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被逼在晚唐签到,大唐竟然中兴了 » 第22章 后宫里的盟友

第22章 后宫里的盟友

    王叔文接到柳河东呈上的信,脸色已经成了猪肝色,因为信纸上是金银柜的设计图纸,之前阉党倒了,还以为自己的金银柜无人知晓,没想到被薛恒查到了。

    “老爷,此人知道这么多,会不会对我们不利?”王夫人脸上写满了担忧,她当然知道家里的许多财富都是他人‘赠送’的,但每个做官的都是如此。

    “此人突然出现,深受陛下信任,身居高位,没人知道他究竟想什么,不过他并没有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只是要求我上书支持征讨西川。”王叔文抬起笔,连夜开始起草征兆西川的奏章,“听其言、观其行,大不了交一部分钱财便是了。”

    “陛下会不会不高兴?”

    王叔文摇了摇头,示意不必过于担心,“官场上办事哪有不要钱的地方,哪有不收钱的人,我从未主动要过钱财,便是收了钱,有些不合时宜的事情也没有答应,都是人情世故而已,想当年高力士可是收了一辈子的钱,不也没什么事吗?”

    写完奏章之后,王叔文反而叹了一口气,“倒是此人,刚刚成为护军中尉,就急于征讨西川,如此贪功,只怕是祸非福,要是朝廷不能速胜,只怕河朔三镇又要起兵再反,吐蕃也摩拳擦掌,回纥也非善类。”

    “那干脆些启奏陛下弹劾此人不行吗?他又没什么背景。”

    王叔文表情立刻严肃了起来,“他的背景就是陛下,决不能弹劾此人,先看看陛下如何决定吧。”

    此时的薛恒住在军器监里,心中十分忧郁地看着外面的天,每次太阳下山,就意味着自己距离签到的奖励又远了一步,让东宫上书是最后的尝试,之后无论如何都要出发,自己想要在晚年的大唐生存下去,没有系统的奖励,只怕苟活下去都不太容易。

    吕颂已经被提拔成为了自己的副手,在养伤的孙久也一样,只要军饷足够,短时间内稳定军心还是可以做到的,神策军稳稳地从大阉手中完成了过渡。

    但是薛恒知道大唐军队的症结所在,骑兵太贵,武器没有代差,组织力也大不如前,府兵制崩溃,募兵制伴随着节度使成为私家军,朝廷军队只靠尚武精神打仗是不够的,每一次攻城拔寨都要一个一个营地清理,一次平叛就有可能需要经年累月的时间,天下当然不会再臣服。

    在脑子里翻过了适合当下的装备图纸,把后世明代出现的后装火绳枪详细画了下来,大唐的炼钢技术是合格的,火药也足够,缺的只是设计和工手。

    “吕颂,你找长安城最好的工匠,照着图纸上的设计打造,记得提醒工匠,重要的是气密性,手工打造得慢一点可以接受。”

    “是!中尉,长安最好的工匠,恐怕费用不太便宜。”

    “放心,钱都我来出。”薛恒叹了口气,反正走不到成都府,在长安也是混吃等死,留着钱也没什么用,“你安排好了,后面的事情交给孙久的人,长安坊市他更熟悉,你带上兄弟准备一下,我们可能要去蜀地。”

    “中尉,不会是直接去打仗吧?”吕颂一愣,虽说军人的职责就是打仗,但是军功虽然重要,命更重要。

    “别问那么多,照着做就是了!”薛恒一道凌厉的眼神望去,立刻让眼前人肃立了起来。

    “是!”这上位者的气势,一下子就让吕颂明白自己问的太多了。

    与愁眉不展的薛恒不同,李忠言的心情倒是十分不错,没了禁军太监的威胁,还收了一大笔钱,陛下和他的腰包都充实了不少,只是见到躺在病床上的李诵的时候,笑容还是立刻收敛了起来,“陛下,东宫那头和薛中尉手下的文臣都写了奏章,要求征讨西川的叛乱。”

    “现在还有谁不同意征讨西川?”李诵一边听着消息,一边闭目养神。

    “回陛下,似乎是没有了。”李忠言此时也摸不准陛下究竟是支持征讨西川,还是想要进一步妥协,放任西川吞并东川,所以不敢贸然发言。

    “替我把薛恒喊来。”李诵下了命令后便不再说话。

    李忠言以为找薛恒肯定是同意了征讨西川,所以见到薛恒的时候脸上都是讨好的笑容,“薛中尉,陛下权衡利弊,同意了薛中尉的征讨西川之策,到时候薛中尉可一定要打出我大唐的天威,也好震慑天下的节度使!”

