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心生i » 亲人

亲人

    这世上有着许多种公共交通工具,有一种交通方式,它不是很便捷,也不是很舒适,却却承载了许多的的梦想,也留住了许多的乡情。

    辛笙和他的三个小伙伴坐在通往乡镇的公共汽车上,他们安静地看着坐在前门附近的大娘和司机师傅热情地攀谈,那熟悉的带着乡土气息的话语,令人感到亲切与心安,一旁的几个小孩叽叽喳喳地吵嘴,被后排的大人狠狠地教训了一通,此时变得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辛笙想起许多年前,自己也是这般大小的年纪,跟着父亲一起回老家,一路上吵着要吃糖葫芦,那时的父亲也是这样教训他的,他委屈地直掉小金豆,却根本不敢哭出声来,因为父亲说过“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那时的家境并不好,但他依稀记得,在下车之后,父亲还是给他买了一只糖葫芦。他视若珍宝,根本舍不得吃,总是轻轻地舔一口解解馋,一只小小的糖葫芦竟吃了好多天,最后糖衣被舔光了,余下几个没吃的山楂也坏掉了,他又为此伤心了好一阵。

    想到这里,他不自觉地笑了出来,一旁的小朋友看着他,误以为那是嘲笑的表情,于是倔强地摆出了一个鬼脸作为回敬,辛笙也挤了挤鼻子以示回应,前座的小爱探头看着这一切,也加入到这场战斗中来……

    汽车在驶离城区的时候,车上陆续上来许多人,逐渐没了座位,一个看起来有些年轻的母亲怀中抱着一个小宝宝,身后的小男孩紧紧地拽着她的衣襟,她们环顾了一周,发现没有座位之后选择了位于公车前半段的发动机引擎盖,小爱和佳佳见状,连忙起身去请她们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对方连忙带着小朋友一起道谢,两人坐到发动机盖上,冲着辛笙和任泽吐着舌头,坐着鬼脸。

    公车在驶出一段距离之后,又在路边停住,上来了两位有些年纪的老夫妻,辛笙和任泽没有犹豫,果断地起身搀扶着两位老人坐到自己的座位上,面对老人家的不断道谢,两人害羞地低下头。

    小爱拍了拍自己身边的位置,示意两人坐过来。

    四个人端坐在嗡嗡作响的发动机盖上,感觉屁股上的肉在随着汽车一起震动,似乎说话都带着颤音,于是小爱开始故意带着颤音说话,其他三人也开始模仿起来,他们笑作一团,甚至掩盖住了大娘与司机师傅的交流声。

    对面的小朋友和妈妈在交头接耳地说着什么,片刻之后,他犹犹豫豫地从小书包里抽出了四根棒棒糖,起身塞到了小爱的手中,然后转身飞快地跑回座位上,钻进妈妈的怀里,年轻的宝妈摸着孩子的头发,冲着四个年轻人点头微笑着。

    辛笙愣了愣,这些天来,他看到了太多的恶意,也承受了太多的戾气,他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细微的变化,似乎忘记了,他本身有多么的开朗,又是多么的善良。

    恶意可以那样简单地撕碎一个人的人生,戾气可以那样轻易地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而人们,却还在那般吝惜他们的善意与温柔,其实并没有那么难的吧,一个简单的举动,一颗小小的糖果,也许就能给这个世界添上许多美好。

    辛笙将棒棒糖塞进嘴巴里,给了小男孩一个表示肯定的wink。

    一行人来到了任泽的家中,但家中并没有人,虽然烈日炎炎,但是务农者依然有许多农活要做。

    任泽轻轻用脚背挑开黏上来的小黄狗,取来小板凳让小伙伴在院中坐下,葡萄架下,刚好乘凉。他在一个水桶中取出家人一早用井水冰好的西瓜,然后又投进去一个新的,抱着西瓜走到厨房,不一会,便端着案板走了出来。

