怀百姓。至于其才干,这个臣倒是不敢肯定,毕竟唯一接触就是审案和那一夜的大火。

    此三人殿下可考校之后,决定是否留用。”

    “从你的奏疏中,本王倒是可以看出何章二人也算中人之姿,为官一方问题不大。可凤翔县令是怎么回事?”

    李瑛将那一日与姚令迁的对话复述了出来。

    女帝大感惊讶,没想到自己手底下竟然还有这等人才。

    “关于招贤馆,臣认为可以做出一些改变,招募人才以经世致用为准,避免只会夸夸其谈之辈。为此,臣准备了……”

    “招贤馆本王交给你了,该如何运作,那是你的事儿。本王只要一个结果,具体你怎么办到,本王不管。”

    李瑛的话还没说完呢,女帝便干脆的打断了他。看女帝这态度,李瑛不由得满是无奈:“殿下还真是个甩手掌柜的啊。”

    “哼!要不然本王养你们这些人干什么。难道还真像这些酒囊饭袋,看着来气吗!”

    李瑛无言以对,只好抱拳称是。他总不能直接告诉女帝,自个儿是跑来鸠占鹊巢来了吧。

    -----------------

    岐王府门口,一众官员经历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天,心情仿佛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如今在看到王府门前那喧闹的街道,都不禁涌起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一众官员三三两两的离去,坐车的坐车,乘轿的乘轿,骑马的骑马……总有那么几个顺路的能凑到一起,离得远了,才有胆子商议一下今日发生的事情。

    “吕兄,你说,殿下真的将那些罪证烧了吗?”回家的路上,一个王府属官小声地和自己同僚聊着今天那一幕。

    旁边那位姓吕的官员意味深长的说道:“孙兄,你这话问的。殿下定然是都烧了啊……”

    “可……”孙姓官员刚要说什么,却突然意识到了同僚话中的深意,连忙道:“对对对,定然是都烧了的。”

    不管那些罪证是真的还是假的,它们都得被烧了,也必须被烧了。

    “唉,谁能想到,刚到王府的一个仓曹,就能引出如此大的风波。”

    吕姓官员看了一眼这同僚,突然说道:“孙兄,某乡下老舅前几日来家里了。小弟还得回去问候,就先告退了。”

    孙姓官员一脸的茫然,下意识的道了声好。

    吕姓官员拨转马头,扬起手中马鞭抽了下马屁股就扬长而去:这蠢货,到现在还没看清形势。若无岐王殿下支持,仅凭李仓曹能掀起如此大的风浪?连徐瑾年那等官场老狐狸都栽了,你不赶紧想办法和此事撇清关系,反而在这大庭广众之下叹息。简直是愚不可及,真以为岐王座下幻音坊是吃素的不成!

    与这等愚蠢之人还是要少些来往。否则,说不定哪一天就会被拖下水。

    不过,李仓曹,不对,应该是李主簿深受殿下信赖,看样子日后定然会受到重用,要想办法与其交好啊。不行,回去就得投封拜帖。

    一众官员中,有如吕姓官员这般脑子转的快的,也有脑子转的慢的,还有惶惶不安的。

    -----------------

    就这样,一直到第二日。李瑛换了一身深绿色的官服,腰间以银饰点缀,步入了岐王府。

    太和六年,唐律最后一次修改,规定亲王及三品以上,若二王后,服色用紫,饰以玉。五品以上,服色用朱,饰以金。七品以上,服色用绿,饰以银。九品以上,服色用青,饰以鍮石。

    而李瑛之前为仓曹,乃是七品上,属于七品,故着浅绿色官服。如今,乃是主簿兼领录事参军事,均为六品上,故官服也换成了深绿色。

    可怜李瑛之前乃是太子,向来是和皇帝一般服明黄色或者紫色的,像这等六七品的小官,除非特意召见,否则就是见他,都得跪在大殿外面。如今,却只能混上这一身绿啦吧唧的官服。

    心里摇了摇头,李瑛跨入了正厅,准备点卯。可这才买进去一只脚,许多官员呼啦一下就围了上来,口称参见,很是热情的嘘寒问暖。

    李瑛脸上立刻挂上了公式化的假笑,和一众官员挨个儿打招呼。好在远处坐在那里的胡善见状,给他解了围,将他叫了过去。

    “如何?今日上值,可是感觉王府风气大有不同?”胡善笑呵呵的问道。

    李瑛苦笑着拱了拱手:“长史还是莫要取笑下官了。”