    原本已经准备收拾东西跑路的薛恒大喜过望,总算还是争取到了李诵的支持,这么一来,自己就可以调动长安的军队了。

    “待我见过陛下,就准备出发!”薛恒已经想好了,大军可以暂时不动,自己乔装打扮成酒商先入蜀再说。

    “薛中尉先在这里等一等,陛下的圣旨很快就到。”

    薛恒在脑海中盘算着路程,也没有在意李忠言的离去,虽然时间上还有十天,但从来没有走过唐代长安到成都的路,心里还是惴惴不安,印象中历史有记载,杜甫当年去四川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也走了二十多天,或许他没有快马加鞭,自己可以更快一点。

    等到察觉到天色不对的时候,薛恒终于发现李忠言已经离开了好久,根本没有圣旨过来,随即意识到这宫殿已经从外侧反锁了,撞了很久的门窗都没有反应。

    “有人在吗?什么意思?李内侍,这是陛下的意思?”任凭薛恒如何呼喊,但是无人回应,心里大骂,李诵是不是不想活了?他还想不想吃药?

    敲了很久的门,才听到了返回的李忠言给出了回应。

    “薛中尉,陛下的圣旨已经下了,征兆刘辟入长安为给事中,同时调动大军准备好平叛,陛下说你行事太急,先在宫中好好休息休息,等大军准备好了,就会让薛中尉出来。”李忠言本以为带兵的人一定会是薛恒,没想到陛下还是老谋深算,圣旨上完全没有提到薛恒。

    薛恒差点吐血,李诵安排其他人带兵,薛恒完全没有意见,反正自己也不是带兵的料,但是还要软禁自己是什么意思?

    “李内侍,我懂我懂,陛下要什么时候出兵都听陛下的,谁带兵我都没意见,先放我出去!”薛恒对着门外的李忠言大喊,然而没有得到正面的回应。

    “薛中尉,若是一去蜀地,万一出了意外,谁来给陛下炼药?还是好好在长安待着吧,荣华富贵,应有尽有,打仗也不用薛中尉亲自出场啊!”

    “我已经给陛下安排好了数月的药,就算留在长安,药材也不够了。”尽管薛恒依然大声呼喊,但只能听着脚步声渐行渐远,气得薛恒以铁山靠的姿势用力撞门,差点把肩膀撞脱臼了。

    撞出了一身汗,薛恒喘着粗气才冷静下来,躺在地上过了好久,心跳才慢慢平静,“大不了我不管了!大唐是不是要完又和我没关系!”

    可心中想着,好不容易找出火铳的发展路线,跳过火药受潮就失去战斗力的燧发枪,设计了当代炼钢技术完全可以实现的后装枪方案,这不做一番大事业实在有些可惜,朝廷天军若是有战力上的优势,天下节度使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大唐中央为什么难以服众,因为手下的兵战斗力没有差距,每次征讨一个叛军,就要拔光对方的所有军寨,一个一个清理过去,费时费力,就算赢了,也是元气大伤,让其余藩镇蠢蠢欲动。

    可如果有一支火器部队,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想来想去,薛恒还是选择再努力一把,自己只当小看了李诵,虽然瘫痪在床,但是帝王心性一点也没有少,因为自己的瘫痪复原丹,他的思路反而变得清晰了。

    把宫殿内的家具一层一层堆放起来后,终于爬到了透光用的天窗上,此处的设计比较薄弱,因为需要让白天的光线尽可能地透过天窗,照亮宫殿,所以轻轻一用力,就撞破了天窗。

    然而薛恒没想到天窗外根本没有落脚的地方,一时无法站稳,笔直地摔了下来,顿时感觉到眼冒金星,浑身的骨头都在疼,想要站起来,都是努力好几次,还是只能连滚带爬地挪动。

    “杜甫当年正值壮年,从长安去四川都花了二十天,要是骨折了还怎么办!”薛恒猛捶地面,“这签到不签了,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是你?你怎么在这里?”

