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遗漏的科技树 » 四十六 新世界

四十六 新世界

    要解决新能源发电带来的调峰难题,最好能将新能源发的过量电力存储起来,等发电低峰期再放出来,这样就能让电网负载波动小一些。

    蓄能的方式有很多,包括抽水蓄能、重力蓄能、空气压缩蓄能、电池蓄能、飞轮蓄能等等,但没有一个好用的。

    抽水蓄能是最成熟的方案,但抽水蓄能站只能建在落差较大地区地方,并且高处的地形要能够建一座水库,这受地形的限制比较多,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建造的。另外几项技术不是储能效率低,就是成本太高,也不适合成规模应用。

    因此,调峰难题一直不好解决。那么现在,叶蒙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叶蒙说道,“建立大量高空蓄能站就行了,类似高空风电那样。”

    国网公司的专家才反应过来。

    对啊!既然有高空风电,那同样能有高空蓄能站,将电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就行。

    比如用气囊将一个大水池吊到几千米高空,这样单位质量水的重力势能就超出水电站的水一两个量级,于是水桶的容量可以大大低于水电站。

    当然仅仅这样,高空蓄能站的储能也会明显小于水电站,但高空蓄能站可以大量建设啊!

    只要知道高空蓄能站这个思路,那不管对于这位国网公司的专家还是对于其他专家,这些东西都不难想清楚。

    这位国网公司的专家暗骂自己愚蠢,不过他又想到一个问题,这项技术好像也不是那么容易实现,于是问道,

    “这种高空蓄能站也是抽水蓄能吗?”

    叶蒙说道,“目前这的确是最合适的方案。”

    “那几千米长的管道,得用多厚的管道壁?而且水流从几千米高空冲下来,什么水轮机能承受住?”

    一个大气压才相当于13米高的水柱压强,而对于几千米高的管道,内部水压会达到几百个大气压,这种管道恐怕需要有一米厚才够,这样就会很重,除非用超高强度材料,但又很贵。虽然不久后原材料成本会骤降,但成本最好能省就省。

    而一般的水电站落差也就一两百米,如果落差达到几千米,水冲下来的速度恐怕会超过音速,任何水轮机在这种冲击下都会瞬间解体。

    叶蒙摇摇头,“水不是从几千米高空直接冲下来发电的,而是用一种交替发电技术,水的落差也只有一两百米。”

    交替发电技术?

    众人好奇,这又是什么新技术?

    “交替发电技术大概就是准备两个大水桶,每个内部都安置水轮机,一高一低放置,上方水桶的水放到下方水桶发电,放完水后再降到下方水桶更下方,就这样交替发电。”

    咦?

    还能这样处理?

    大家感觉这样好像的确可行哦,几既避免了铺设几千米高管道,又避免水从几千米高空冲下来。

    但国网公司专家却疑惑道,“也就是蓄能站要不断降低自己高度?那这样为什么还要用水来发电呢?直接将固体重物运到高空,然后降下来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发电,也就是用重力发电技术不好么?”

    叶蒙解释道,“重力发电靠齿轮驱动发电机,能量转化率不太高,所以现阶段还是用水能发电好一点儿。”

    “那这两个电站位置交替是怎么实现的呢?这种装置很复杂吧?”

    国网公司专家想了想这种装置该怎么设计,但暂时想不出来。

    “这属于细节问题了,”叶蒙看了眼会场窗外,然后说,“细节问题放到以后讨论吧,已经到饭点了,现在大家还有其他问题么?只要别问得太细就行。”

    “哈哈哈哈哈。”

    众人大笑,小叶总监也太实在了。

    国网公司专家也笑了笑,然不再问话。

    大家其实还有很多问题想问,但都是细节问题,所以现在就不问了。

    不过今天众人确实收获满满,现在看来,不久以后生产力将大爆发,人类将正式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而进入的标志,就是今天这场研讨会。

    叶蒙最后总结道,

    “现在已经大概证明了不久后各种产品生产成本会骤降,而前面提到的飞艇数量在短期内会增加到数千艘的原因也是这个。其实大家也发现了,成本骤降主要就是通过飞艇或气囊将各种东西吊起来实现的,很神奇对吧?”

    叶蒙这么一说,大家也的确感觉好神奇。原本在他们眼里,巨型飞艇顶多算是运输领域的重大科技进步,结果它的影响却即将扩展到社会多个领域,这的确出乎他们的意料。

    叶蒙接着说道,“这里的关键不在于飞艇而在于气囊,飞艇是一种重要运输工具,但气囊却一种重要的空间运载单元,它能让人类的空间活动能力发生质变,将人类活动范围从地面的二维提升到三维,所以即将爆发的科技革命也可以认为是维度革命。”

    维度革命?!

    原来如此,叶蒙这么一解释,那飞艇和气囊导致科技进步如此之大的原因就明了了。

    众人醍醐灌顶,此时也愈发佩服推动这场维度革命发生的叶蒙。

    天才啊!