    赤红的瓜瓤在口中流淌出甘甜的汁水,冰凉又附带绵纱般的口感,是盛夏消暑的最优解。尤佳佳掰下一小块西瓜递给小狗,中华田园犬是不挑食的,小狗似乎也很中意这甘甜的味道。

    “老任,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西瓜了。”刘小爱的嘴巴里塞满了西瓜,却仍堵不住她的话语。

    “这是我们家自己种的。”

    “你们还种西瓜啊?我还以为只种小麦和玉米呢。”

    “小麦和玉米当然是主要农作物,但是我们也会根据时令种一些热销的作物,比如西瓜和大蒜,我们这里的土地很适合种西瓜,但是可惜的是没有固定的销路,如果种的很多的话,很容易就全都坏掉了,大多数都是我们自己吃掉,或者就直接送人了。”

    “天啊,这么甜的西瓜,卖不出去真是太可惜了。”

    “是啊。”任泽摸着小狗的脑袋,无奈地笑了笑。

    任泽的家中有一辆电动三轮车,任泽戴上墨镜,调好车身,邀请其他三位小伙伴上车,普普通通的小三轮,被他开出了敞篷跑车的气质,一行人浩浩荡荡,向着上水岭村,辛笙的老家进发。

    辛笙已经许久没有回来过了,但还是凭借儿时的记忆摸索到了那个有些陌生的家,站在旧旧的木门前,他取出钥匙插进锁孔,但是锁芯似乎生锈了,辛笙用尽全力一拧,钥匙不出所料地断在其中。

    几人眉头紧锁,有些不知所措,任泽看了一眼路旁的砖头,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了。

    正当他们砸的热火朝天的时候,隔壁突然冲出一位大婶,她见状厉声叫嚷道:“你们几个小崽子干什么呢,大白天的还有没有王法了,在老娘的地盘撬锁,赶紧滚,再不滚我可叫人了!”

    “不是您想的那样的,这是我家,但是我钥匙断在锁里了,打不开了。”

    “你家?你是谁啊,老辛把这房子卖了?”

    “没有,我是辛勤的儿子。”

    “你是……那我问你,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辛笙啊。”

    “哎呦,小笙真是你啊,可了不得,一转眼都长这么大了,我都没认出来,你小时候还来我家吃过饭呢,那时候你才这么高。”大婶在自己的腰间比划了一下高度。

    “我有点记不清了,但是我好像还记得您,我是不是得管你叫婶子啊。”

    “可不是嘛,咱是本家啊,你咋回来了呢,这几位是?”

    “这是我的同学,陪我回来看看。”

    “哦,那你爹呢,他咋没回来呢,都好几年没来家里看过了。”

    “我爸他……前段时间去世了。”

    “啊?咋会这样呢,对不起,我都不知道这个事啊。”

    “没关系,是个意外事故,我也就是替他回来看一看。”

    “这样啊,这锁头也不好开,要不你从我家房顶过去吧。”

    “也好。”

    北方农村的屋子,通常会在进门的位置修建一个门廊和楼梯,门廊之上可以用来晾晒一些农作物,邻里之间的门廊都是紧挨着的,一步便可以跨过去。

    辛笙家的楼梯有些狭窄,他小心地扶着小爱的手,一步一步地往下走。院内杂草丛生,完全没有人居住过的痕迹,辛笙慢慢地往前走着,他似乎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他把整个院子的水泥地面都用粉笔画上了涂鸦,父亲称赞着他的绘画能力,然后抱着他在压水井旁边洗手,井水很凉,但是父亲的手掌厚重又温暖。

    不觉间,他走到了堂屋门前,轻轻地推开门,里面只剩下一张破旧的床板和几个发霉的家具,这里是父亲长大的地方,只是不知道,他还能不能找得到回家的路。

    他静静地在屋中转了一圈之后走了出来,邻家大婶迎面走了上来,握住了辛笙的手掌,“孩子……”她想说些什么,却欲言又止。

    “婶子,我没事了,别替我担心。”

    对方点点头,然后说:“你爹以前没少帮衬我们家,以后有什么我们能帮得上的,你就尽管开口。”

    “谢谢您。”辛笙看着站在院中的其他三人说:“我们走吧。”

    在门廊之上排队下楼梯的时候,辛笙突然问道:“婶子,您知道什么关于我妈妈的事情吗?”

