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心生i » 自由

自由

    “来,再吃个包子。”

    “爸,我真的吃不下了。”

    “那再吃个鸡蛋,我花了好大功夫煮的呢。”

    “那好吧。”

    鸡蛋有许多种吃法,辛笙最爱的永远是父亲煮的茶叶蛋,茶叶蛋是一种神奇的存在,在茶叶和酱油的作用下,它的外壳呈现出赤红的色泽,更显得十分诱人,由于外壳的碎裂,使得雪白的蛋清也沾染上了许多裂纹,宛如成色上好的汝窑杯一般,经受了悠悠岁月的洗礼。而最精妙的地方莫过于蛋黄的味道,透过层层保护,却依然吸收了充足的盐分和滋味,茶叶的清新以及各类佐料的香气在唇齿间绽开,化作绵绵的一团,让人流连忘返。

    辛笙还在咂着嘴品味着香气,父亲已经在帮他检查装备了,水壶、笔袋、身份证以及最最重要的准考证,虽然昨天早上已经检查过了一次了,但辛勤还是担心会有什么纰漏,丝毫不敢怠慢。

    辛笙回味着昨天考试的情形,语文试卷似乎跟平时没什么两样,选择题做得还算顺利,六句古诗默写他确信自己一个字也没有错,这全部得益于萧老师每个早晨都会瞪着眼睛监督他们背诵,阅读题倒是一如既往的马马虎虎,连作者都答不对的题,又凭什么要求他能做得尽善尽美呢,最有悬念的还要数作文,因为你永远也无法确定自己是否读懂了出题人的意图,只要立意正确,那么一切都将是手拿把攥,反之一旦立意错误,即便你有经天纬地之才,扭转乾坤之能,也不过是一篇低分贱作。不过从考试之后大家的层层分析来看,辛笙应该侥幸押中了立意,他虽有心去写一篇《赤兔之死》,终归还是害怕自己遇不见伯乐,只好遵从萧老师考前再三叮嘱的指示,规规矩矩地写了一篇议论文,而后便是司马迁忍辱负重,书写“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孟德公破釜沉舟,方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邓稼先不忘初心,成就“两弹元勋,星佑中华”。海量的练习,终于在此刻收获了回报,无愧于自己的辛勤付出,也对得起萧老师近乎变态的兢兢业业。

    而下午的数学虽不如人意,但还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选择题和填空题各有一道没能算出答案,万般无奈之下,选择题只好遵从遇事不决就选“C”的定律,而填空题只好蒙了一个“1”,但是事后全部被任泽否掉,于是痛失10分。在应用题部分,最后两道大题的最后一问都没有答出来,又丢掉了十多分,如此算下来,在其他题目都不出现大问题的情况下,最终应该可以取得100分以上的成绩,在辛笙看来,就已经很满足了。

    辛笙喝下最后一口豆浆,擦了擦嘴巴,整装待发,准备出城迎敌。

    “爸,我们晚上可能要一起聚餐,就不回来吃了。”

    “好,好好玩,钱够不够用。”

    “够了,那我走了啊。”

    “小笙啊,不着急吧,还没到八点呢。”辛勤看看钟表说道。

    “爸,你昨天不是还催我早点出门吗,今天这是咋了。”辛笙看着一直摆弄着收音机的父亲,父亲很热爱戏曲节目,每天早晨都会准时收听地方台热播的《曲艺园林》节目。

    “没啥,再稍等一会吧。”

    “好的,各位听众朋友欢迎回来,今天呢,是高考的第二天了,有许多的戏迷朋友呢,也是纷纷致电留言,下面呢就是一位我们的戏迷粉丝,他的儿子今年正巧参加高考,于是想要点一曲《智取威虎山——穿临海跨雪原》送给他的孩子,留言说:‘辛笙,相信自己,祝你高考顺利,金榜题名,来日与你痛饮庆功酒’,在这里呢,我们也祝福所有的高三学子,高考加油,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好听的节目吧。”

    “爸,你点的?”听到录音机中传出的声音,辛笙的眼中透着惊喜,重新坐回到椅子上。

    “对。”

    随着弦乐和鼓点的推进,辛勤摆好了架势,正了正头顶并不存在的狗皮帽子,甩了甩虚假的棉大衣,目光炯炯有神,精神雄姿英发,气势磅礴,字正腔圆,开口唱到:“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尾音之后,片刻停顿,跟随着鼓点,辛勤挪步走起过场,随后接着唱到:“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愿红旗五洲四海齐招展,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扑向前,我恨不得急令飞雪化春水,迎来春色换人间!”

