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遗漏的科技树 » 五十 新产品发布会

五十 新产品发布会

    叶蒙回到正题,“继续说模块化建筑的问题,前面提到要让地基足够稳固,就需要让地基下方及四周土层足够结实、地基模块本身足够结实以及二者直接的连接足够稳固,这种说法有问题么?”

    在场建筑专家摇摇头,虽然术语不是这么说的,但道理就是这个道理。只是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连建筑基础术语都不了解,那他是没资格来讨论建筑方案的。

    但眼前这位叶总监不同,众人已经多少听说过一些对方推动除飞艇以外领域进步的事迹了,所以不会轻易否决对方,更何况对方还是自己上司。

    “ok,”叶蒙接着说道,“那就先说将土层变结实的方案,还是老办法,大力出奇迹。先挖出地基坑,接着飞艇或气囊安排上,上千吨或者几千吨重块抬到一百米甚至更高的地方,放下来砸进坑里。”

    “江海市下方土质虽然松软,但这样砸也可以砸紧一些吧?如果不够就将重物继续加重,继续提高,直到土层下方土层满足要求为止。当然这个和打钢柱哪个先哪个后,你们自己决定。你们看看这样有问题么?”

    建筑专家们眼神呆滞地摇摇头。

    用上千吨重物夯土,这种暴力方式别说用来造模块化建筑,造军事堡垒恐怕都够了。

    “那么说下一个地基模块本身结不结实的问题,其实我感觉这个总体上只是钢筋用量问题,如果说一个地基百分之九十都是用钢筋构成,这种地基够结实了吧?”叶蒙问道。

    一个建筑专家苦笑道,“是够结实了,但是贵啊。”

    叶蒙则摆摆手,“没事,以后钢材都是白菜价,这点等下周开会以后你们就知道了。”

    在场的华教授是知道这点的,看着别人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他不禁开心地想到,等下周开会你们就相信了,而且会和我们当初一样震惊。

    叶蒙接着说,“当然百分之九十是夸张说法,具体百分之多少你们来确定。最后是建筑模块和周围土层的连接问题,我的理解是如果地基模块能像树根一样将无数根支伸向四周大地,那连接就足够稳固了吧。”

    果然,又是暴力解法。

    但还是有建筑专家问道,“这样是没问题了,但一栋建筑周围还要建造其他建筑吧,地基真的像树根一样伸得到处都是,那其他建筑也就没法造了。”

    “也不用伸得太远,主要靠增加树根分支数量来加强连接,比如在地基模块与土层的接触面上,每平方米伸入土层的分支数量达到上百根,这样分支只要往外延伸十米,模块与土层之间就连接得很紧密了吧?当然这些分支具体是用钢筋还是钢筋混泥土制造你们决定就行。”

    叶蒙提出的地基建造方式刷新了在场包括建筑专家在内专家们的认知,虽然还没有经过严格验证,但建筑专家们已经感觉出来,这样建造的模块化地基其实已经有点儿稳定过头了,只不过比较耗费材料。

    但既然叶总监都说了建筑材料以后会降价,那他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当然他们还有不少问题想确认,比如多个地基模块怎么组装,模块与地下钢柱之间也样连接,但叶蒙却没有给出答案。

    “这些问题就交给你们去解决吧,现在关于吊装建筑的方案我大致已经说了一遍,相关要求也提了,你们抓紧时间研究吧。我走了。”

    走了?

    哎,也对。提完要求不就得走了么?接下来就靠咱们自己研究了。

    最后叶蒙又说道,“现在咱们都在同一个企业微信群里了,有问题随时可以提出来。另外你们接下来的设计方案尽量都在电脑上完成,这样方便远程会议讨论。”

    企业微信和钉钉两个办公软件在现在已经是很多公司普遍使用的工具了,虽然被很多员工诟病侵犯隐私或者让自己工作变得碎片化,但其在提高团队沟通效率上的确好用。

    叶蒙有注意到这类办公软件的缺点,但现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也需要使用这种软件。他有简单设想过怎样既提高工作效率,又能避免这种缺点,但现在并不是时候。

    叶蒙离开巨构建筑公司后就返回了巨构公司总部,那里已经有一些人在等待他了。除了部分巨构公司和体感公司的员工外,大多都是上次考察团中叶蒙认识的专家。

    考察团里的专家有不少就是江海市本地的,其中部分在今天已经陆续返回江海市,叶蒙和邵康便将他们请过来,开始对维度革命中的其他几个领域进行方案设计讨论。

    一周时间飞快而过。

    ...

