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不良人之再造盛唐 » 第二十八章 火烧罪证收臣心

第二十八章 火烧罪证收臣心

    晾了那些个官员足足一个多时辰,直到天光渐亮之际,女帝才和李瑛离开了书房,来到了王府前宅的正厅。

    巧合的是,因为官阶比较低所以站在门口的一个小官站的腿都快僵了,忍不住弯下腰捏了捏自己的腿。

    “岐王殿下到!”

    可就在这个时候,女帝出现了,身后还跟着高她一头的李瑛。

    在二人身后,则跟着两个仆役,抬着一个硕大的木箱。

    这官员吓了一跳,连忙就要起身。可蹲久了突然站起来,会很容易头晕目眩的。这小官正是如此,这猛然站起来眼前一黑,一头就栽倒在了门框上,撞得咣当一下。

    然而,从门口经过的女帝连看都没看这人,径直步入了正厅之中。

    随着女帝经过,一众文武皆弯腰行礼,等待着岐王发话。

    女帝从这些人中间穿过,随即转身大马金刀的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端起了茶杯。

    李瑛顺势站在了岐王身侧。

    “嗯?这水为何是凉的?”女帝不满的问道。

    “是奴婢疏忽了,奴婢这就去给殿下换。”

    “从冰库中取些冬日里封存的冰块化成水,这种水泡起茶来格外的清冽。”

    “奴婢遵命。”

    岐王随即挥了挥手,示意侍女下去,然后靠在椅子上闭上了双眸。

    眼看着岐王还没有让大家起来的意思,大家伙心中便不由得暗暗叫起了苦。

    这保持鞠躬的姿势,可不好受呐。尤其是其中一些家里妻妾比较多的,更是受不了这等折磨。

    可岐王不发话,众人却只能候着,期盼着下人们烧水能烧快一些。

    一刻?

    两刻?

    不知过了多久,人群中突然传来了哎呦一声,便见到一个上了年纪的官员一头栽倒在了地上,下巴都撞青了。

    “老臣年迈,不耐久立,以致冲撞了殿下,请殿下降罪!”

    那老者连忙跪在了地上请罪。

    女帝总算是缓缓的睁开了眼睛:“都累了吧?”

    “臣等不累!”

    “不累啊?那挺好,那就再站半个时辰吧。”

    这话一出,众臣顿时傻眼儿了,恨不得抽自己一巴掌,干嘛嘴那么欠啊。

    “哦,对了,胡长史起来吧。长史乃是我岐国定海神针,有任何闪失都是小王的罪过。”

    胡善义正言辞的拒绝道:“殿下,正因为臣乃长史,更当以身作则。还请殿下收回成命,公平以待,切不可因臣年迈便特殊优待。”

    李瑛神色一动,心里感叹不愧是岐王府长史。倘若这岐国人人如同胡善一般,那还有他什么事。

    可惜了,胡善只有一个。

    女帝见胡善坚持,心知他这是在拿自己为她这个岐王立威,心中感动之余,也只好忍耐着再度闭上了眼睛。

    扑通……

    扑通……

    越来越多的官员之称不住,接二连三的倒在了地上。

    但有了胡善作为表率,却没人敢在心中抱怨了,只是无比的忐忑,生怕殿下今日大开杀戒。

    不知过了多久,侍女端着托盘,给岐王换上了新泡的茶水。

    女帝给自己倒了一杯,抿了一口:“嗯,这才对。”

    “都累了吧?”女帝再次问道。

    剩下的官员嘴唇抖了抖:“回殿下,累。”

    “累吗?呵呵,让你们站一会儿,你们就开始喊累了。可有人知道,本王这几日是怎么过的吗?本王倒是身体上不累,但是心累啊!”

    女帝略带一些不满,一些痛心疾首,一些被欺骗之后的愤怒训斥。

    众人心中咯噔一下。有那些心里有鬼的,额头已经开始渗出汗滴了。

    “曾几何时,本王以为我岐国尽是贤良,有诸公在,本王就可以放心的为天子牧民,为国家守疆。可是,前脚刚出了一个结党营私,里通外国的范宁,后脚就又出了这么大的篓子!”

    砰……

    女帝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一挥衣袖,强大的内力凝成一道气劲,顿时扫开了那木箱。紧跟着,女帝单手做爪,吸过来了最上面的两本奏疏。

    “都看看!

    王府司马徐瑾年,表面上兢兢业业,为国尽忠,实则背地里罗织党羽,投靠逆贼朱温,把持国政。

    更让本王意想不到的是,徐瑾年竟然敢纵火焚烧凤翔府衙!

    此等道貌岸然,实则一肚子男盗女娼的货色,竟然在我岐国窃居高位?

    也就是他死的早了,否则本王非得将其千刀万剐不可!”

    “啪……”

    女帝一把甩了出去,砸在了一个身穿朱红色官服的老者身上,将其砸的后退了两三步。

    “前仓曹杜维兴,利用职务之便威胁商户,打压不愿臣服之行商,充当地痞流氓保护伞。”

    “户曹岳兴,唆使上官,构陷同僚,命人强抢他人产业,伙同杜维兴伪造官府契据……”

    “校尉洛祈年……”

    ……

    女帝一连念出了七八个名字,每提起一人,便历数其罪行,然后将奏疏丢给一个人。

    “都看看,怎么不看!现在就看,谁不看,以后就什么都不用看了!”