    辛笙笑得很开心,但总觉得鼻子有些酸酸的,是因为这个惊喜吗,他摸不太准,或许更多的是,他看到这样的父亲,于是终于长舒了一口气吧。

    许多年来,他总觉得父亲这一辈子是为了他辛笙而活的,每天辛苦地工作赚钱,供他读书,偿还房贷,甚至还在购买房子的时候,想要在房产证上填上辛笙的名字,他一直没有续弦,只因害怕对方不能真心对待辛笙,他常年患有头风,每当疼痛来袭,即使痛觉爆裂难忍,却总会避开辛笙的视野,独自一人承受。

    辛笙无法想象,如果自己真的去读大学了,父亲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没人陪他说话,没人惹他生气,独自一人,孤独地生活。

    辛笙很欣慰看到眼前这般模样的父亲,眉宇间透着自信,散发出中年男性独有的成熟魅力,他多想父亲可以多为自己着想一下,为自己而活,这样他也可以安心地暂时离开,去追寻他的理想。

    辛笙摇头晃脑,手中快速打着拍子,看着眉飞凤舞的父亲高唱:“党给我智慧给我胆,千难万险只等闲,为剿匪先把土匪拌,似尖刀插进威虎山,誓把座山雕埋葬在山涧,壮志撼山岳,雄心震深渊,待等到与战友会师百鸡宴,捣匪巢定叫他,地覆天翻!”

    “好!”辛笙把捧场的巴掌拍出了花儿。

    间奏之后,终于迎来那最令人振奋的一段戏词:“今日痛饮庆功酒,壮志未酬誓不休,来日方长显身手,干洒热血写春秋!”

    直待到“春秋”的尾音彻底结束,辛笙终于按捺不住,给了自己的父亲一个大大的熊抱,良久之后,轻声说着:“爸,谢谢你。”

    “好好加油,我等着喝你的庆功酒了。”

    “是!保证完成任务!”

    送子出征后,辛勤立于窗前,目光呆滞地看着儿子的背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远处的拐角,他却始终站在原处一步未动,良久,良久。

    中午时分,小爱和其余的三个小伙伴在食堂的老位置碰头,他们还算比较幸运,考场被安排在本校,不仅不需要东南西北地来回奔波,还可以拥有休息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母校总能够给人一种安心的感觉,让他们无所畏惧地放手一搏。

    小爱一直觉得学校食堂的饭菜有妈妈的味道,因为妈妈做的菜,健康、干净、卫生但是难吃,而食堂的菜,别的不敢保证,但在难吃这一点上还没输过谁,她们有着共同的标准,那就是绝不炒菜,只做炖菜。

    最近她们一直精打细算着如何在最后一顿饭刚好花光饭卡中所有的钱,但没想到最后还是有所富余,于是最后的午饭不仅在伙食标准上近乎奢靡,还在食堂小卖部买了许多饮料零食。

    他们举起AD钙奶干杯庆祝啃下文综这块硬骨头,距离最后的解放只剩下一场战斗了,他们难掩激动之心,早已将萧老师的五字真言“不要对答案”抛在了脑后。

    “所以那个洋流的填空到底是什么啊?我纠结了好久。”小爱砸着吸管问道。

    “我填的北大西洋暖流和秘鲁寒流。”佳佳回答道。

    “我也是。”任泽附和道。

    “完蛋,我填的千岛寒流。”

    “你脑子又落家里了啊?千岛寒流在日本那旮瘩呢。”辛笙吐槽道。

    “烦死了、烦死了、烦死了!”

    “一分而已,别放在心上。”

    “但是一分可就是上万人啊。”

    “有失必有得,别的地方肯定会有意外收获的。”

    “有道理,我感觉政治做得还可以,该写的我全写上了。”

    “我也是,这辛苦分我要定了!”辛笙攥着拳头展示出势在必得的姿态。

    “瞧你那点出息。”

    “是啦,没有您老厉害,千岛寒流。”

    “闭嘴吧你,你看着吧,所有在地理上丢的场子,我都会英语上找补回来!”