    自从体感仪和远程机器人两款产品问世后,体感时代的名气就迅速增大。

    一开始由于体感仪和远程机器人产量不够,体感时代公司被很多人骂是饥饿营销,好在后来手形机器人投入自动化生产线,让产量极速扩增,让很多企业以及个人都买到了这两种产品。

    虽然两种产品的价格仍然相当于一辆高档轿车,买到的人只占少数,但二者已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难见到。因此体感时代的影响力已经无比巨大,关于它的新闻经常上头条。

    而今天各大网站头条也是关于体感时代的,主题是新产品发布会。

    体感时代并没有透露新产品是什么,不过大家也不是很奇怪,因为这种操作在很多发布会中都是出现过的,而最奇怪的是这次发布会连发布会地址都没透露。

    这就让大家非常好奇,发布会难道在什么秘密地方举行?那体感时代即将发布的新产品到底是什么?

    于是网上就对此展开极其热烈的讨论。

    下午一点二十,体感时代新品发布会的直播间已经打开,只不过屏幕里几乎没有任何内容,只有一个十分钟倒计时。

    直播间观众人数也在极速暴涨,在倒计时最后一分钟内已经增长到五千万,这个数在工作时的工作时段内是个极其夸张的值。

    “来了来了来了!”

    直播间弹幕兴奋起来,然后一起倒计时。

    “十!”

    “九!”

    “八!”

    ...

    “三!”

    “二!”

    “一!”

    “都欢呼起来吧!”

    “嗷呜——我擦?!”

    “这是啥?”

    “直播间搞错了吧?”

    观众们正准备用热情迎接发布会的开始,却没想到屏幕中什么都没有,其实也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只有一堵墙,看起来距离屏幕十米左右。

    这种情况搞得大家一头雾水,然后弹幕里就纷纷打出问号。

    “什么呀这是?”

    “哈喽,有人没?”

    “主持人呢?死哪去了?”

    “是不是串台了?”

    ...

    观众们被晾了十秒钟后,直播间镜头开始动了,是往后移动,离强运来越远,而且镜头好像不是那种防抖动镜头,随着镜头远离一晃一晃的。

    再加上现在是下午一点半,阳光又强,所以整个画面效果看起来不是很好。

    “什么嘛?这发布会直播镜头就这种效果啊?”

    “这和拿手机拍户外视频有什么区别?”

    弹幕上纷纷吐槽,但紧接着就有人发现不对劲,

    “咦?怎么走了好一会儿了屏幕中还是这堵墙?”

    “是哎是哎!这是什么墙啊?”

    “不会是监狱外边吧…监狱就是这种高墙。”

    “毛线啊!监狱的墙哪有这么高?”

    “不对,你们仔细看,这种墙是有倾角的,只不过倾角朝向咱们这一侧所以很不明显。”

    又过了一会儿,

    “天哪,这到底是啥玩意?墙头还没露出来。”

    “哦!难道是那个吗?”

    “讨打吧,赶紧说啊!还卖关子。”

    “哎!有东西出来了!”

    镜头右上方有一个银白色的巨大事物出现,一开始看不出来是啥,随着镜头往后移了两步,就能大概看出这东西是往前上方延伸出去的。

    “主缆!这是主缆!悬索桥主缆!”

    “我知道了!这是飞艇组装厂!哇塞!”

    “我叼!这玩意不是两个月前才开工造的么?现在就这么大了?”

    此时一根主缆完整地出现在镜头内,大概以四十五度倾角从地面连向前方墙壁大概一百米高的地方,但此时墙壁仍然占满整个屏幕。而这堵墙也就是八个飞艇组装厂中其中一个飞艇厂的一面侧墙。

    这时镜头又往后走了几步,然后将缓缓往上转。

    一根主缆、两根主缆、三根主缆...

    越来越多主缆出现在镜头里面,而且有不少主缆是反向延伸的,与之前的主缆相互交叉,看起来好像是连向镜头后方的墙壁的,而镜头前方墙壁的墙头却一直没出现在屏幕中。

    “我去!这玩意到底多高啊?”

