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朝有老六 » 第四十九章 面涅将军

第四十九章 面涅将军

    有位叫狄青的将领每次冲锋陷阵,都要披发带铜面具,只因脸上被刺字,年轻时曾因事被刺字充军。

    狄青从一名小兵开始,奋斗了十多年,依靠不断获取的战功做到了节度使,这之中固然有个人的才略与努力,更离不开伯乐们的推荐和培养。

    尹洙做狄青的上级时,与其谈论兵法,觉得这个小伙子不错,于是推荐给经略使韩琦、范仲淹,夸赞“狄青是一个好苗子”。韩和范一见到狄青是什么反应?“奇之,待遇甚后”,韩与范都是西北久经沙场的老将,能得到其一致赏识说明狄青的巨大潜力。范仲淹给了狄青一本《左氏春秋》,并要求他了解兵法和历史,不然只能成为一个有勇无谋的匹夫。狄青于是潜心熟读历代兵法,名声也越来越大。

    狄青的威名也让宋仁宗重视,狄青脸上刺字的创伤过了十多年还在,皇帝要求狄青敷药把脸上的字除掉,过去的刺字不符合狄青现在的尊贵地位。狄青表示自己脸上的刺字反而能给朝廷贴金,说明朝廷提拔人才不拘一格,狄青也正是因为刺字充军才开启了自己传奇的军旅生涯,留着刺字能激励广大士兵为国效力。总之,刺字早已不是狄青的耻辱,而是荣誉。只要肯拼,刺字充军都有机会成为将军,更何况其他人呢?

    皇祐年间,广西地区土著侬智高造反,攻陷了南宁等很多地区并包围了广州城。狄青主动请缨为宋仁宗解忧,只是要求在原有大军的基础上增援几百骑兵和一些禁兵,此时狄青心里已经有了破敌的计策,骑兵是他的王牌。皇帝大受感动,在宫殿置酒为其践行。

    此时侬智高已撤回来占据南宁,并把守着城北的昆仑关,昆仑关外便驻扎着狄青大军。

    之前有两个将领因为轻敌兵败身死,导致大军士气低落。狄青要求各将领听他号令,不能擅自行动交战。广西有个将领趁着狄青本人还在来的路上,带八千步兵攻打昆仑关,结果部队溃败,一起的其他将领见状果断开溜。这些老六立功心切,失败后想着法不责众,至少命还保得住,结果狄青早上开大会时,直接在堂上把涉及的三十个将领都拉出去斩了。前一秒还在开会,下一秒就拖出去斩了,震慑效果显著,还在堂上的将领吓得腿都在抖。

    随后狄青下令军中休整十日,被假象迷惑的探子回报贼军首领,以为大军不会立刻进军,放松了戒备。第二天狄青立刻率大军冲过昆仑关,无险可守的侬智高也率大军出城列阵。

    狄青的前锋在战斗中牺牲,许多将领开始恐慌,这么长时间没拿下贼军说明对方还是有实力的。狄青动用自己带来的王牌骑兵,从两翼奇袭,最终大败贼军,贼首侬智高烧了南宁城跑了。狄青进城后,该安抚的安抚,该收缴的收缴,该处决的处决。

    清理时贼军尸体中有穿金龙衣服的人,大家就认为这是贼首侬智高,想上报表功。侬智高这个老六摸准了军人立功心切的心理,找个替死鬼穿自己衣服冒充,自己好躲过朝廷的搜捕。狄青此时并没有顺水推舟,表示宁愿承认让人跑了,也不能贪图功名而骗朝廷。

    出征前,宋仁宗专门派人告诫狄青小心身边,防止出现刺客和下毒。打仗只要能胜,各种老六都会不择手段,毫无下限。

    狄青自身也明白,伯乐对于自己的大恩与重要性,当初赏识自己的尹洙被贬官死去后,狄青尽心筹备尹洙的家事,以报当年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