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医道弗翳1560 » 十四 唐家心酸往事

十四 唐家心酸往事

    一阵寒暄之后,一众儒生与我俩别过。徐芃含羞跟我解释,那人便是她心中的良人。他是太平府选贡到国子监的贡生,虽然家中贫困,但却才学不俗。两年前,他们俩在灯会见过一次。他猜灯谜、颂诗词对答如流,风流倜傥,超群绝伦,她很欣赏。只祈盼他早日金榜高中,留京做官,能入得阿爷阿爹的法眼,招之为婿。

    她告知我说,那人的名字叫做‘梁庚榕’。

    我心中冷笑,我岂会不知他叫什么名字,我岂能不知他是何方之人?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还是《无间道》说的好,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梁庚榕,遇到我就是老天爷的安排。现在到了你需要还债的时候了。

    ……

    我的思绪被一下子拉回了九年前。当时的我才刚成为唐小泉,某日独在家中坐,机缘巧合救了因倭寇进犯而受伤的百夫长单荣,和胞姐小溪一起瞒着家人收留了单荣三日,送他离开之后,灾难便开始祸不单行、接二连三、劈头盖脑地向唐家袭来。

    ……“老太太,大喜、大喜……大姑娘,大喜、大喜啦……中啦……呵呵,中啦……”一日,童妈妈的大嗓门还没进院门就嚷得全家人都震耳欲聋。童妈妈那麻利的双腿,飞也似得跑过天井,冲向阿奶的屋子。

    被我称为阿奶的是唐家的祖母。这些年来,唐家的产业都由长子、长媳张罗着,唐老太太得佳儿贤媳,日子过得甚是惬意。但天有不测风云,儿子和媳妇突然遭遇不测,家中又无其他男丁可以支撑产业,唐家的重担便只能由她这个六旬老妇尽力担着。

    童妈妈是阿奶的陪嫁娘姨,五十上下,个性爽朗,模样也爽朗。大眼睛,厚嘴唇,胖胖松松的身形,动作却异常灵敏。特别是她那双肉乎乎的手,看似短笨,却万事皆会。刺绣缝衣套棉袄、杀鳖走肉冰猪脑,从内房到厨房,就没有她搞不定的事。

    我正在天井踢着毽子,便问一旁洗衣服的细妹,“童妈妈什么事情这么高兴?”

    细妹是我和小溪的丫鬟,平而圆的小黄脸上,五官都比较小巧,是东方人有留白的传统长相。

    “定然是为了大姑娘的婚事。”细妹的脸上也泛起了甜甜的笑。

    “阿姐的婚事?什么婚事?”

    “二姑娘怎么不记得了?大姑娘与梁家小哥的婚事呀。”

    我当然不知道啦。我心里捣鼓着,我又不是你家真正的二姑娘。

    细妹见我不答,想我病后可能真的记不清了,便解释道:“梁家,就是东街末巷的那个梁家。大姑娘打小就跟他们家的大儿子有婚约。那还是太老爷定下的呢。这不,咱老夫人一直接济梁家。梁家虽家贫,无产无田,确也是世代的读书人家。梁家小哥,自幼就聪慧,而且一表人才。本来两家就说好了,梁家小哥一中榜,就要来娶我们大姑娘过门的。”

    “这么说,阿姐马上要嫁人了?”

    “是呀,童妈妈肯定是在街面上听到梁家小哥中榜的消息了。等梁家人请了媒人来报喜,就要办大姑娘的好事了。”

    我心里莫名有点不舍得小溪。我穿越而来时,脑子清醒后,身上的伤却未痊愈。白天黑夜,都是恬静温柔的小溪伴在我的身旁,如同21世纪病床前的妈妈一样,对我关怀备至。

    不得不说,小溪是我见过的最标准的古典美女。她身材玲珑娇小,穿着比较保守端庄的衣服,反而更显婀娜。她的肤色白中带粉,脸型是标准的东方鹅蛋脸,妙在她下巴底处,收出一个精致的小尖骨,这样就同时拥有了鹅蛋脸的饱满和瓜子脸的小巧。她的鼻子、嘴巴都很中正,不似太肉,又不似太骨。每当开口说话,她嘴唇的两角都会先微微一翘,那弧度似笑非笑尽显温婉。而那双眼睛,真是如同紫黑色葡萄一般,即圆又大,现代的美瞳,根本不能与之媲美。

    这些外在美还是其次,她说话细声细语,做事有礼有节,看人时真诚的眼神,回话时细微的笑意,都让她的皮相之美注入了更优雅的灵魂。无论是动是静,她便是那仕女图中最靓的存在。

    我接着问细妹:“阿姐和梁家那小哥可认识?”