    “据说是六百米。”

    “前面的放屁,组装厂厂房高度只有三百,算上顶部锁塔才六百。”

    “还只有三百,说得好像很低似的。”

    ...

    终于,厂房顶部漏了出来,蓝色的天空终于出现上屏幕上半部分。

    “哇!”

    “三百米的高楼也见过不少,这三百米高的大墙却是第一次见,太壮观了吧!”

    ...

    弹幕区纷纷发出感叹。

    虽然全网在之前就知道了江海市东南方向有八座飞艇组装厂在建,不过顶多是见过隔着好几百米拍的厂房视频,在这种距离上感受不出几百米高厂房的壮观,而且之前的厂房还没建起多高。

    出现在屏幕中的蓝天面积越来越大,不过观众们看到的蓝天并非完整的一块,而是被厂房顶部上方的钢架结构分割成一块又一块,那是厂房上方的悬索桥锁塔。

    另外厂房顶部有水平钢架往外延伸出来,镜头一直往上转,转到垂直角度也仍有大量平行钢架映入镜头,而且这些平行钢架上方也有主缆以及吊索,和真正的悬索桥结构一样。

    然后镜头继续往上转,只不过由于此时已经垂直向上,所以其实是往下转,镜头也因此倒了过来。

    随着镜头转动,屏幕中一直是平行钢架,直到镜头最后停下,平行钢架才停止延伸,那是另一座飞艇组装厂的厂房顶部。整个顶部的悬索桥

    “我去!上边这种桥是干嘛的啊?”

    弹幕区纷纷提问,可惜没人解答。

    “这是相邻厂房之间的支撑结构么?”在叶蒙办公室里观看发布会直播的太明珠向叶蒙问道。

    她和叶蒙都没去发布会现场,去了也没用,发布会也不是他们主持,而且也没有现场观众,没有提问环节,不需要他俩救场。

    叶蒙答道,“既有支撑作用,又有拉伸作用。厂房上方锁塔顶部高度为六百米,按照正常的主缆延伸角度,至少要拉到六百米外的地面才行,但相邻两座厂房间距只有两百米,所以没地了。”

    于是就将锁塔主缆连到了隔壁厂房顶部锁塔,但这样两座厂房之间就只有拉力,有结构安全风险,所以又在这些主缆下方铺设一些钢架,可以抵抗两座厂房之间的挤压力,让结构更稳固。

    八座悬索桥一字排开,顶部都是通过这种结构相连,很是奇特。

    太明珠问道,“那为啥飞艇组装厂建造得这么快?是使用气囊的原因么?”

    “主要是吧。传统起重机单次起重也就几吨,但气囊单次起重有一百多吨,高了一个量级,大型建筑建造过程中时间的大头都花在重物运输上,而这些时间现在就节省下来了。当然,几大建设局安排大量人力物力参与建设、组装厂主要是钢结构不需要浇灌等因素也很重要。”

    “那组装厂现在是不是快要完工了?”

    “没呢,还有近一半工作未完成,主要是厂房顶部和内部施工,镜头里看不见。哎呀,你别靠这么近。”

    叶蒙解释完后就一把将太明珠靠过来的头推开,

    “这办公室呢,被人看见不好。”

    “哼!胆小鬼!”

    太明珠不满地瞪了自己男友一眼,转头继续看直播。

    直播镜头在转到后方厂房顶部后,又沿原路转了回来,不过这次转的比较快,很快就恢复水平向前的角度。接着,镜头又往左转,然后弹幕就瞬间沸腾了。

    “哇哇哇哇哇!”

    “天哪!”

    “北境长城啊!”

    ...

    屏幕中是延伸到一公里以外的组装厂侧墙。

    一公里是多长?

    这是个寻常概念,但其实人们平时对这个长度没多少直观感受。一般来说,城市里相邻两个路口的间距是两三百米,一公里就是这四倍距离,横跨五个路口。

    所以现在观众们看到的,就是延伸到五个路口以外的一堵巨墙!

    弹幕区刷屏刷了好一会儿,镜头也一直保持不动,就任由弹幕刷着。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反应过来。

    不对啊!

    今天不是开发布会来着?

    这都过去了好几分钟,主持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