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遗漏的科技树 » 八十二 你是老大我不跟你争

八十二 你是老大我不跟你争

    邵康摇摇头,“不知道,反正一直没联系过咱们,要不我去问问?”

    “不了,他们不想做就算,又不是咱们求着他们做。”叶蒙还记得上次那群航空专家对空中机场什么态度,所以他也不想多管。

    然后他接着说,“回到刚才的话题,也就是说,江海市飞艇港口只能设置在江海市东南或者南方,而咱们就在东南方向,港口顶多设置在咱们北边一点,那样就还是挨着咱们?”

    “没错,”邵康点点头,“而且后面港口要扩张的话,只能往南扩,这样就和咱们挤到一起了。”

    “好吧。”

    叶蒙低头想了想,说道,

    “这样吧,咱们分兵分三路。第一路就在门口发展,尽量往东往南扩张,老康你也找zf商量一下,看看港口能不能尽量往南边或西南方向移。第二路咱们去海湾南边的宁州沿海建立新工业基地,另外再和江海市以及浙省zf商量一下,咱们自己出马,在杭州湾再建设几座跨海大桥,方便宁州工业基地与这边来往。”

    ?

    为了两个工业基地之间往来,就自己建几座跨海大桥?

    在场高管被雷到了,尤其是体感时代的高管们。

    邵康问道,“需要这么夸张么?第二基地上的物资主要由飞艇运送不就行了么?现在已经有一座跨海大桥了,还用得着再建几座?而且跨海大桥也没那么好建吧?”

    叶蒙却摇摇头,“不够。飞艇适合的是长距离重载运输,随便一点东西都用飞艇运不划算。但工业基地所需的小件运输也不少,原有跨海大桥不能满足我们的运量。至于建造难度,我们的确没有国建局那么厉害,但现在造桥的难度比以前低太多了。”

    “是因为吊装生产么?”

    “这只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去造桥需要很注重经济性,好材料不能用太多,不然太花钱,所以桥梁结构设计需要非常精细,但在维度革命后就不用太考虑这点了,好材料放开用就行,所以结构设计上差一点儿就差一点儿吧,关键是这几座桥需要尽快造出来。”

    “好吧,这是你的风格。”邵康笑了笑,“但是没必要咱们自己造吧,咱们提供吊装生产工具,请国建局来造不就行了?”

    “算了,他们效率不够。”

    “啥?人家专业的效率还不够?”邵康惊讶道。

    “就是因为太专业了效率才不够,”叶蒙解释道,“这几个月我也注意到了,这些专业人士容易形成路径依赖,对于飞艇和机器人带来的各种新型生产方式他们不是能那么快就接受,之前组装厂建造时让他们用气囊和机甲建厂都小心翼翼的。”

    “人家担心这些也正常啊,不然气囊万一着火了或者机甲踩到人怎么办?”

    “我理解他们的担心,但不想在造桥时再花精力去向他们证明我们的吊装生产方式是没问题的,而且这几座桥是咱们自用的,造桥还是别让其他公司插手了。”

    “自用?”邵康奇怪道,“咱们的运量有这么大吗?不够的话再多造两座就行了吧?”

    “不是这个原因,”叶蒙摇摇头,“这些桥都是无人驾驶的,没法和有人驾驶共用。”

    “啊?还得无人驾驶才行?”

    “没错,无人驾驶不需要司机,可以节省人力。”

    “好吧。但我觉得几座桥全部自用有点儿说不过去,zf很难同意的,要不建一座与外界共用的?”

    “也行,反正也要不了多少时间。”

    “ok,那你接着讲吧。”

    叶蒙想了几秒钟,“我讲到哪了?”

