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朝有老六 » 第四十三章 澶渊之盟—寇准的名场面

第四十三章 澶渊之盟—寇准的名场面

    契丹入侵北方各地的告急文书一天送来五回,寇准谈笑自若,颇有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架势。第二天才给真宗汇报,把皇帝吓得不轻,问寇准怎么办,寇准当然提前准备好了答案,五天内就能搞定,就是需要皇帝去下澶州前线。

    真宗内心真是无数个羊驼跑过,找个寇准当宰相,就是图个安稳,结果一上来就让自己知道啥叫前所未有的刺激,上一回老爹太宗亲征还是二十五年前,战败狼狈逃离后获得高粱河车神的响亮称号。

    在场的所有人都因寇准的建议感到恐惧,想退下,被寇准制止,并要求立刻给皇帝出行做准备工作。真宗也想溜回内宫,寇准直接放狠话,你要是回去的话我肯定就见不到你了,咱们都得玩完。真宗只得商量御驾亲征,把群臣喊过来问办法。

    当时的澶州分为南城与北城,中间隔着黄河。等到皇帝到达南城时,契丹军队兵锋正盛,随行的所有人都要求先在南城观察形势,心里就是在盘算如果宋军在北城被打崩,至少有条黄河给在南城的自己争取一下逃跑时间。寇准坚持要求真宗过黄河,过了黄河宋军因为皇帝前来督战肯定士气大振,如果不过黄河大家都会有样学样,找好自己的退路,无心死战。结果只有寇准一人坚持,会议陷入僵持,皇帝也在犹豫。

    此时寇准出来遇到了太尉高琼,马上就给老将军戴了个高帽子,太尉您世受国恩,今天该您表现的时候到了。于是高琼鼎力相助,寇准在澶州多了一个关键帮手,而毕士安因病没有随同前来。

    两人直接又来到皇帝面前,寇准厉声说道,陛下觉得我说的不对,那问问高太尉。高琼上奏简单明了,寇宰相说得对。寇准说,那就立刻走起。高琼也是个爽快人,马上安排禁军护送真宗过黄河,在北城的城楼上打起了黄罗伞盖,前线将士们直接沸腾,山呼万岁的声音响彻数十里。将士们在面对最严峻的对峙局势时,皇帝的到来给所有人吃下一颗定心丸,居于庙堂的寇准对前线与基层依旧了解得非常透彻。寇准与高琼的配合快得出奇,契丹人都没搞明白怎么对面突然就出现了铺天盖地的欢呼声。

    真宗也意识到寇准的见解是正确的,直接把现场的军事指挥权委托给寇准,把寇准留在城楼上看场子,寇准本来就专断又刚直,恰好也对宋军的胃口,士卒都很拥戴寇准。皇帝随时安排人去盯一下寇准,回报说寇准在吃喝玩乐,皇帝一下就放心了,看来这把稳了。

    辽军几千骑兵到城下挑战,结果被迎击的宋军斩获大半。又过了十几天,辽军坐不住了,打仗是要计算成本收益的,日费斗金可不是夸张,更何况远征中原腹地,绵延的后勤供给消耗也不能拖太久,宋军住在城里,辽军只能在野外住军帐,综合考虑下拖得越久辽军越亏。

    辽军统军萧挞览坐不住了,他深知辽军此时拖不起,在督战时却中了宋军伏弩重伤而亡。名将萧挞览对于辽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辽军也意识到打不动了,立刻派使者求和,寇准想在谈判中多争取利益,最好能让契丹称臣,并把幽州地区要回来。

    真宗只想快点达成合约,来澶州这次幸好没出差池,不然宋真宗要比徽钦二帝提前一百年定居东北。他知道寇准不同意这么轻易讲和,于是安排老六告寇准的状,污蔑寇准手握兵权有想法,寇准知道这是皇帝的意思,没办法只能妥协同意和谈。

    皇帝派曹利用去拿钱换和平,每年给的钱不超过一百万都可以。出使辽军前曹利用又被寇准喊过去,小曹啊,虽然皇帝说一百万内都行,但我得告诉你,三十万内搞定,超过了皇帝那过得去,宰相这可要斩你哦。那小曹果断在契丹军营不辱使命,以每年三十万的岁币成交。

    “澶渊之盟”里寇准居功至伟,也诞生了许多名场面供大家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