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笑破九天 » 第三十八章:“蝉”反捕“螳螂”(2)

第三十八章:“蝉”反捕“螳螂”(2)

    皇帝听闻奏报,也是微露惊讶,他内心里不相信杨晟如此无能又愚蠢,但也不好当着整个朝堂显得太偏纵杨晟。

    所以,他让杨晟站出来当堂对质。

    杨晟早有准备,一脸的沉稳与从容。

    在昨晚,赵明,作为他的剧本的执行导演,向杨晟详细汇报了所有的过程和细节,并呈上了他记录下来的所有“证据”。

    所以,他自然成竹在胸的。

    “启禀陛下,臣实属冤枉,并无此事!”杨晟的声音也是沉稳坚定。

    杨晟的目光直视着皇帝,他的表情中没有一丝惊慌,但却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信念。

    他继续说道:“臣在军中一向严格自律,对于所部士兵更是严加管教。若真有军械失窃之事,绝不会欺上瞒下。”

    皇帝沉吟片刻,然后缓缓开口:“杨晟,朕知你为人正直,但孙尚书所言也非小事,你可有证据证明你的清白?”

    “回皇上,我少卫军军械营库房的账目,还有孙尚书所说的丢失的那部分军械,现在都存放在军械营的库房里,皇上可差人去查验。”

    “好!”皇帝听闻杨晟如此说,也是大感心安。

    他可不想杨晟真的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并让人抓住了把柄,这样不仅会葬送他自己的前程,也会让他借杨晟“破局”的计划可能也要跟着夭折。

    “兵部、刑部、吏部、内阁各差一名侍郎随吴公公现在立即去库房查验,众卿都随我在此等候结果!”

    皇帝办事自然是有章法的,他当场安排了几个部门的人组成临时联合小组,即时去现场查验,并且还派了自己的心腹——中常侍吴公公带队,就算另外三个部门的侍郎合谋,吴公公也不会跟他们一起说假话。

    当然,其实也可以只让吴公公带人去查验,但这样有心人可能还是会觉得吴公公会按照自己的意志包庇杨晟,让他们都派人跟着去,这样让他们更没话说。

    除了涉事的兵部以外,还派了专门负责刑查的刑部,统领文官的吏部,以及作为朝廷秘书处的内阁一起,这几个部门作为外部第三方,没有立场偏袒孙尚书和杨晟任何一方。

    把其他大臣都留下来,自然是防止堂上现在有人提前去通风报信。

    这样安排,最后查出来的结果,自然是能服众的。

    吴公公带着四个部门的人组成的“调查团”,一起赶赴了离都城二十里路外的“少卫军”大营,少卫军是京畿防守卫队,驻扎的大营离皇宫,骑马也就单程半个时辰的路程。

    所以,快的话,一两个时辰以后“调查团”就可以回来当众通报调查结果。

    一众大臣在朝堂上一起呆个大半天就能见分晓了。

    虽然文官体弱,但骑着马也能小跑起来,所以调查团很快就来到了少卫军的营地。

    来到营地以后,吴公公出示了皇帝的身份玉牌,少卫军自然是一路放行的。

    这种由皇帝临时安排的都很少会写圣旨,写圣旨的流程太繁冗了,通常都是让大家都知道是皇帝身边的亲信,带着皇帝专属并且是天下独一份的身份玉牌,以及皇帝的“口谕”来作为替代。

    去的几位侍郎,少卫军里没几个人认识,但是作为皇帝御前的中常侍,少卫军的中高层将领几乎都是在见皇帝的时候见过他的,所以虽然军营规矩森严,但也没有将领安排人阻拦,一方面是不敢,另一方面是杨晟也早对几名心腹将领暗中有过吩咐,他们是知道今天可能会有朝廷大官来查库房的。

    调查团里的人,尤其是兵部随行的侍郎也发现了这个情况,少卫军的将领和士兵对他们的突袭来访,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表露出太多惊讶和意外的表情,这不禁让兵部的这位侍郎意识到“少卫军”可能早有准备,今天他们这个“调查团”能查到的结果可能要出乎自家尚书的预料了。

    到了库房以后,果不其然,库管拿出账本,账本上账目清晰、一目了然。这位兵部侍郎内心又是一紧,少卫军这时候拿出来的账本应该不该造假吧,不然可是欺君之罪,但是这账目竟然毫无问题。

    调查团里的几位大人自然也是一一看过,除了那位兵部侍郎,看完也都微微点了点头。

    吴公公要求旁边听吩咐的部将安排人带他们去查验军械数量,尤其是查验几天前新入库的那一批,也就是孙玉虎上报的丢失被劫且被杨晟瞒报掩盖的那一批。

    结果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这批军械就在库房里最外面的位置,显眼得很,并且一具不少,分毫不差。

    兵部侍郎内心还是不敢相信,在查验完总数以后,他要求再查验明细:每具军械是有编号的,因此账本也是有明细的,匠造处有底账,标明了发给军械处的所有军械类别及编号;军械处接收以及入库的时候,也都有一本对应的明细账本。

    两相查验,分毫无差,调查团的人再一起查验军械身上的编号,从几千件里抽查了两百多件,每件都在,一件没丢,并且编号上匠造处做的防伪处理全都在:为了防止军械的倒卖以及私造军械,每批由匠造处生产的军械都是打了特殊的防伪标记的,类似现代社会合同所用的“骑缝章”,连号的军械放在一起就能验出真假。

    调查结果已经显而易见了:这批军械确实全都在。

    那么兵部尚书孙玉虎所说的杨晟部将杨成杰为了美色劫吞军械的事呢,是否也是不属实的?

    兵部侍郎也是很忠心的,眼见所谓的被劫吞的军械全都在库房,他一下子想到很可能是杨晟在上朝前制伏了杨成杰,把被劫的这批军械及时追缴回来了。

    那么这时候能证明杨晟确实有“欺君”行为的只剩下杨成杰这个人证了,所以必须把杨成杰带走,并带到御前由皇帝亲审,进了朝堂,有几个像杨成杰的小人物还敢撒谎隐瞒,到时候一切就柳暗花明了。

    “吴公公,我认为我们需要把杨成杰带到御前,御审他是否曾经劫吞过这批军械。”

    “孙侍郎之言自然自无不可。”

    “杨成杰呢?你们把他带过来!”吴公公从善如流地提了要求。

    “你去把杨将军叫过来!”在场上负责接待他们的自然是我们杨将军的心腹,我们亲爱的“赵导”——赵明。他转头对旁边一个传令兵下了指令。

    一分钟不到,杨成杰就走到了调查团面前,脸上没有恐慌,神色没有任何慌乱,身上没有任何伤痕和被关押过的痕迹。

    兵部的这位侍郎再度心中一紧。

    按照规矩,他们是来查验军械的,由于需要皇帝御审,所以自然也是没办法现在就审理杨成杰的。

    在被皇帝定罪之前,杨成杰只是嫌疑人,而非罪犯,再加上他本身也算一个中层将领,又是杨晟的人,而且自己又完全配合,所以调查团的也没让士兵将他绑起来,而是只是下了他的佩剑和盔甲,让他随着调查团的人一起回朝,向皇帝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