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春菩萨 » 第八章节《春菩萨》

第八章节《春菩萨》

    六二年下半年,国家落实农村政策,社员分到了自留地;并减少公粮征购比例,以让社员修养生息。社员紧蹙的眉头舒展了,可抽一切空闲时间去拾掇自留地。逐步摆脱了饥饿,虽还需瓜菜代饭,但饿死人的事是不会发生了。

    三年过去了,子渊以优异的成绩被BJ大学物理系录取。这消息几天时间就传遍全县。

    子渊是建国以来,第一个考上北大的学生。春妮得到消息,喜极而泣。子渊很平静,只是他心里明白,自己的成绩是姐的血汗凝成的。

    县政府及县一中党委对子渊考取北大很重视,祝贺大会在一中大礼堂举行。校党委还专门派学校仅有的吉普车把春妮接来。

    大礼堂布置得非常喜庆,‘祝贺楚子渊同学考入BJ大学的大幅标语悬挂在主席台墙上。

    县政府龙县长、教育局及县一中的领导在主席台就坐,春妮和子渊胸前佩带大红花也坐在主席台上。

    台下坐满一中的教职员工及同学,都纷纷用羡慕的目光注视着子渊。

    子渊一米八多的个子,乌黑深邃的眼眸,坚挺的鼻子,五官清秀,棱角分明,瘦瘦的,戴着近视眼镜,身上散发出一种飘逸、独特的气质。

    主持人宣布大会开始后,首先龙县长讲话。

    龙县长五十岁左右的年龄,身材伟岸,五官粗犷剽悍;满脸的络腮胡子刮得铁青。额上镌刻着皱纹,两鬓夹杂着白发。合体的灰色中山装下,左边的一只胳膊袖空荡荡的下垂着,这是在渡江战役中失去的。

    龙县长用宏钟一样地声音说:“……首先祝贺子渊同学考入北大,你是我县建国以来的第一人,真的好为你高兴,你不光为一中赢得了荣誉,也是我们县的骄傲……同学们,理想尚未实现,你们仍需努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你们的榜样就是这位敢于攻坚克难的子渊同学。”

    龙县长的右手揮舞着,给人以鼓舞与力量,左手的衣袖左右摆动着,似在飞舞。“我们的祖国尚比较贫困,你们这一代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同学们,奋发吧!希望你们都努力拼博,考上理想的大学,学成后报效祖国……。”

    龙县长真诚、热情地讲话,赢得阵阵热烈掌声,教职员工和同学们群情激愤,心潮澎湃。

    严校长对子渊为一中赢得了荣誉,深感欣慰。严校长说:“……子渊苦读诗书才华高,力拔头筹志气豪。曾经你彻夜不眠,埋头如山的试卷;如今你如愿以偿,胜利步入北大校园……同学们,世上没有捷径,只有用青春的汗水,才能换来大学的喜悦……子渊的成功,一是自身得刻苦努力,二是身后站着一位坚强的姐姐。如果说淮海战役是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我要说,子渊的成绩是姐姐用血汗浇灌出来的……。”

    严校长含泪说:“寒门出才子,父母患病去世时,子渊刚上小学,他小弟弟不足三岁,姐姐即当姐又当娘,怎么度过这些年的艰难岁月,只有自身知道。在子渊上高中期间,为子渊的生活费用,每月都要去砖厂干临时工。装窑、卸窑、脱砖坯等重体力劳动,勒肿的双肩,消肿再勒肿,磨破的双手愈合再磨破……。”

    只讲的台上台下一片唏嘘声,好多同学流下了眼泪。

    让子渊谈谈感想,子渊首先感谢县领导和学校领导的祝贺,又说成功是各位老师的栽培;拿起姐姐满是老茧的手,又撫摸着姐姐结满茧子的肩膀,动情的说:“这就是动力,在我的脑海中始终莹绕着‘为姐争气,为姐争光’,稍一懈怠,就告诫自己,莫负姐的苦心。”从姐打自己耳光讲起,讲到每月去砖厂拼死拼活……台下许多同学都抽泣起来。最后,又劝在座的同学们:"要相信自己,会做得更好。与命运拼博,厚德载物携梦行。”

    老师代表及学生代表分别做了精彩地发言。

    最后,主持人又让子渊姐姐讲几句。春妮站起来,只是向各位领导及台下的同学们深深鞠了一躬,向台下的同学们揮揮手。搂过子渊的肩膀,轻轻拍打了几下,只说了几个字:“弟弟,再接再厉。”

    龙县长带头给子渊捐款一百元以助学,台上的各位领导纷纷捐款。台下的教职员工及同学们也慷慨解囊,排起长队。

    从县城回来第二天,至亲好友前来祝贺。

    春妮的姑父路文涛,身材矮小,和姑走在一块矮半个头。刚过四十,相貌和年龄极不相符,两鬓已有些花白,长年的劳作,脸上皮肤显得很粗糙,瘦削的脸上皱纹密布,青筋暴露的双手长满了硬生生老茧。

    跟在姑姑身后的红军表弟,正上初中,已长到一米七几,可能是受老娘家族的遗传。上小学的迎春表妹,已长成半大姑娘。

    春妮、子渊慌忙迎上前,接过表弟拿着的礼物,把姑父、姑姑让到屋里。

    春妮说:“姑父,您啥时候回来的,也没告诉我一声,我好去看您。”

    文涛说:“刚回来几天,昨天就听说子渊考上了北大,和你姑高兴的半宿睡不着觉,今一大早,你姑就摧着前来。”

    春妮说:“姑父,这些年您吃苦了。”

    文涛说:“春妮,习惯了,麻木了,也就不觉苦了,这就是命运。”

