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朝有老六 » 第十四章 “儿皇帝”的原罪

第十四章 “儿皇帝”的原罪

    五代时石敬瑭借助契丹人的力量建立后晋,与其他政权抗衡。他虽为皇帝,仍向契丹称臣,石敬瑭虽然比耶律德光年长,却称耶律德光为父,自称儿皇帝。

    石敬瑭自愿割让燕云十六州,反正这地盘也不是他的,借花献佛不算亏。他被逼造反投靠契丹,最后成功当了皇帝,似乎也不亏。

    但在政治上造成极坏的影响,给后晋政权的合法性与正统性带来极大的破坏,这两件事给中原大地的主流意识造成巨大冲击,天下人都会发自内心的不认可后晋,一旦遇到危机,该投降的投降,没人会捍卫这个政权,后晋的皇亲国戚也不例外。

    杜重威作为石敬瑭的妹婿,在北伐契丹时率全军投降,导致契丹攻破都城,后晋灭亡。

    本次要讲的是另一个皇亲国戚张从恩,与石敬瑭是儿女亲家,是后晋少帝的老丈人,相对于杜重威,这个老六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从恩早年在唐明宗手下做事,结果因人不行被明宗看不上,“乃退归太原”,短短几个字说明太原是张从恩关系所在的地方,回太原才会有人给他机会。

    果然在太原抱上了石敬瑭的大腿,后晋建立后张从恩就成了外戚,一下就开始了仕途飞升。明宗李嗣源看不上的人,石敬瑭看上了,而石敬瑭又是明宗的女婿,这一对比就反映出女婿和老丈人识人用人的差距,从另一层面也说明石敬瑭失道寡助,可用可信的人有限。

    整个后晋时期,张从恩无论战绩和政绩都没有建树,最后大军也是交由杜重威统领,虽然杜也不咋的,但小皇帝是知道张从恩肯定成不了大事。

    契丹到大梁灭亡后晋时,驻扎在潞州(山西长治)的张从恩就准备投降,身边人高防看不下去了,你可是皇室的亲戚。结果张从恩直接弃城跑了,因为身边人的态度已经说明大家不愿投降契丹,同时他在大家面前已经没有什么威望可言,没有人会跟随他,正如唐明宗当年对他不屑的态度一样。

    此时潞州的巡检使王守恩占有了张从恩的家产,并率领全城归附刘知远。张从恩再晚逃跑一点,可能就会被新话事人王守恩抓去送给刘知远当投名状,毕竟张从恩属于前朝余孽,而刘知远已经举起了后汉的大旗。

    该来的还是来了,张从恩逃回了都城,然后刘知远也带着军队来了,张从恩害怕的不敢出门。

    刘知远优待了张从恩,并给安排了官职,这么做的原因是杜重威还在地方割据,中原此时最大的两个拳头就是刘知远和杜重威,两人正在较量,杜重威因为投降契丹肯定是会逐渐丧失人心走向失败的。刘知远优待张老六就是告诉所有人,尤其是告诉杜重威那边的人,赶紧向我投降,不要有后顾之忧,张老六都没事,你们投降肯定没事。

    张老六的无能反而让他一直平安无事,还一直有官做,在后周时接着做官,北宋初年做到了许国公,比杜重威的结局好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