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识字多也是金手指 » 第34章 斩(下)

第34章 斩(下)

    “若想领悟至更高的境界,就必须利用它引申的断绝的意思,然而这个含义更抽象,更难用指事之法以重复的行为获得领悟。”

    火把的光芒之中,丁仁芝笑得很神秘,“你听过斩立决吗?王朝纪元的刑罚,极具威慑力,至今仍有部分城市在使用。历数其罪状,判处死刑,午时三刻,刽子手一刀落下,身首分离。”

    “刽子手或是父传子或是师传徒,一刀枭首,类似庖丁解牛,并非寻常人能做到。”

    “斩立决有两个要点,第一是宣判,断其生路,第二是斩首,断其性命。第二点就不用多说,所谓断其生路,即便此人有能力逃走,或是同伙劫狱,也改变不了他是个死刑犯,躲躲藏藏,无法再过普通人的生活,一旦暴露就是死。”

    苏服白感觉她这次是真的在点拨自己,但是说的含糊不清,似懂非懂。

    然而丁仁芝不说了,“该说的我都说了,有些东西语言很难表达清楚,只能靠你自己领悟。”

    丁仁芝走了,留下苏服白满脸懵,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一边回忆课堂上的教学,一边回忆刚才的对话,还是毫无头绪。

    “宣判?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的意思是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是让我多砍脑袋练习?肯定不是,是我理解错了。”

    “宣判就更难理解,我在‘斩’之前还要摆个公堂?目标是人还好说,目标是物呢,我想斩断一棵树,还要给它先定个罪?”

    再想,使劲儿的想。

    之前丁仁芝提到两件事,其一是怀疑自己,试探自己,其二是关于神骨和瘟疫。

    史书世界里隔离着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数万人,耗费巨大,安平市的财政难以维系,现实世界里因为瘟疫引发恐慌,城门封闭禁止出入则加重了恐慌,无法尽快解决,可能会引发暴乱。

    如今已有两块神骨到手,第三块也只是时间问题。

    神骨是解决瘟疫的根本所在,没有它无法解决瘟疫,但有了它不代表瘟疫就会自动被解除,还需要“书”的配合,以史志的形式进行演化,或许能挖掘出治疗瘟疫的方法,也只是或许。

    火把的光芒逐渐暗淡,直至熄灭,茂密的绿幕之下陷入一片昏暗。

    苏服白仍然举着没有火的火把,斑驳的光点照在脸上,神情凝固,长时间没有任何变化。

    忽然他露出一丝笑容,咬牙切齿的笑容。

    “老狐狸,老奸巨猾……”

    丁仁芝教他领悟“斩”的方法,不在于“斩”字本身,而在于由什么书写“斩”字。

    他的指尖跳跃着透明的火焰,微弱却并不孱弱,没有任何温度和光芒,却带动强烈的扭曲,视线穿过,仿佛一切都在变化,无穷无尽的变化。

    所谓庖丁解牛是通过反复实践洞察事物规律,从而游刃有余,但不止是他自身,还有“斩”字。

    快走几步,树屋出现在他的视线中。

    苏服白的手像一支笔,天地心便是笔尖,墨汁是微小的文字尘埃,十数万文字尘埃,是日记当中描述树屋的部分。

    斩!

    笔画落尽,十数万文字尘埃构成一个字,烧蚀在虚空之中,骤然飞出,落在树屋上。

    鲜红的斩字!

    下一刻树屋分崩离析,树枝、藤条,甚至是每一片枯叶,寸寸碎裂。

    震惊,兴奋,除此之外还有头疼。

    这么快就掌握了“斩”字,弥补他最缺少的破坏力,之前他都做好至少苦修半年以上的准备。

    然而学会了也就意味着暴露了。

    他考虑过这件事迟早会暴露,但也没想到会这么快。

    以文字记录、描述目标,再以这些文字为墨,书写“斩”字,墨越重,描述的越细致,“斩”字的威力就越强大。

    是不是要承认?

    除了“斩”字之外,丁仁芝还在用另一件事逼迫他,就是安平市的瘟疫。

    以神骨演化、挖掘治疗瘟疫的方法,显然需要史官的参与,因为涉及到“神”,丁仁芝认为他们现在掌握的文字未必足够。

    她从自己的行为中发现了日记的痕迹。日记是史志的一种,地方志、航海日志都是由多名史官以及更多主修“书”的君子共同完成,日记显然不可能。

    敢写日记且有一定成果的,掌握的文字搞不好比她这个安平市第一史官都更多,丁仁芝做过这方面的尝试,最终放弃了。

    所以她想逼迫自己承认,并且参与后续针对神骨的演化,协助挖掘出治疗瘟疫的方法。

    “丁仁芝肯定不知道我掌握了全部的文字,具体掌握多少她也只能靠猜测。”

    对于丁仁芝的行为苏服白是能理解的,他也愿意协助,无非是暴露秘密,又不会死。但是这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很不好,尤其是在杨永巷已经做过一次的前提下。

    事情肯定是要做的,于公于私都是如此。

    于公他不忍心目睹感染者就这么死去,活生生的人命,有妻儿父母,多少家庭将痛哭哀泣,甚至整个家庭都不复存在。

    于私他需要更多的经历去完善日记,神骨,瘟疫,牵连安平市数万人甚至数十万人的生死,即时杨永巷和丁仁芝他们不答应,苏服白也会想办法往上凑。

    但他要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不是跟着别人的节奏,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制造病菌的神骨是蜚的残骸。

    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

    蜚的原型是生物实验室。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生物实验室制造的病菌他们自己就一定拥有治疗的药物吗?并非如此。

    就好比一名铁匠,他能打造出伤人的刀,可无论是铁匠还是持刀者,让他们去治疗受伤的人,九成九是不可能做到的。

    这段时间苏服白思考了很多,原先认为找到全部三块神骨有可能挖掘出治疗瘟疫的方法,其实是不可行的。

    这样的思考有意义也没有意义。

    单纯的否定是没有意义的,进一步寻找新的解决思路才有意义。在今天之前,苏服白的思考还处于无意义的状态,丁仁芝刚才的一番点拨,除了让他领悟“斩”字之外,对这件事情也有了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