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来人,将此子给朕叉出去 » 第 45 章 安排

第 45 章 安排

    “朕的意思是不仅把他调入京城,而且还可以每日上殿听宣,你们想想,什么职位合适?”李世民也不玩虚的了,直接把他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而他的话一出口,其他人虽然有些惊讶,但是也不是很超出他们的想象。

    毕竟以前的秦寿就已经上过殿,只是他们不清楚为什么天子这么执着于让秦寿一定要上朝。

    这个问题很让人费解,但是他们也不敢问,只当是陛下有他的特殊考虑。

    “要不还是让他做回他的老本行吧!”因为实在是每个位置都有人了,只有秦寿当时被罢官时留下的空缺一直还没有人补上。

    既然如今天子都这么说了,让秦寿重新做回他的朝议大夫好像是最合适的。

    “那就先这样的吧!”李世民眼见目的达到也没有继续提出更高的要求,索性就答应了下来,然后对房玄龄交代,“玄龄你回头让吏部下旨,让秦子玉尽快回来赴任,同时派人去翼国公府说一句。”

    “臣明白!”

    很快一场原本李世民想讨论如何破解秦寿的这个精盐买人心的办法,最后也只好不了了之,还好最后他把秦寿弄回京城,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收获。

    当然对于秦寿这么做是否如他所想一般还有待商榷,他只希望是他猜错了。

    李世民摸着手中的盐,放入口中,非常的好吃。

    细细品味了一番后,李世民睁开眼睛小声的嘀咕一句,“秦子玉啊,秦子玉,希望你能成为像你造出的精盐一般可口,而不是像毒药一般苦涩。”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秦寿不知道因为他的原因差点造成了一场大唐君臣离心的危机,此时的他正在迎来了一位客人。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千乘县的县令郑涵。

    “好一派壮观的盐田景观,有如此盐田,难怪小公爷您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生产出这么多优质的精盐。”郑涵此番前来自然是为了响应青州刺史萧政的号召,来给秦寿站台来了。

    “郑大人见笑了,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想把规模扩大个几倍十几倍,就是不知道郑大人觉得我这个想法怎么样?”

    郑涵没想到秦寿的雄心这么大,不由得抚掌大笑,“小公爷有如此打算那自然是再好不过,县府上下必将全力支持。对了小公爷,既然您这里要扩大规模,如果缺少人手尽管开口,小臣定然帮忙把人找到。”

    “切,本少爷缺人还需要你找吗?本少爷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秦寿心里腹诽了一句,不过脸上却一片笑容。

    “多谢郑大人好意了,不过人手暂时不缺,我已让家父派人过来。可能有几百人,到时候郑大人不要把他们当成贼寇抓起来就好了。”

    “哈哈,小公爷哪里话,小臣哪敢对小公爷您的人下手!”郑涵内心震惊,没想到秦寿还真的打算把产地扩大到这么大。

    而且听到秦寿的话更是忍不住腹诽道:“秦大少爷,您太高看我郑涵了。您能让国公爷把几百人弄过来,这么多人能不经过朝廷的允许吗?既然朝廷都同意了,我一个小小的县官哪里敢抓您的人啊?”

    秦寿看到他好像不是说假话的样子,还算满意。

    “不过,小公爷如果想把场地扩张得这么大,恐怕下边的一个渔村村民未必同意。不知道小公爷是否需要县衙出面帮忙做一下工作?”

    他口中的渔村距离现在的秦家盐场大约有五里的距离,如果秦寿真的想把盐场搞得那么大势必会延伸到那里。

    毕竟盐田是要建在海边,自然需要往海岸线延伸,而不是往内陆扩张。

    郑涵口中说是工作,但是到时候他具体怎么工作那就不得而知了,秦寿可不想因为县衙用强硬的手段把渔村的村民给赶走。

    这样可是对他的名声非常的不利,所以很干脆的拒绝了他的好意。

    一个渔村而已,几十号人,到时候全部把他们变成自己的工人就好了。

    帮他干活比起他们出海打渔为生舒服了不知道多少倍,既稳定又安全,而且工钱还高。只要不是傻子就不会拒绝这样的好事。

    所以秦寿一点也不会担心这些村民会不愿意成为他的手下。

    听到秦寿拒绝了他的好意,郑涵有些小失望,因为他能够给秦寿做的本来就不多。

    好不容易有个表现的机会还被秦寿给拒绝了,不失望那是假的。

    “小公爷,既然把盐场扩展得这么大,那小臣就放心了。原本小臣前来是希望小公爷以后生产出来的盐尽量满足千乘县的需要,如今看来小臣的担心是多余的。”

    郑涵感触的说了一句,把他真正的目的说了出来。

    他之所以希望让秦寿尽量满足千乘县的精盐提供,并非是他能够获得什么好处,毕竟朝廷没有盐税。

    但是他这么做,自然是因为如果千乘县的盐卖得便宜了,那老百姓节省出来的以前需要用来买盐的钱就可以用来买其他东西。

    而其他东西买得多了,这税收自然就可以收得更多了,经济嘛都是一环扣一环。

    秦寿没想到原来郑涵来拜访他的目的居然是这个,这让他多少有些惊讶,毕竟能这么想的人可不多啊。

    由此可见他还是一个比较注重民生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有头脑的官员,所以对他也自然高看了一眼。

    秦寿看着眼前广阔的盐田说:“郑大人放心吧,千乘县的陆记盐铺以后保证有足够的精盐贩卖,如果没有,随时可以来盐场调度。”

    “如此那小臣就多谢小公爷成全了!”

    郑涵对秦寿拱手致谢,陆记盐铺他自然知道,这几天整个千乘县的焦点就在陆记盐铺那里。

    无他,就是因为陆记盐铺成为了千乘县精盐的唯一卖点,这几天每天的生意都非常的火爆。而且精盐售卖的价格也非常的便宜,一斗二十文,他都派人去没了数斗。

    可以说如今千乘县最热闹的地方不是青楼,而是陆记盐铺。

    郑涵目的达到,也不敢多打扰秦寿,没多久就带人离开了,而秦寿的生活又陷入了平静。

    但是显然他的生活注定平静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