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朝有老六 » 第三十一章 名将杨业之死(中)

第三十一章 名将杨业之死(中)

    宋太宗为了拿下燕云十六州决定大举北伐契丹,燕云十六州包含现在的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北京及天津北部,以云州(大同)、幽州(北京)为核心,这两个核心也是契丹以及后来的金人南下的两条路线。尤其是幽州这一片,导致中原无险可守,北方少数民族随时可带领骑兵部队一马平川地迅速南下,成为一直悬在中原皇帝头上的一把利剑。

    杨业所在的这一路自代州出发,过雁门关拿下云州等四州,完成战略目标,但随着幽州方向失利,契丹主力扑向杨业这边,所有人都知道是肯定守不住的,下诏让其掩护四州百姓回撤。

    西路、中路、东路三个方向北上的宋军中,主力是有十万人的东路,肯定是由曹彬率领,曹彬与潘美作为太祖时期的第一代老将为老赵家南征北战,而且曹彬的资格在潘美之上,征江南时潘美是曹彬的副帅。中路的重要性最低,由相对资历低和战功少的田重进带人沿着太行山北上,拿下蔚州后就接到消息成功撤退,值得一提的是,田重进是陈桥兵变的参与者,是老赵家的铁杆。

    杨业从年轻时一直在山西一带征战,曹彬、潘美、田重进都参与了灭亡北汉的战斗,很有可能都与杨业交过手,尤其是潘美,当时由他担任总指挥,北汉的杨无敌在与宋军对抗中很难说没有得罪潘美。

    有的人可能会说,当时各为其主,可潘美是个心胸狭隘的人,史书记载,“美好乘怒杀人”,在军中谁让潘美生气发怒,潘美是直接让他下辈子注意点。

    杨业完全有能力带领西路军,那边情况他熟,人也管得住,打仗没问题。曹彬失败的很大原因就是对下属失去掌控,手下将领迫切争功,于是冒进陷入困局。

    在带兵打仗上,尤其是手上的人有好几万甚至十万,皇帝首先考虑的是谁信得过,那就得是自家人。

    潘美的来头可以直接理解为从天上下凡,太祖还没到皇帝时两人关系就非常好,太祖篡权后第一时间是派的潘美安抚各地的节度使大佬,让他们认自己这个头,这个差事只有自己人才能干。

    到了太宗时期,潘美的地位更加稳固,太宗一登基立刻就提拔任命自己的核心小团队,那几人中就有潘美,潘美的女儿嫁给了太宗的儿子,也就是将来宋真宗的皇后。既是重臣,又是国戚,光环叠满。

    曹彬的来头更大,在后周朝就已经是皇亲国戚,史书里刻意写后周时曹彬与赵匡胤关系一般,但非常不可信,因为太祖时征蜀平南唐都是对曹彬委以重任,不是自己人敢把大军交给他吗?不然反手就是一个康桥兵变,让老赵家梦回最初的康桥。曹彬的孙女也成了仁宗的皇后。也就是太宗与潘美是儿女亲家,太宗与曹彬是孙儿女亲家。

    这样一看,杨业可以当一地的统帅,但永远不能当大军的统帅,只能给皇亲国戚当立功的工具人。

    悲剧离杨业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