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苏芸芸 » 第八章 大夏建国

第八章 大夏建国

    大夏的建立极具戏剧性!前朝灭亡、天下大乱,各地实权人物纷纷拥兵自重。乱世只有恶人和狠人才能活下来。大夏开国国君张孝全原是青州刺史,他是科举出身的读书人,也是乱世中难得的好人和狠人。别的军阀忙着相互攻伐扩大地盘,张孝全却以最大的热情兴修水利、劝耕务农、鼓励生产,他日常巡视时看到谁家的麦子、蚕桑长得好都要亲自前去慰问,并给与一定物质奖励。民间流传张全义见到美女和财宝不笑,见到麦子丰收就开怀大笑的传说!

    青州沃野千里,张孝全选派部下担任屯将、屯判等职务,专门招收流民从事耕种,农闲时教他们刀枪武艺作为后备兵力使用,很短时间就编户五、六万。张孝全和善对待各地投奔过来的流民,到了农忙时,更是下令各级官员将其它一切事物从简、全力搞生产。每遇到水旱灾害,张孝全都要洗浴,素食,别寝,恭恭敬敬的到庙里祭祀祈祷,求天地保佑来年风调雨顺。

    张孝全殷勤劝耕务农的大部分收获都被他收进府库里去了,一度造成仓储谷积的局面,他紧紧抓住乱世生存和打仗的根本——粮食,很清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道理,始终让他的粮仓满满的,数年中被一个又一个所谓的明主拉拢和重用。

    别的军阀争夺导致名声凋敝,人口大减,青州却是人口大增,百姓安居乐业,这自然引得别的军阀垂涎。张孝全深知乱世生存不易,先是投靠汝州节度使寻求庇护,后来又投靠实力更加强大的晋阳节度使王近举,靠着手中钱粮维持青州安全(摘自史书《张全义传》)。

    那年天下大饥,饿殍千里,青州是少有的没有饥馑的地方,\ufeff河阳节度使温宏杰眼馋青州钱多粮足,要张孝全投靠他,张孝全拒绝后,温宏杰在青州夏粮成熟季节,派大将刘雄威带着四万精兵到青州抢粮,张孝全闻讯后急忙向晋阳节度使王近举求救,

    刘雄威是河阳第一大将,带的又是有天下雄兵之称的河阳兵,王近举带兵和刘雄威打了两仗没占到便宜就退回晋阳自保,刘雄威一路攻到青州城下。

    张孝全没料到晋阳节度使不再保护他,只好一面安排人员抢收粮食,一面征集人员守城,匆忙间凑了三万人组成青州军,青州军大都由刚丢下锄头把子的农民组成,很多人不会打战,但守城池不需要多少技巧,只要居高临下将爬墙头的敌军推下去就可以了。河阳兵匆忙赶来也没有带来攻城器械,他们先是在青州地区抢收麦子,接着开始攻城,一个月也没有攻下青州。期间,张孝全数次向晋阳节度使王近举求救,但没有得到一兵一卒救援,他转而向襄阳节度使张存礼求救,襄阳节度使张存礼见张弘开的条件不错,就带着二万大军过来支援,他不敢和刘雄威硬拼,就在青州以南五里扎营,刘雄威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

    晋阳节度使王近举见襄阳节度使张存礼带兵过来救援青州,意识到再不去救援张孝全,张孝全肯定另投他人,青州粮仓也会落入他人手中。刘雄威一个月都没有攻下青州,军心和士气都低迷,王近举亲自带五万大军来救,河阳军到底是能征善战的虎狼之师,刘雄威也确实是名将,面对晋阳、襄阳和青州三方兵马夹攻丝毫不落下分,一时间,青州城聚集了十多万大军互相牵制,谁也赢不了谁。

