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丑师爷 » 第二十四章 扑朔迷离

第二十四章 扑朔迷离

    原本以为胡杨面对酷刑,会乖乖的召认自己的犯罪经过。

    但是没想到,在严酷的刑罚面前,胡杨却依旧坚称刘欣月没死,是跟人私奔了,而他自己则是冤枉的。

    由于没有任何实证来证明胡杨就是杀害胡欣月的凶手,案件再次陷入僵局。

    此时刘员外已经领了尸体回去安葬。

    为了不让女儿在下面孤苦伶仃,他还买了另一具尸体回来给女儿举行冥婚。

    只是谁也没想到,巧得不能再巧的情况出现了。

    刘员外买回来的那个尸体,竟然是胡杨所说与刘欣月私奔尖夫,也就是通州城另一富户徐员外家的小公子徐鉴。

    下葬前被一个熟识的衙门差役给认了出来。

    之前胡杨说徐鉴和胡欣月私通的时候,衙门就派人去徐家问过了。

    徐家人一口咬定没有这事,还说徐鉴一直在京城求学,不可能与人私通。

    现在徐家口中在京城求学的人成了一具尸体,顿时把徐家人也给整慌了。

    于是他们也匆忙到衙门里来报案,也把矛头指向了秀才胡杨。

    说是胡杨对徐鉴给他戴绿帽子的事怀恨在心,所以才把徐鉴给杀了。

    颜之学赶紧命仵作对徐鉴的尸体进行验尸,结果却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徐鉴的死因竟是被活活饿死的。

    把徐鉴尸体卖给刘员外的山民也称尸体是他们在官道上捡来的。

    这一下,案件就陷入了一个死结。

    据徐家人所言,徐鉴跟胡欣月勾搭已经有了半年之久。

    不管家里人怎么劝,徐鉴都跟鬼迷了心窍一般,死活都要跟那个刘欣月好。

    后来徐鉴还偷了家里的银两,跟刘欣月私奔,这些徐家其实一早就是知道的。

    只不过徐家是书香门第,出了这么一个勾引人妻的逆子,自是引为大耻,不会轻易对外人说起。

    如果不是徐鉴死了,徐家也不可能把这个秘密暴露出来。

    徐家的话,证明了胡杨没有说慌,也就是说刘欣月是真的跟人私奔了。

    虽然徐家口口声声说,徐鉴是被胡杨害死的。但是从徐鉴尸检的死亡时间来看,显然不可能是胡杨所为。

    他在这段时间已经被衙门抓起来了,人在监牢又如何把人饿死?

    况且徐鉴是走了很久后,在官道上饿死的,有许多路人为证,也就是说不存在被人关起来一说。

    而且忤作验尸还验出徐鉴死前两肾亏虚的厉害,显然是过渡纵欲所至。

    也是间接导致其死亡的原因之一。

    案件查到这里就进入了僵局,之后便再无进展。

    侯平看完整个卷宗,也陷入了迷茫。

    照理说刘员外和胡杨都是刘欣月最亲近的人,他们应该不会认错尸体。

    但是偏偏两人各持一词,可以肯定的是,有人一直在说谎,但是说谎的人到底是谁,却是不好判断。

    从目前的线索来看,最有可能说谎的人是刘员外,只是没有证据能证明刘员外说谎。

    案件发展到现在,似乎都在印证胡杨的话不假,但是谁又能保证这不是他处心积虑的布局呢?

    而且从动机来看,胡杨说谎的理由可比刘员外要充足得多。

    看来想破此案,必须先解决一个迷团,就是那具女尸到底是不是刘欣月。

    只有解决了这个迷团,这个案子才有可能被侦破。

    合上卷宗,侯平伸了个大懒腰,然后轻摇了摇已经趴在桌案前睡熟了的陈应龙,细声道:“大人,大人……。”

    陈应龙睡眼腥松的醒来,缓了许久才想起自己是来干什么的:“哦,顺安啊,案件卷宗可有看完?有何收获?”

    侯平心里恨不能踹死这个狗官,但是面上还是保持着恭敬的道:“回大人,学生已经看完卷宗,此案案情复杂,想要破案,就必须解决一个谜团。”

    陈应龙惊问道:“什么谜团?”

    侯平深吸了一口气:“我们必须先搞清楚那具女尸到底是不是刘员外的女儿刘欣月。”

    陈应龙顿时就懵逼了。

    在这个时代,最常用的认亲手段就是滴血认亲。

    可是那具女尸怕是都已经腐烂了,还能上哪里去搞血液?

    “顺安,这刘欣月的家人所言都不可信,现在尸体恐怕都已经腐烂,我们又要如何确定她的身份?”

    侯平自然也知道以现在的技术手段,在亲人都不能相信的情况下,想要验证一具尸体的真实来历是何其的困难。

    但是好在除了滴血认亲外,他还知道另一种当下能用的认亲办法。

    “大人,学生还知道另一种认亲的办法。”

    陈应龙不禁好奇道:“哦,是何种办法?”

    侯平一字一顿道:“滴骨认亲,只要让刘员外将他的血滴在那具女尸的骇骨上,就能知道那具骇骨到底是不是他的女儿。”

    陈应龙低头沉思了片刻道:“滴骨认亲?《会稽先贤传》中确实有‘以弟血滴兄骨’认领尸骇的典故,《洗冤集录》也有收录此法,只是此种方法并未得到朝廷的法理认可。就算做了恐怕也难以做为呈堂证供。”

    侯平拱手道:“我们的目的仅是要确认女尸是不是刘员外的女儿,然后明确后续的调查方向,并非是要将其当成证据定人的罪责。”

    陈应龙点了点头:“好,本官即刻去见知州大人,请他协调‘滴骨认亲’……。”

    ……

    陈应龙面见颜之学,提出了用‘滴骨认亲’的鉴定法确认女尸是否为刘员外女儿的事情。

    此事就算有颜之学出面也颇为棘手。

    由于刘欣月与徐鉴生前本就两情相悦,刘员外又意外买到了徐鉴尸身为其冥婚。

    于是徐家人也就默认了将两人合葬一穴的做法。

    如今时间已经过了这么久,女尸与徐鉴的尸体都已经入土为安,现在说要开棺验尸,两家家属又岂能轻易同意?

    只是案子到现在迟迟无法告破,对颜之学的声望也是一个重大打击。

    因此颜之学只能用高压姿态逼迫刘、徐两家同意开棺。

    虽然刘、徐两家同意了再次开棺,进行‘滴骨认亲’的鉴定,但是也把知州颜之学的所有退路给断了。

    逼得他无论如何也得侦破此案,否则无法给关注此案的通州父老乡亲一个交代,更没办法给徐、刘两家一个交代。

    但是谁也没想到的是,不出意外的,意外还是出现了。

    前去开棺取女尸骸骨的队伍,在打开了合葬墓之后,发现墓中棺椁仅有徐鉴一人的尸首,女尸竟然不翼而飞。

    案情也由此变得更加扑逆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