    “这个我还真不清楚……我也不知道怎么跟你开口。”

    “没关系,我现在已经知道我的身世了。”

    “是这样啊,我还以为你爹没有告诉你呢,既然你都知道了,那我也就没什么好瞒着的了,当时突然有一天,你爹就把你抱到这个家里来了,他手忙脚乱的什么也不会,还是我给你冲的奶粉呢,我们问他,他只说是一个朋友临死之前把你托付给他的,其他的我们也不方便打听啊。”

    “是这样啊。”

    “但是你爹真的是把你当做亲生儿子看待啊,他家的情况你也应该知道,发生那种事情,他本来决定这辈子都不结婚生子的,但是你的出现给了他很大的安慰,他为了你真的是吃了不少苦呢。”

    “你刚才说,他不打算结婚生子是什么意思。”

    “是因为你爷爷啊,你不知道这个事情吗?”

    “不知道。”

    “哎呦,怪我,是我多嘴了。”

    “没关系,反正他们都已经去世了,您就告诉我吧。”

    “也是,你也有权利知道,我就跟你说了吧,你爷爷啊,他这里有问题。”大婶指了指头颅的位置说到。

    “您是指?”

    “就是脑子啊,他有精神病,平常的时候还没事,但是只要喝了酒就开始发疯,六亲不认啊,你奶奶还有你爹,都被他打的可惨了,后来有一次,他又喝醉了酒打你爹的时候,你奶奶推了他一把,没成想,这后脑勺就磕到了茶几上,死掉了。”

    “那后来怎么样了。”

    “还能怎么样啊,警察带着医生来做鉴定,说你爷爷有精神分裂症,你奶奶呢,是正当防卫,虽然没有罪,但是她老人家还是难受了好一阵,得了一场大病,最后没有挺过去,也跟着走了,你爹托人打听,知道这种病是会遗传的,所以啊,他老早就决定这辈子都不结婚生子的,孩子,是你圆了他当爹的念想啊。”

    辛笙愣在了远处,下意识地点了点头,之后他不记得是怎么下的楼梯,在他们将要离开的时候,大婶抱着他说:“孩子,别难过了,得往前看啊,虽然你不是你爹亲生的,但是好在你也不会染上那种病了,今后要好好念书,不能辜负你爹的养育之恩啊。”

    “婶子,我记下了。”辛笙说到。

    “对了,我想到一个人,你不是要打听你娘的事情啊,也许这个人知道。”

    “是谁?我认识吗?”

    “你应该不认识,她是咱们十里八村有名的稳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时你爹着急忙慌地来我家借摩托车,就是找这个稳婆去给你接生的,我觉得她应该见过你娘。”

    “那她现在在哪呢?”

    “就在咱们隔壁村,不过啊,她前些年中风了,现在有点半身不遂,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记得住这是事了。”

    “有希望就比没有好,您能带我去见见她吗?”

    “好,你们跟着我走。”

    辛笙一行人跟着大婶来到一户显得很气派的宅院,稳婆在农村是很受人尊敬的职业,技术越好,收入自然也就越高。

    大婶扣了扣大门的门环,不一会,便有人来开门了,一位中年妇女将大门打开一条缝隙问到:“你们有什么事吗?”

    “大妹子,我们是来找冯婆婆的。”

    “您请回吧,我妈已经不出诊了。”

    “不是的,我们不是来问诊的,我们是来找她打听点事情的,这个孩子,他父母去世了,想找婆婆问一问他母亲的事情,你看……”

    “行,那进来吧,不过我妈现在年纪大了,脑子没以前那么好使了,能不能帮到你们我可就不知道了。”

    “我们这也是没办法了,她老人家能想起来是最好的了。”

    “跟我来吧。”

    一行人跟着主人的步伐来到了堂屋,屋内的摇椅上,老人家正窝在里面晒着太阳看电视。

    “丫头,谁啊。”

    “是你接生过的孩子,想找你问问他爸妈的事。”

    “哦,那快进来吧,我看看我能不能认出来。”

    辛笙毕恭毕敬地站在对方脸前,任凭对方端详着自己的面庞。

    片刻之后,冯婆婆说:“认不清了,你们都坐吧,你是谁家的孩子啊?”

