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朝有老六 » 第三十九章 冲动是魔鬼

第三十九章 冲动是魔鬼

    西夏的奠基人李继迁的母亲被宋军擒获,而李继迁正在西北地区持续不断地袭扰宋朝边境。正在为李继迁头疼的宋太宗,准备直接将其母在西北边城公开处决,让李继迁明白与宋军作对的下场,狠狠的出口恶气。

    宋太宗没有找宰相吕端商量,而是只召见枢密副使寇准商量。寇准回来的时候被宰相吕端看见,吕端怀疑两人在商量大事,毕竟枢密院是北宋的最高军事决策机构。

    吕端直接了当的问寇准,“皇帝有没有要求不让你告诉我?”对于公事如果拐弯抹角地打听反而显得有私心和做事不严谨。寇准回答没有,紧接着宰相说了句非常有水准的话,“边境常规的事情,宰相不必知晓,但是军国大事宰相不可以不知道。”

    宰相的职责就是做大决策,定大方针,属于指路人,定了路线后至于怎么走那是普通官员的事。寇准如实交代了事情原委并告知准备公开斩首其母以警告李继迁。

    吕端立刻意识到不妥,他看待问题更加长远,于是让寇准先不要执行,等他去请奏皇帝后再做处置。

    吕端首先在太宗面前引经据典,昔日项羽捉住了刘邦的爹,准备把他烹煮了,刘邦表示到时候也请分他一杯羹。吕端然后表达自己的见解,干大事的人是不会顾及亲人的,更何况李继迁这种造反的人?今天你杀了他妈,大快人心,但是明天你也抓不住他,既然抓不住,白白增加仇怨,反而更加坚定他反叛的想法。

    太宗此时已经冷静的意识到问题了,吕端提出了自己的办法,把李继迁的母亲作为一张长期有效的牌抓在手里,如果斩了的话这张牌就没有了。具体做法就是把他母亲安置在延州(延安地区),好好把她照顾抚养,虽然李继迁没法立刻投降,但是李往后做任何事都会担心自己母亲可能会遭遇的后果,因为她的生死拿捏在咱们手里。

    太宗不禁拍着大腿叫好,要是没有宰相就真误了大事,立刻决定采用宰相的计策。

    站在最高处的人没法为亲近的极少数人牺牲整个群体或组织的利益,否则他的位置一刻也保不住。但作为人,他始终有基本的情感和需求,在一定限度内还是会为了私心做出能够承受的妥协。

    后来李继迁的母亲在延州病死,不久李继迁也死了,李继迁的儿子归顺请和宋朝,这都离不开宰相吕端的功劳,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实际上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当时党项人把发展方向暂时改为向西,通过攻打吐蕃和回鹘,夺取西凉府、甘州、瓜州、沙州等地,为了发展农业和避免两线作战,需要与宋、辽达成和平。统治者首先要考虑的是整个群体的利益,即他的屁股决定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