    “认识呀,两人是打小就定了娃娃亲。老爷、夫人还在的时候,逢年过节,都会请梁家人来聚。梁家小哥一直和咱们一块玩呢。”

    正说着,阿奶乐呵呵地拉着阿姐的手走出了堂屋,童妈妈大嗓门一开,向院子里的众人解释道:“大喜的事儿,梁家小哥中了举人。咱们大姑娘的事情可算有了着落。大伙儿也跟着一起乐乐,呵呵呵……”

    江嫂、江管家和细妹都连连道喜。我看着小溪的表情,脸色稍稍比平时红些,嘴角依然微微往上翘着,不似喜也不似愁,看不出她心中究竟是乐是忧。

    ……然而,十来天过去了。整个弋江小镇的家家户户都知道了梁家出了位举人。唐家附近的街里街坊,相逢照面就向我家道喜。但梁家人,就是没有上门来提亲。

    一日入夜后,我和小溪去阿奶的房里道个晚安,童妈妈实在憋不住了,微微红着眼埋怨起了梁家。“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意思。等了梁家三年,咱大姑娘今儿个就要过了十六了。他们不急,怎得也不想想,咱们大姑娘可等不起。老太太,要不咱去梁家问一声?”

    阿奶叹了口气说:“稍安勿燥,那梁家小哥中了举人,咱该替他高兴。该来的总会来。咱们要是先去问,我怕日后,溪儿嫁过去,免不了要被看低了。”

    童妈妈本就有气,一听这话更不乐意了,说:“他们梁家还敢看低咱大姑娘?没有咱唐家接济着他们家,他梁家小哥有钱上私塾,有钱买得起这些个纸砚笔墨?”

    阿奶责备道:“我交代过你,这种话,以后不要再说了。俗话说:莫欺少年穷。更何况如今梁家也发达了。溪儿以后做了梁家人,我们这边总拿这事情戳人脊梁骨,倒叫溪儿在婆家难做人!”

    “我这也是替大姑娘急,梁家人倘若就这么拖着,可如何是好?”

    “再等五日吧。若他们还是不上门,便让老江去一次梁家,就说我月底办寿,请他们来吃一次家宴。”阿奶说这话也很无奈。我也明白这是古代,让女方去提亲是很失颜面的。总得想法子,还是要让梁家的人先到唐家来才行。

    阿奶转头看着小溪,和蔼地笑着安慰道:“溪儿莫急,好事多磨。有阿奶在,定会让你风风光光嫁出去。”

    小溪也轻声安慰阿奶:“我不急,我想多陪陪阿奶。”边说着,边把头贴近阿奶,祖孙两人就这么慈爱地贴着,却让人看了有些悲伤。我不是孩子,我很明白,自从‘我的父母’离世后,唐家便没有了当家人。虽然铺面产业目前都在正常运作,但唐老太太又能维持得了多久呢?梁家此次的轻慢,只会是世态炎凉的开始。

    ……

    梁家最终是被寿宴请来的。唐家的气氛自然是到了冰点。谁的脸上都笑不出来。但家宴该张罗还得张罗。场面上的话该说还得说。

    梁家是祖辈在弋江小镇上一直是读书人,在街里街坊中也算是有体面的。但一代又一代地考不上功名,既不务农也没手艺,家道中落是必然的。到了梁家爷爷这辈,穷得只剩下一间瓦房了。梁家爷爷只娶得起一个老婆,仅有一个儿子。儿子也只娶得起一个老婆,仅有一个儿子。如此一脉单传到了梁家小哥这里。

    梁家小哥名叫梁庚榕,字培之,小名锦哥儿,今年十九岁。相比范进,以这个年纪可以高中举人,可见必然是既聪明又会读书的人。他随着他母亲梁夫人拿了些薄礼,快到晌午的时候,进得院门来。

    那梁夫人约莫四十开外,穿了一身深绿色的绢布新衣服,打眼一看,像极了《武林外传》中的钱夫人。她身边站着一个高挑的年轻人,身材、长相跟她有八分相似,是个标准的读书人的样子。头上扎着四方巾,穿着一件略新的青灰色长布衫,虽高瘦但不失匀称,步伐即轻盈又稳重。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他脸色过于单薄;但对于一个少年来说,他细眉细目细鼻薄唇又都恰到好处。整个人看上去是一种带有书卷气的少年感。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倒也不差,还算配得上小溪。

    他俩一进客堂,阿奶便迎了过去,说:“大娘子,老妪给您道喜啊。也给锦哥儿道喜啦。”

    “也给老太太道喜。老太太日月昌明、松鹤长春。”那梁夫人客套地回了一句,转口又说道:“真是不巧,近日他爹去赴县城友人的宴请,不能来给老太太贺寿,莫怪莫怪。”

    “不碍事。你娘俩能来看我这老婆子,我就很开心啦。”奶奶笑容满面,拉着梁夫人的手,引着两人入座。

    我顿时对梁家人心生厌恶。他们明知道阿奶请他们来是谈小溪的婚事。偏偏当家人不出场,那今日的宴也就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