    几个人坐在一旁的沙发中安静地看着他们,辛笙接过冯婆婆的女儿递过来的小板凳,坐好之后说:“奶奶,我爸爸叫辛勤,不知道您还记得吗?”

    “哦,当然记得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应该是叫辛笙吧。”

    “是,您记性真好。”

    “是你爹,在你刚出生那几年常来看我呢,一直跟我提起你呢,对了,他现在怎么样了。”

    “他……前段时间刚刚去世了。”

    “噢。”冯婆婆听完此言,眼神中闪出了一丝落寞。

    “奶奶,其实我找您是想问问我妈妈的事情。”

    “问你娘的事,你直接去她家那里不就好了吗,还要绕这么远的路来这里。”

    “因为之前有警察叔叔帮我问过了,只不过那边也没什么人知道,这不是听说您可能见过她,所以来问问嘛。”

    “是这样啊。”冯婆婆看着头顶的天花板,脑海中回忆着一些往事,“你娘啊,她真是个奇女子呢。”

    “您还记得。”

    “当然了,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忘的,我记得当时应该还没到夏天,有一天,老天爷下了一整天的毛毛雨,你爹突然骑着辆摩托车来到我家,说汉公寺里有一个接生的活计,我当时没打算接这个活的,因为下着雨出行实在很不方便,但是你爸他脾气太倔了,就跪在我家的院子里求我,我实在于心不忍就跟他一起过去了。”

    “但是村里的泥路实在太滑了,你爹着急,骑得也快,那摩托车摔了两次,把我的药箱都给摔坏了,等我们赶到的时候,你娘啊,已经就剩一口气了。”

    “我细问之下才知道,她是急火攻心,动了胎气,才引发了血崩,这是孕妇的大忌讳啊,她当时看着我,用手语比划着什么,我也看不懂,是你爹告诉我,她求我救救她的孩子,我看了她的状况,下身失血实在太多了,已经不可能把你正常生产出来了,好在我学过剖腹取子,虽然在接生的时候很少用,但是那时候实在没办法。”

    “但是好巧不巧,我的麻沸药怎么也找不见了,事后我想,可能是滑倒的时候掉在路上了吧,但是当时我真的是急得不行了,又没有麻药可用,你娘知道之后,就给我比了这么一个手势。”冯婆婆在自己的肚皮上划了一下,讲话的语气也开始变得哽咽起来。

    “小笙,你是被我生剖出来的啊……”

    在座之人,听闻此言,无不动容,冯婆婆也终于忍不住,接过女儿递过来的毛巾擦着眼泪。

    辛笙感觉鼻腔中有一股酸胀的感觉,他努力地抑制着,直憋的眼眶通红。

    “你娘真是我这辈子最佩服的女子了,她虽然不会说话,但是整个过程中,她一个声响都没有出,直到看到你平安降临,她才闭上眼睛,撒手人寰……”

    辛笙呆坐在椅子上良久,方才缓缓起身开口:“冯奶奶,谢谢您当年的救命之恩,我在这个世上已经没有任何亲人了,希望您不要嫌弃我,我会常来看您的。”说罢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径直向门外走去。

    几人连忙起身追上他的脚步,辛笙夺门而出,靠在了门口的墙角,双手抱头大口地喘着粗气,身体在不断地颤抖。

    小爱追上来,看着辛笙的模样,给了对方一个轻柔地拥抱,她抚着辛笙的后背轻轻地拍打着,没有讲任何话,直到对方的气息平复。

    “小爱,我没事了,谢谢你。”辛笙的语气低沉了许多。

    “好,我们回家吧。”小爱看着辛笙的眼睛说到。

    任泽调整好车子的位置,等着辛笙坐上来,院门却又突然打开了,冯婆婆的女儿出来说到:“原来你们还没走啊,小笙,这是我妈妈给你的字条。”