    落座喝茶,姑父、姑姑向子渊表示祝贺。姑父掏出来二十元钱,春妮、子渊死活不收。

    春妮说:“姑父,您们也不容易,心意领了,钱不能要。”

    文涛又递过来说:“春妮,看不起姑父了是不?姑父不是懦夫,现正逐级反映情况,姑父相信党和政府,我是被冤枉的。’’

    春妮慌忙说:“春妮那能看不起姑父,在我心中姑父永远是好人,

    姑姑拉着红军到子渊跟前,对红军说:“多向你子渊哥学学,以后也要为我争气。”

    让子渊去喊现岭大爷及秋旺来家陪客。

    现岭紧紧抓住文涛的手,注视着他苍老的面容,动情的说:“妹夫,吃苦了。”

    现岭告诉春妮:“公社党委决定,后天在我村召开祝贺子渊考上北大的社员大会,崔社长参加,表示要给子渊捐款哩。你和子渊准备准备,要在大会上发言。”

    这次社员大会,一改以往的疲沓现象,通知九点开会,九点半前,绝大部分人都到齐了。

    大队院内一时热闹起来,悬挂在北面墙上的:‘祝贺楚子渊考上BJ大学’的条幅格外醒目。下面四张桌子连在一起,桌后坐着崔社长、王秘书、教委领导及村支部村委领导。春妮和子渊靠在公社领导身旁就坐。

    崔社长亲手把大红花戴在子渊胸前,子渊忙把大红花摘下,郑重的给姐戴上。

    崔社长说:"还有,还有”又给子渊戴上大红花。

    台下的社员及其列队入场的小学生们,都以羡慕的目光注视着子渊。

    台下的社员都以尊敬的目光或复杂的目光看向春妮。好多人心里纳罕,春妮从十三四岁开始,领着三个弟弟度过三年自然灾害活下来,哪来的韧劲?哪来的动力?是什么信念支撑着她?这一时刻,社员们似乎明白了什么!

    崔社长给子渊送上祝贺,并号召全村同学向他学习。接着又说:"公社党委十分满意现岭书记的工作,现岭实现了他任支部书记时的承诺,全村没有饿死人。各项工作越干越好,你们村成为全公社的典范。村内各项副业欣欣向荣,农田建设也越来越完善。全村已挖井三十多口,都接装了水车,俢建许多浇地渠道,部分解决了靠天吃饭的问题。社员们虽还没彻底解决温饱,但以瓜菜补充,已能吃饱肚子了,望再接再厉……。”

    现岭说:“子渊是我县第一个考上北大的学生,也是我村从建国至今考上大学的第一人。望同学们以他为榜样,努力拼博,也考上理想的大学。这些年,春妮一家四口的生活状况村民们有目共睹,大家都没少帮春妮一家,望这一次也伸出援助之手,再帮一把……。”

    子渊站起到桌前,先深深向各位领导鞠了一躬,又向社员们深深弯下了腰,好久才站直身体。

    面对村民深情的说;“爷爷奶奶、叔叔婶子们,我爹娘相继去世后,我才十二岁,心里一度很绝望,那大灾之年,活下来地希望很渺茫。是村民们救了我们全家,在我们最艰难的岁月,这家半碗,那家一碗的接济我们,才没饿死。特别是子霖,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无论到谁家,准给一囗饭吃。人是有感情的,我不会忘记大家,滴水之恩,定会涌泉相报。我再次谢谢大家。”

    说着又弯下腰,好久。子渊接着说:“我有今天,还要感谢姐姐”说着又向姐弯下腰。“是姐,当娘又当姐,子霖至今还喊娘,纠正不过来。姐吃尽千般苦,遭的罪是常人所无法承受的,不用我多说,大家都亲眼目睹。”

    子渊一边流泪一边讲着,几度哽咽,台下好多人也抹着眼泪。

    春妮站起先向领导及村民鞠躬,先感谢这些年对自家的帮助,接着说;“大家一定纳闷,我为啥坚强领着三个弟弟活下来;只因娘临终前地嘱托,我已答应,我要兑现承诺,一定把三个弟弟拉扯大,并培养成材,娘在天之灵看着我呢!下一步,我也会把子毅、子霖培养成材,无论吃多少苦,遭多少罪,我都认了。”

    村民报以热烈地掌声,有些人站起来,边鼓掌边说:“春妮,好样的,我们支持你,有难处就找我们。”

    崔社长带头把五十元钱投到捐款箱内,现岭捐二十元,村民你一元他五毛纷纷捐款,排起了长龙。有的家中实在没钱,回家拿来鸡蛋、玉米面、瓜干等,有两位老年妇女,一人怀抱一只老母鸡前来。

    感动的春妮和子渊站在捐款箱前,连连向村民鞠躬,道谢。

    社员们基本上能吃上饭了,偷东西的人就少了。三生产队决定恢复菜园,队长振旺把照水老汉和春妮叫出来,告诉两人,几天收玉米后,就开始整地种菜。

    子渊上学走后,春妮买来两头小猪崽,让子毅帮忙在大门西南角挖了糞坑,去山上拉来石头,砌上猪圈,每天让子毅抽点时间割点猪草。又买了一只母山羊,栓在大门对面靠墙的小树上。

    自己去菜园时,把羊用长绳栓在菜园南面的路沟里。靠近猪圈的北面,用石头砌起一圈,挖了兔窝,养上兔子。春天买的小鸡小鸭现已下蛋。子霖又在他同学家抱一小狗养上。只在靠院东墙地方,用秫稭夹出一片,种几种蔬菜。小院一片红火。

    自现岭任支书后,山上栽种的紫穗槐、蜡条、荆条早就成材,按时去割,割完继续长,受益无穷。又满山遍野按序栽种各种果树及用材树,真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从村中望去,整座山峰就像是一巨大绿色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