    这时候,一个悦耳的声音让原本负面情绪已经积累到临界点的薛恒感到了一丝意外,因为眼前人不是别人,正是牛妃。

    “奴不慎摔倒了,还请娘娘叫一声太医——”说到此处,薛恒突然想起现在的太医就是自己,哪里还有什么太医,“还请娘娘带我去药房,我上一些药就好了。”

    牛昭容刚刚从李诵那里离开,陛下的身体虽然有一些好转,可是据李忠言所说,瘫痪在床不起的可能性依然很大,李诵在位就保证了她的地位,可是这样朝不保夕的瘫痪丈夫也让她心中始终充满忧郁。

    “你一个奴才,在宫中还能把自己摔成这样?对了,我听说你最近好像还升官了,怪不得从不听本宫的话。”牛昭容此时身边多出了两个宫女、两个内侍,看来抄了北司的钱库,确实让朝廷宽裕了不少,“来人,把他给我带过去,不许让别人知道!”

    “娘娘,你要做什么?真的不是我不听话,而是实在有别的事情!”然而此时薛恒根本没有反抗之力,被抬起的时候感觉身体哪里都痛。

    按理说,这护军中尉可是大唐后期最重要的头衔,是四贵之一,尤其是现在没有分出左右,自己确实可以算是李诵手下权势最大的人,可就算如此,此时竟然毫无还手之力。

    “你既然升了官,那可得对陛下多一分忠心,本宫也可以算作你的靠山,你需要的药材来了,好好养伤吧。”

    薛恒并没有任何表示,自己并不需要什么后妃做靠山,放自己离开才是最重要的。

    “谢过娘娘,奴可以离开了吗?”

    既然李诵留了个心眼,不让自己离开,那就只能逃出皇宫,直接踏上入蜀的道路了。

    “当然不能,本宫救了你,怎么也要报答一下吧?”

    薛恒差点想要脱口而出,我现在可是护军中尉,一个后宫的妃子,可算不了什么!但想了想,自己这个护军中尉,其实也是李诵挂个名头而已。

    “娘娘究竟想让我怎么报答?”薛恒只能耐着性子,反正现在伤得比较重,一时半会儿也走不了。

    “上次本宫让你想一些轻松的话题,你想好了吗?”牛昭容一脸笑意地看着薛恒,眼前人确实生了一张讨人喜欢的脸,她如果是陛下,也想要重用此人。

    薛恒突然想起,这牛家虽然不是名门望族,但此时牛僧孺也已经入朝为官了,这可是后世牛李党争的关键人物,这牛妃能在家族里说上话吗?

    思来想去,薛恒讲起了一段红楼梦的故事,想来这时代的贵妃肯定没听到这种故事,因为地位超然,甚至会很有代入感,还能与之共情。

    牛昭容先是一愣,没想到薛恒直接开始给自己讲故事,随后越听越入神,像是大唐的故事,又不是大唐的故事,尤其是听到‘贾宝玉初试云雨情’,竟然有了久违的心动的感觉。

    “今日就先休息,明日且继续说来。”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了深夜,牛昭容虽然觉得寝宫中有一男子不太好,可想来李诵早已瘫痪,两人早已不再共枕,而薛恒是个寺人,也不怕有人说闲话。

    心中有些可惜,这样的脸和身段,竟然是个阉人。

    “娘娘,我真的有事要离开一段时间,还请娘娘替奴保守秘密,下一回,一定把剩下的内容都补上。”

    薛恒知道李诵的信息渠道除了李忠言就只有牛昭容,如果牛妃可以站在自己这边,那么就算自己走出了长安,李诵也未必知晓。

    “哦?你究竟要去哪?陛下有命令吗?”牛妃的眉头蹙了蹙,她真的很想听剩下的故事,也迫切需要有个人能陪着自己解闷,否则这压抑的环境,就快要生出心病了。

    “陛下有命令,但未让我领兵,可这件事情对我很重要,我一定要去西川。”薛恒没有隐瞒,如果不能争取到一个可以信任的盟友,那么在宫中还是会受到李诵的掣肘。

    “你要去西川打仗?”牛昭容闻言大惊,“留在长安不好吗?谁喜欢打仗?”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可郁郁——咳咳咳。”薛恒重新清了清嗓子,“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这虽然是东莱太史慈的话,可大唐并没有三国演义,这英雄气倒是让牛昭容眼前一亮,一句话差点脱口而出,‘你一个阉人,大什么丈夫?’最后还是放弃了,“既然是为了朝廷分忧,你且小心。”

    “谢娘娘,若是陛下问起,就说我依然在长安。”薛恒的眉头总算舒展了。

    “可如此,又怎么给你算功劳呢?唉,其实以你现在的地位,哪里还需要功劳,荣华富贵已经有了,到时候再让陛下给你一些赏赐吧。”牛妃还有些不舍,“记得早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