    辛笙接过字条说到:“给您添麻烦了。”

    返程的路上,几人都默不作声,在下车之后,辛笙看着手机上刚刚收到的短信说:“你们先回去吧,我要去趟医院。”

    “去医院做什么,复查吗,我们陪你吧。”

    “不用了,张医生说有我爸的东西要转交给我,我去一下就回家了,你们先回去准备吃的吧,我有点饿了。”

    “那好吧,你自己注意安全。”

    “谢谢你们陪着我。”辛笙和三人逐一拥抱。

    任泽说到:“辛笙,你在这世上不是没有亲人了,我们是你的朋友,就是你自己选择的亲人。”

    辛笙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转身离去,三人目送辛笙坐上了开往医院的公交车,随后便离开了。

    辛笙在县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办公室的门口站定,轻轻地敲了敲门。

    “请进。”

    得到许可后,辛笙推开了屋门,“张叔叔。”

    “小笙,快坐下,你的身体最近恢复的怎么样了?”

    “基本没什么问题了。”

    “那就好。”

    “您叫我过来是要给我什么?”

    “噢,是这样,我收拾东西的时候才想起来的,你父亲生前在我这里接受治疗的时候呢,曾经给你写过一封信,是我让他写的,因为我要判断他的思维方式,当然了,你父亲的口才不错,但是文笔较之稍微逊色了一点,他就请我帮他稍微润色了一下,这封信,算是我们一起写给你的吧。”张医生从抽屉中取出一个信封,递到辛笙面前。

    辛笙接过信件说到:“谢谢您。”

    “不客气,我之前听说你的第一志愿报考了齐州政法大学,怎么样,收到录取通知了吗?”

    “还没有呢,应该还得等几天。”

    “这样啊,那你不妨等到接到通知书的时候再看这封信吧,也不差这几天了。”

    “好,我听您的。”辛笙觉察到对方的眼神有些躲闪,于是又问到:“张叔叔,您还有什么事要说吗?”

    张医生看着辛笙的眼睛说到:“小笙啊,是这样,我知道你父亲的离开,对你来说是不小的打击,在这个世上,你似乎也没有什么亲人了,虽然你现在已经成年了,但是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还要读大学,将来还可能要读研究生,这些需要很大的一笔费用,我家虽然算不上富裕,但还说得过去,我只有一个女儿,现在还在读小学,家中没有什么大的开销,所以,如果你愿意的话,我想资助你读完大学,当然了,我家里还有一间空房,在节假日的时候,你也可以考虑来我家里住。”

    “您是想收养我吗?”

    “算不上收养吧,毕竟你都这么大了,只是我跟你父亲比较交好,我算是替朋友完成未尽的心愿吧,如果我的资助被你看做一种施舍的话,也可以把这当做是我借给你的,你工作之后可以慢慢还,当然,你也可以拒绝,这是你的权利,你不必急着回复我,可以好好地考虑一下,但是我要说明一下,我是诚心诚意的,希望你不要多想。”

    “我不会多想,只是我有一个疑问?”

    “什么疑问?”

    “就是我如果住进您家里的话,我该怎么称呼您呢?”

    “还是叫我叔叔就好啊,这个你放心,我不会强迫你改口的。”

    “我的意思是,您在我今后人生中,究竟要扮演什么角色呢,是我父亲的朋友?还是我的养父?”辛笙顿了顿,看着对方的眼睛说:“亦或者,是我的舅舅呢?”

    辛笙已经从对方震惊的眼神中读到了答案。

    医生这一辈子会有无数个病人,这些病人中总会有些旧相识,辛笙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庆幸,给冯婆婆治疗中风的,就是眼前的这位医生,他盯着对方的眼睛,等待着对方亲口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