    “啧啧啧,那请问您千岛寒流用英文怎么说呢?”辛笙贱兮兮地问道。

    “哼,ThecoldriverofQiandao。”

    面对小爱自信又蹩脚的中式英文,其余三人笑作一团,佳佳被一口钙奶呛得咳嗽不止,就连小爱本人也为自己的机智感到可喜可贺。

    事实证明,刘小爱将有机会兑现自己说的话,她的最后一场考试确实出奇的顺利,这是许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造就的。首先,从本质上讲,这次英语考试题目的难度相对于往年的试题,确实要低上许多,其次就是小爱的英文水平本就比较拔尖,无论是听力还是写作能力,都是相当出色的,再就是要感谢老师每时每刻地监督,以及自己日复一日地记诵,所有点滴的积累,最终汇聚成这抵消千岛寒流的大江大河。

    当广播中响起“本场考试结束”的提示音时,刘小爱放下手中的涂卡笔,静静地看着窗外的阳光,嘴上荡起如释重负的浅笑,她的高中生活自此画上了句号,她将开启一段新的人生,她相信自己可以和喜欢的人儿去往同一座城市,她们一起做着喜欢的事情,一起享受美好的大学时光,一起去编制属于她们的未来,光明中透着光亮,是因为阳光下的生活永远充满希望。

    她随着人群走出考场,向着自己曾经的教室走去,去赴一场青春的约定,萧老师会在那里等着他们,为他们的旅途送上最后一程。

    有人从身后抓住她的手腕,她的眼中透着惊喜的光亮,同那个男孩一起奔跑着,奔向那承载了三年时光的小小教室,以及他们的小小未来。

    萧老师坐在讲台上,看着门口气喘吁吁的辛笙及其身后的刘小爱,笑着说道:“傻站着干嘛,进来啊!”

    辛笙看到这平时难得一见的笑容,试探性地走进来点头打招呼。

    “辛笙,考得怎么样啊?”萧老师问道。

    “还行吧。”

    “学习没见到这么上心,跑得倒是挺快的。”

    “嘿嘿。”

    “你是为数不多的跟了我三年的学生吧,我记得你高一的时候5000米还跑了第一名呢。”

    “您还记得啊?”

    “废话,奖状还是我递给你的呢,我还拍了你跟你爸的合照,你当时还说那是你们俩唯一的合影呢。”

    “您这记性也忒好了吧。”小爱奉承道。

    “刘小爱呢,考得怎么样,你可是我最放心的几个孩子之一了。”

    “也还行吧,尽人事看天命了呀。”

    “吉人自有天相,肯定没问题的。”

    “那借您吉言了。”

    “哈哈,我徐汉三又回来了。”徐小龙滑步瞬移,闪亮登场,将地主胡汉三的台词稍加修改,极具中二特色地喊了出来。

    “徐小龙,你给我过来!”萧老师厉声说道。

    “萧老师。”小龙在看到萧老师的瞬间就变得蔫巴起来,老老实实地走到他身边站定。

    “能的掉了腚了,也不知道学点好,考得怎么样啊?”

    “我觉得很不错,我肯定超长发挥了。”小龙撇撇嘴,信誓旦旦地说道。

    “呦呵,给你能耐的,你等成绩出来的,要是没考好看我怎么收拾你。”

    “萧老师,那我们都毕业了,你还咋收拾呢。”小龙忙陪上一个笑脸。

    “那我还不知道你家吗,滨河路碧翠苑,是8号楼吧,几单元来着,一单元还是三单元?”