    三方军队在青州又耗了半个月,这时候谁先退兵,谁将面临溃败的危机,眼看各方粮草即将耗尽,大夏开国第一谋士,后来的开国宰相龚全义骑着一头瘦驴依次闯进三方军营,凭着一张嘴成功说服三方退兵,但三方谁也不信任谁,龚全义就建议三方结盟,共建一个新朝廷,推张孝全为国君,这样大家都是一家子了,这个建议得到三方拥护。

    三方和张孝全在青州城外的黄土坡歃血结盟,共推张孝全为大夏国君,张孝全封三人为王,发下毒誓言:永远和三家共享富贵,大夏朝廷就这么建立了。

    张孝全给三王发的第一条命令就是让他们各自带兵回去为新朝廷抢占地盘,这原本是无奈之举,黄土坡发的誓言兑现性很低,晋阳,河阳,襄阳三方大军还集结在青州城外相互提防,各方将士们并不因为结盟就会效忠大夏朝,张孝全答应给他们提供粮食,三方这才带着各自的军队缓缓散去。

    灾年,有粮食就有一切,军队吃饱就是战斗力,大军所到之处各地望风而降,少数城池也是稍微抵抗一下,谈好条件就投降,大夏领土急剧扩张,

    这其中,河阳地区战斗最为惊心动魄,刘雄威带军杀回河阳,河阳节度使温宏杰没想到手下大将会背叛,一怒之下将刘雄威留在阳城的家人全部杀死,接着死守城池,刘雄威猛攻五日终于拿下固若金汤的阳城,杀死温宏杰全家报仇。消息传来,张孝全封刘雄威为河阳王,还将女儿嫁给他。\ufeff

    大夏就这么建立了,张孝全实现诺言与张家、王家、刘家共享富贵,将晋阳,河阳,襄阳作为永久分地封三家,允许他们各自拥有三到五万兵马维护地方安全。张孝全牢牢控制青州地区,凭着青州钱粮牵制三家,四方势力维持一种很微妙的关系。

    张孝全只当了五年国君就死了,大夏第二任国君文韬武略,他意识到青州地区无险可守,青州军也不善战,一旦青州城陷落,大夏朝就灭亡了。他对外进一步笼络王家、刘家、张家,对内采取联姻政策,规定大夏后宫永久维持一位皇后,两位贵妃的格局,皇后和贵妃只能由三王(晋阳王,河阳王,襄阳王)嫡女担任。

    通过联姻,刘家、王家、张家和大夏皇帝保持共存共荣的关系,大夏第二任皇帝娶了王家女儿作为皇后,聘了张家女儿作为贵妃。(由于刘雄威家惨遭灭门,大夏后宫缺少一位贵妃席位)联姻成功后,大夏第二任皇帝通过雷霆手段强取了临近青州的洛南地区,这样一方面可以牵制河阳军和襄阳军,同时也可以成为青州屏障。青州地区是大夏立国的根本,也是大夏重要的粮仓。

    大夏朝廷从晋阳、河阳、襄阳、青州地区征召青壮年,将他们混合编成一支都城守军,每二年一换。为了进一步节制三王势力,大夏朝廷强化了前朝节度使制度,规定三家只管自己封地内军务,地方政务归朝廷派去的节度使管理,节度使任期一般三到五年,

    至此,大夏版图最终确定下来,晋阳地区、河阳地区、襄阳地区是大夏的三条腿,青州地区是大夏朝廷的凳子面,这三条腿的板凳相互支撑着,维持大夏屹立七十多年不倒,历代大夏国君都是平衡高手。

    苏芸芸感觉大夏就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方势力参杂在一起互相牵制,谁也不能一家独大。由于力量分散,大夏不具有侵略性,地方三王只要管好各自势力范围内军务就行,青州朝廷分管全国政务。苏芸芸所在的全州府属于晋阳王控制的地区,一府七县,晋阳王驻守在梁州,朝廷派来的节度使府邸在全州,全州是晋阳地区人口最多,经济最繁华的城市。

    苏芸芸对眼前局势还是很满意的,毕竟商人喜欢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下做生意。

    \ufeff

    \ufeff

    \ufe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