    女帝怒火万丈,满是杀意的声音让人不寒而栗。

    随着女帝话音落下,外面突然响起了整齐的哗哗声音。

    这是大量带甲士卒跑动起来,甲叶相互碰撞的动静。

    底下的官员心中烦一凛,神色慌乱的翻开了手中的奏疏。

    在以前他们或许还深信什么法不责众。可自从这大唐凭空出现了一个黄巢之后,这些人终于认清了现实:钢刀到底是要比脖子硬的。

    虽说岐王从未进行过大肆株连之举,可谁也保不住盛怒之下的岐王会不会学一学那黄巢。

    这一看很多人脸上便冷汗淋漓,更有甚者手都颤抖了起来,一份薄薄的奏疏仿佛重若泰山。

    实则是这些奏疏中所记载的罪行太过骇人,竟然还有养寇自重的,这简直是大逆不道。

    等等……

    突然,有人意识到了一件事,下意识的看向了众人最前方那箱装的满满当当的箱子,顿觉头皮发麻。

    这一箱子,该不会全是罪证吧?

    这得涉及到多少人啊!

    与此事无关的心中惊骇不已,可心里有鬼的却是如芒在背,整个人都陷入了极大的恐惧中。

    咕噜……

    突然,人群中的一个官员两眼一番,径直晕倒了过去。

    李瑛瞄了对方一眼,竟然被吓晕过去了。

    人群中还有不少人神色惶恐,不住的擦着脸上的冷汗,显然都是心里有鬼的。

    李瑛按照女帝的吩咐,暗暗将这些表现不太正常的人记在心里,以后重点关注。

    “你们给本王解释解释,我岐国何以至此,何以至此!”

    两个何以至此,将女帝心中的愤怒,悲愤表现的淋漓尽致。

    尽管这是和李瑛商量好的对策,可真实施起来,女帝心中的怒火却下意识的抒发了出来。

    大天位高手的气势瞬间铺天盖地的压向了在场所有人,众人只觉得心脏仿佛被一只大手猛然攥住了,浑身都没了力气。

    扑通……

    群臣包括胡善在内,皆跪在了地上,口中高呼:“臣等死罪!”

    “诸位都是我岐国的肱骨,出了事就想一死了之,不觉得太便宜了吗!”

    女帝猛地一巴掌拍碎了身边的矮桌,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

    大厅内一片鸦雀无声,静的可怕。底下的官员一个个将头埋在地上,浑身瑟瑟发抖而不敢起身。

    良久,女帝深吸了一口气,站了起来,缓步走到了最前方的胡善面前,弯腰将胡善扶了起来:“胡长史,博野人。当年,小王与长史相识于微末,幸赖长史不嫌弃小王资质驽钝,尽心辅佐,才有小王今日。

    想当初,僖宗皇帝由凤翔返回长安,遭遇逆贼李昌符拦截。天子命小王追击,李昌符半路设伏,小王一时不查中了圈套。若非长史及时察觉,亲率援军,小王早已身死疆场,何来的反败为胜?

    然,那一战,长史以文弱之身持刀杀人,身中三矢而不退,险些身死。

    小王每每想起,心中甚是感激。”

    “殿下……”胡善眼含热泪。

    “请受小王一拜……”

    随即,女帝再次来到了一人面前,再度弯腰将其扶起:“郑崇典,郑参军。遥想当年,小王与三百勇士鏖战黄巢麾下大军,战至最后,唯有你我十余人存活。

    这些年来,将军为岐国南征北战,以致伤痕累累,每到天气阴冷,将军便辗转病榻难以入睡。

    小王每每思之,皆心痛不已。

    将军为我岐国流血受伤,请受小王一拜……”

    胡子花白的郑参军闻言,顿时嚎啕大哭。

    接下来,女帝一个一个的走到了这些官员的面前,口中历数功绩,然后给每一个人行了一礼。

    面对女帝这一礼,百官心中顿时百感交集。一时间,吃惊,感动,愧疚,悔恨种种情绪涌上心头,整个大厅内涕泪涟涟。

    扶起最后一个人,女帝一甩手,返回了队伍的最前方。

    “如今,岐国成了如今这幅模样。本王心中深感悲痛,是诸位臣工之罪,亦是本王之罪。”说到这里,女帝转身面向百官:“然,此时逆贼朱温弑君,时局动荡,正是需要诸位臣工勠力同心,保我岐国安宁之时,为此,一些事情暂可放下。”

    说到这里,女帝抬了下手。

    李瑛将桌上的油灯递了过来。

    女帝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的倾倒油灯。火苗点燃灯油,如同流火一般落在了那箱罪证之上。刹那间,纸张遇到灯火剧烈的燃烧了起来。

    “这些罪证,并未记录在案。

    所以,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除已经投入大狱中的人之外,其余的,就此翻篇。

    希望诸位臣工记住,罪证虽烧,但岐国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诸位臣工自本王往下都是罪人。我等,有负天子信赖!本王会上表天子,请求天子惩治。

    诸公有罪,罪在本王。

    只希望诸位臣工在今后,能够谨记教训,戴罪立功!”

    文武百官无不动容:“臣等当谨记殿下教诲。”

    “希望如此吧。”女帝道。

    “传本王令……”

    群臣再次弯腰作揖,待岐王之令。

    “自即日起,擢升原岐王府仓曹李瑛为岐王府主簿,兼领岐王府录事参军,掌六曹事宜。各部官员,需尽心配合,不可懈怠。违令者,立斩不饶!”

    “臣等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