    “一单元,这您都记得啊。”

    “废话,我是谁,我是你班主任啊!行了,你们自己找地方坐着吧,等等其他人。”

    辛笙感觉萧老师像变了一个人,语气中少了许多严厉与苛责,在一旁看来,态度竟都有些和蔼可亲起来,他怀疑自己出现了幻觉,便央求小爱掐他一下,而对方自然不会客气,疼得他龇牙咧嘴引来萧老师意味深长的凝视。

    他们等了许久,考场处在其他校区的同学陆续赶了回来,萧老师准确地叫着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询问他们的考试情况,给予那些充满自信的同学积极的肯定,也给予那些自诩发挥失常的同学恰到好处的安慰,最终,全班56名同学,没有一人失约,他们汇聚与此,准备聆听萧老师最后的教诲。

    “各位,我很欣慰你们能回到这个班级,56个人,没有人缺席,说明你们记住了我说的话,做人的第一要义是——诚信,你们做到了。”

    “你们之中呢,有一些同学是跟了我三年的,但大部分相处的时间只有两年,不管是多长时间吧,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现在记住了你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但是许多年后的事情就不敢保证了,也许哪天走在大街上遇见我,我认不出你们其中的某人了,那只能说明要么你谢顶了,要么你变胖了,反正不关我的事。”

    “爱笑就尽情地笑吧,反正以后没人再管着你们了。但是希望你们记住,我管你们那都是为了你们好,不要觉得我在给你们洗脑,不论你们对我是什么看法,是恨也好,还是更恨也罢,我今天,只是想和你们好好告个别,让我跟你们的青春做个和解,可以吗?”

    “谢谢你们,我带过许多学生,每一届都是最差的,你们也不例外,一个个的三天不打就上房揭瓦,差到我都懒得数落了,但是同时呢,你们也是我最骄傲的一届学生,当然了,每一届我都这么说,你们信不信就看你们自己了。”

    “撒什么娇啊,自己几斤几两还不清楚了,行了,我叫到名字上来领东西吧。”

    “有什么好看的,我要这些个破烂儿又没有用。”

    “徐小龙,游戏机不错啊,有个按键不灵了,我给你修好了,悄悄告诉你我已经打通关了,你好好加油吧。”

    “尤佳佳,《哑舍》,这书不错的,挺有想法,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还是希望能看到你写的书啊。”

    “任泽,啧,你让我咋说你,你是我最喜欢的学生了,上课没事就看这种书?什么?这书不是你的,噢!临了破案了是吧,那你也拿回去吧,好好学习一下里面的内容,别整天闷着头背书,该放松的时候就得放松。”

    “刘小爱,歌品挺好的啊,哎呦,不错哦,那啥,有一只耳机不出声了,我给你换了个新的,不对,也是旧的,但是还挺好用的。”

    “辛笙!你挺本事啊,呐,象棋、五子棋、飞行棋,咋的,你是当代棋圣啊,还有什么,三国杀、英雄杀,你挺能杀啊,是个狠角儿呗,打火机,来,你跟我说说到底抽没抽烟,你觉得我会信吗?过年点鞭炮揣兜里忘了这种哄三岁小孩儿的话你用来诓我?跟你说如果让我发现你抽烟,我就大耳刮子抽你!涂改液,说了八百遍不让用,就非得用,有啥好使的啊这玩意,《福尔摩斯探案集》、《哈利波特》,要不我再给你配把扫帚吧,这个箱子里得有一半是你的东西,你是真给我长脸啊……”

    三年很长,长到他们一辈子都念念不忘,三年很短,短到一个纸箱便足以装下,于是他们开怀大笑,于是他们和好如初,于是他们热泪盈眶。

    “临走了,没什么好说的了,你们的人生中会有许多个三年,我也就只能陪你们走到这儿了,广阔天地,任你驰骋,未来的路,就得你们自己去趟了,还记得晚自习的时候我给你们放过《肖申克的救赎》,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我想你们应该明白了自由是多么的重要,高三的生活确实很辛苦,被关在方丈大小的地方,每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你们每次放假总是自诩‘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又或者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没错,你们曾经是‘羁鸟’,也是‘池鱼’,但是我更希望你们未来能做‘雄鹰’,做‘游龙’,能‘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今天,我就还你们自由!”

    萧老师拉开左右推拉式的黑板,露出用粉笔的侧面,在学生们进入教室之前紧急写好的“自由”二字。

    “你们是什么?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2011级18班的各位,祝你们毕业快乐!”

    欢呼声震耳欲聋,响彻整个教学楼,萧老师像安迪·杜佛兰一样张开双臂,看着可爱的学生们山呼海啸而来,与他热烈拥抱,拥抱属于他们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