    “哈哈哈,”现场众人忍不住发出一阵笑声。

    “讲到兵分三路,已经说了两路了。”太明珠提醒道。

    叶蒙对太明珠笑着点点头,还是自己女友记性好啊,然后接着说,

    “第三路就是在各地建新厂,前期主要分三个地方。首先是北边津城,这里是国内第二条飞艇航线始发地,而且津城本就是一个大型工业基地,在这建设飞艇新厂也合适。”

    飞艇普及化方案已经在国内开始实施,只不过这个方案的实施也有先后顺序之分。从津城北边开始,途径燕山、蒙省、疆省乌市到中亚、西亚和东欧的第二条国际飞艇航线就是首批建设对象。

    而津城是老工业基地,虽然现在工业规模和水平不如江海市,但要大部分飞艇建设所需工业门类已经具备,剩下的要补齐也不难。

    “第二个地方是珠江口和东南各沿海港口城市的沿海海域,珠江口的珠三角工业基地是和长三角工业基地差不多的工业基地,在那建分厂其很正常的选择。我们优先选择在珠市建厂。”

    “选珠市的原因是因为珠江上轮船太多,不方便飞艇航行,所以选在珠江口外围的珠市建厂么?”邵康问道。

    “没错。”

    “其实刚才我就想问你这个避开轮船的问题,你以前不是说过轮船飞艇才是未来,轮船将被淘汰么?”

    “我是说过,但这些轮船可能也不是短期内就能淘汰的。你看国内这些造船厂这几月的表现,咱们已经将飞艇制造专利给他们授权了,还打包出售了完整技术方案,但很多厂还是不愿意转型,另外还有很多也在磨磨蹭蹭的,照这个样子,等他们完全转型还要很久。”

    “这其实是正常的,没多少企业敢说转型就转型,都有路径依赖,尤其是那些大厂,而且飞艇这东西对整个世界来说都太突然了,他们需要一些时间来接受。”

    “我理解,但他们要花时间来接受所造成的事实就是长江口和珠江口将在长期内都有不少轮船通行,所以我们选厂就要尽量避免飞艇航线与轮船密集区域交叉。”

    “ok,”邵康点点头。

    “第三个地方就是昆城,以后昆城必然是国际化大都市,并且将会建立起可能不亚于长三角、珠三角的工业基地,所以这里也是一个好的建厂地点。”

    “这个我同意,但是建议在这里建厂先别急,先等等再说。”邵康说道。

    “为什么呢?”叶蒙疑惑道。

    “因为地皮不那么好弄,昆城周围到处都是散装村落或城镇,而咱们的飞艇制造厂占地特别大,几乎必然会占到不少房屋。”

    “可是现在不是已经开始收房屋使用费和土地使用费了么?郊外的地还那么难买到?”

    邵康笑着摇摇头,“这你就不懂了,这两类费用哪有这么容易收上来的?”

    “那要是不好收上来的话,其他地方的航线专区也很难开辟吧?”叶蒙邹眉道,要是航线专区不能快速开辟,那维度革命进度就快不起来了,但是记忆碎片又告诉他维度革命可以很快展开,这问题接下来到底怎么解呢?

    “是啊,”邵康点点头,“不过也没那么难。等昆城航线建立后,人们见识到飞艇带来的巨大经济收益后,人们自然会往各节点城市跑,到时候自然就会支持了,毕竟没人会与钱过不去。”

    叶蒙点点头,他不是很懂经济,但直观上感觉是这样的。

    叶蒙刚才提的三种建厂路线都是给邢江浩所提问题的解答,现在答案有了,邢江浩又说道,

    “下面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硬件上咱们的确能快速扩张,但是人员补充速度跟不上。”

    “是招不到人吗?”邵康有点儿奇怪,现在巨构公司是很多人抢着进的,按理说不应该啊。

    “不是的,”邢江浩连忙摆手,“是人员培训需要时间,咱们两周就能造一个组装厂,但相关新员工没法这么快就掌握相关技能啊。”

    “多招人吧,并且网上开大课堂培训,这样虽然单个新员工培训时间也不短,但能一次性培训出很多新员工,也相当于缩短单个员工培训时间了。”邵康说道。

    “现在已经在这样做了,但还是不能满足需求,毕竟只通过听课新员工还是不能完全掌握技能,还需要答疑与现场操作。”

    这时叶蒙问道,“你们有专门的技能培训教材吗?”