    “哈哈哈哈……年纪轻轻,却不骄不馁,这很好。多少人都看不清这功名利禄,以致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长史放心,下官省的。”

    “嗯。”胡善微微颔首,然后道:“殿下已经告知老朽了,许你在东市审问一些欺行霸市的商贩地痞之类,但是犯官还是不要审了,只需公布罪状便可。”

    “下官领命。”

    “老朽知道你有心整顿岐国,但凡事亦不可太过冒进。古语云,治大国若烹小鲜,稍有不慎,便会一发不可收拾。有时候明明是好的政策,到了下面就会被人歪曲的不像样子,成为荼毒百姓的恶政。”

    李瑛恭敬地称是,乖乖的站在那里,聆听着这位老者的教诲。

    虽说胡善所说的东西,李瑛早就烂熟于心,甚至在很多地方比胡善的体会还要深刻。但是,面对一个愿意对自己倾囊相授的人,基本的尊重还是要有的。

    而李瑛的态度,也看的胡善心中暗自点头,对这位未来可能的接班人,更加的满意了。

    待到卯时一至,点完卯之后,李瑛便向胡善告辞,前往属于六曹的公廨。

    六曹的公廨在王府前宅一处单独的小院,占地面积不小。每一个曹参军事,都有属于自己的办公地点,用来处理公务。

    以往,李瑛是只去仓曹的屋子。但如今,显然不太一样了。他这个主簿的位置,是在小院的正屋,房间里没了属官,反而配上了两个仆役。

    打量了一圈房间,李瑛便让仆役命六曹主官过来。

    都在一个院子里,也走不了几步路。于是,没让李瑛多等,六曹参军事便齐齐到达。显然,他们早有准备。

    但是让李瑛意外的是,这六曹参军事竟然有三个都是他的熟人:户曹参军事章子奇,仓曹参军事何志山,以及法曹参军事姚令迁。剩下三人,分别是功曹参军事赵铉,兵曹参军事梁友若,士曹参军事俞齐古。

    只不过,其中章子奇,何志山与姚令迁三人都是代曹参军事。也就是说,还在考察期,什么时候能把代去掉,就看他们三人的政绩了。

    “我等拜见上官!”

    李瑛点了点头:“不必多礼,都坐吧。”

    “谢大人。”

    “按理来说,新官上任第一天,我应该是和你们介绍一下自己。不过,我这个人不喜空谈,好务实。所以,这等繁文缛节就不必了。以后大家共事,有的是时间和机会增进了解。”

    何志山三人还好,毕竟和李瑛共事过。剩余三人却对李瑛的雷厉风行,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是一个果断的上官,跟在这样的人身后,想像以前那样偷懒划水是不可能了,只能兢兢业业的干事情。

    李瑛继续道:“殿下命本官审理此案涉案人员,所以就直接分派任务吧。”

    六人齐齐起身,躬身待命。

    “此案涉及凤翔城内的商人、地痞,故点法曹,仓曹两位随本官走一趟。给你二人一盏茶的时间安排离开后的事宜,不可误了政事。其余人依旧留在王府处理政务,莫生懈怠之心。”

    “下官遵命!”

    “去吧。一刻钟之后,点到的两位,王府门外集合。”

    “诺!”

    让几人退下之后,李瑛便让仆役把自己的马牵来,便前往府门前等候二人到来。他前脚刚到,二人后脚便到了。

    “大人!”

    李瑛点了点头:“怎么样,上任第一天感觉如何?”

    何志山没有说话,而是将机会让给了姚令迁。

    姚令迁拱了拱手:“还要感谢大人在殿下面前替下官美言。”

    虽说姚令迁之前的县令也是正七品上,此次属于平调。可从一个地方官,直接调任王府六曹之一,可以说是高升了。品阶没变,可权利是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哈哈,以后好好干吧,莫要辱没了自己一身才华。”

    “谢大人教诲。”

    “此次审问,倒还需要令迁你多多出力。”

    “大人放心,下官省的。”

    毕竟那些奸商地痞目前都隶属于县衙,这姚令迁今日刚从县衙调到王府,那边还是他比较熟悉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