    “有,但教材哪能和培训课堂相比?比现场操作就差得更远了。”

    “未必。”叶蒙摇摇头,“你们的教材只有文本对吧?”

    “是的。”邢江浩点点头。

    “那就对了。这样吧,你们做两手准备教材。一是将文本教材写得详细些,有多详细写多详细,让幼儿园的都能看懂。”

    “哈哈哈!”

    现场一阵轰笑。

    “二是编写视频教材,将技能过程的每个细节都录清楚,并且配上字幕。”

    “这样,真的好使么?工厂操作技能和学校书本知识不一样吧,很多东西没法用教材讲清楚的。”邢江浩还是有些怀疑。

    这些知识书上学不到。

    这是各行业的老师傅经常对新员工说的话,过去的事实的确如此,但现在和以后呢?

    “是吗?”叶蒙反问道,“书本讲不清,视频也讲不清?过去视频技术没普及,录制视频教材不容易,而仅通过文字表达的书本教材的确很难说清一些东西,但现在视频普及了,几乎一些信息都能被记录下来。哪怕师傅现场教,他所传达的视觉信息也和视频教材信息没有区别。”

    不过见邢江浩仍是一脸你不在一线操作你不懂,但你是老大我不跟你争辩的表情,叶蒙就问道,

    “那你举个例子,看看有什么操作技能是视频教材说不清的?”

    邢江浩一脸无语,“应该大部分技能都没法只通过教材就讲清楚吧,总得花时间练啊,就像游泳,总不至于在岸上看看就会了吧?”

    “练肯定是要练的,但通过看看视频教材,再自己去练习,已经足够绝大多数人学会了。”

    “可这样学得也比教练现场教慢得多吧?咱们需要的是两周以内就将员工培训出来。”邢江浩继续反驳。

    “慢不了多少。你们的教材不是你门这些老师傅以为写清楚就行了,要新员工认为写清楚才行。而办法就是将新员工提的问题全部记录下来,并整理进教材,或者另一本教材也行。总之对于有限的技能,新员工问题不会是无穷无尽的,问题记录到一定程度就足够绝大多数新员工学会了,接下来老师傅再花点儿时间把把关并指点一下就行。”

    “但这个,得花很多人力去处理吧?”

    邢江浩眉毛皱成一个八字,他们这位总监大人总是很能搞事情,他们这些一线员工现在忙得要死,哪有时间编写这种幼儿园级教材?

    叶蒙看了看他,“看来你们得学习下语音打字了。”

    随即叶蒙转头看向太明珠,“明珠,你们的语音目光手势三件套弄好了吧?给我们公司也分享下呗。”

    语音目光手势三件套就是一个多月前,叶蒙和太明珠讨论过的办公系统,用三种方式结合起来可以大幅提高电脑办公效率,包括打字。

    太明珠点点头,“早就能用了,现在体感时代公司内部很多人都在用了,当然用体感仪办公的更多,那样效率更高。你们要不要直接用体感仪试试?”

    “可以啊,反正我们大部分员工都是用体感仪操控机器人工作。”

    “ok,那这件事交给我,很容易就学会的。”太明珠点点头。

    叶蒙又说道,“另外我会找编写教材的专家来协助你们,可以将后续的教材写得比教科书还好。”

    这时邵康问道,“你要去教育系统里找人来帮忙?”

    叶蒙摇摇头,“那些老古董哪懂这个?是一些做视频和文字教学的自媒体。”

    “自媒体?”邵康惊讶道。

    “对啊,现在学校里的教材,中小学那种简单教材还好,但大学教材是什么样的谁不清楚,总之网上很多优秀自媒体制作的教材可比学校里的教材好多了,另外知乎上也有不少答主写的知识分享也是很优秀的,只不过他们毕竟不是专业做知识分享的,所以还是请自媒体更合适。”

    “好吧,”邵康对叶蒙的思路一向服气,而接下来叶蒙给的方案更是让他服了。

    叶蒙继续说道,“老邢,你们的教材做完后,哪怕只有初版,也发到网上,让想学的人都能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