    虽然维度革命还没发生,但众人在心里已经开始对叶蒙如此评价了。

    叶蒙又说道,“既然是维度革命,那么大家不妨试着将自己的领域与飞艇或气囊结合起来设想一下,看看会不会产生新的东西。”

    众专家听到这就眼睛一亮,对啊!刚才飞艇和气囊与建筑土木、能源、矿业等领域一结合就会产生颠覆性变化,那与自己的领域结合呢?

    于是很多人心理就火热起来。

    “另外,在维度革命开始后,天空将不再只属于航空领域,而是所有人都能轻易涉足的空间,包括客机在内的飞行器将会大量与其他各领域发生交互,这就需要航空领域适应这点。”

    众人此时都将目光看向航空专家团,这话就是说给他们听的。航空专家团众人表情严肃,今天这场会给他们的震撼实在太多了,他们恐怕不得不调整之前的策略了。

    叶蒙继续说道,

    “空中机场是必然要建立的,越早准备越好,不然越晚就越被动。不止如此,航空领域还需要在很多方面都主动变革,比如要给客机都配备高精雷达,能探测到未来充斥在高空中的各种物体,还需要发展高机动、可悬浮飞行的客机技术,不然未来客机将会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这是建议,也是忠告。”

    什么?!

    高机动?

    可悬浮?

    这两项技术还都用于客机?

    不然就会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如果是别人对航空专家们这么说,他们要么不理,要么喷对方一顿,但现在他们不敢这样了,只因为这些是叶蒙——即将发生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者——说的,但难道他们真的要去发展这种听起来天方夜谭的技术么?

    谁都不能现在就做决定。

    最后,叶蒙说道,

    “量变引起质变,成本降低只会是维度革命的第一步,未来还会有很多新科技问世,让我们迎接新世界吧。谢谢大家。”

    现场掌声雷动!

    ...

    “刘领导,找我什么事啊?”

    “哎呀,叫啥刘领导啊,咱俩以后要经常打交道,私底下叫我老刘就行,我就叫你老武啦哈哈。”

    “哈哈,好,就这么叫。老刘,找我啥事?”

    刘领导说道,“是叶总监托我给你转几句话。”

    “叶总监?他已经走了?”武领导问道。

    “他刚上的飞机,还不是被那群专家抓着问这问那问怕了,然后吃完饭就跑了哈哈。”

    “呵呵今天叶总监也够辛苦的,连说了一天话嗓子都哑了。对了,他要转我什么话?”

    “他说了两件事。第一件是让你尽早研究下滇省哪里风力资源最丰富。”

    “是要建高空风电站么?”武领导问道。

    “没错,今天的会你也参加了,以后高空风电会大规模普及,而叶总监估计,滇省这里会最先缺电,毕竟这里现在已经开始在建造飞艇贸易港口,而飞艇发展速度很快,滇省现有供电网恐怕无法满足要求。”

    “这样啊,好的,我会马上去准备这件事。”武领导立即答应,然后又问道,“那第二件事呢?”

    “第二件和蓄水有关,我先问下,你们滇省是不是缺水?叶总监赶飞机,也没来得及跟我具体解释就走了。”

    “这个,”武领导停顿了一下,说道,“是,也不是。”

    “啥玩意?”刘领导邹眉道,“跟我猜谜语吗?”

    “哈哈是这样的,滇省这个位置既有印度洋季风,又有太平洋季风,所以降雨量不小。但是啊,滇省处于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形,地下到处都是溶洞,存不住水,雨降下来就漏走了。”

    武领导接着说,

    “本来以前还好,但这些年省内人口都往昆城聚集,而且这里工业规模也在增大,用水激增,所以我们目前正在准备一项调水工程,准备把金沙江的水调过来,工程马上就开始了。”

    “哎!”刘领导叹了口气,然后说道,“这第二件事就是关于这个调水工程的,需要你们把他停了。”

    “停了?!”武领导声音立马提高一个调,“这怎么可能?你知道这个工程准备了多久么?花了多少钱?耗费多少人力?怎么说停就停?老刘你没开玩笑吧?”

    “哎呀,老武你别激动!口水都吐我脸上了真是的。”刘领导抹抹脸上口水,然后说道,“你听我说,这是叶总监跟我说的,他说后面会给你们提供一种蓄水方案,所以这个金沙江调水工程就没必要进行了,把资金花到该花的地方才对。”

    “蓄水方案?什么蓄水方案?”

    “叶总监还没具体解释就上飞机了,等下飞机后会跟我说,到时候我再转告你。”

    武领导想了想,“行,叶总监提供的方案我是相信的,但是你要知道这个工程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这要停下不是凭我动动嘴就行的。”

    “我知道,后面会由上面组织开会讨论的,现在就是先告诉你一声,让你有所准备。”

    武领导点点头,“好的,叶总监也会参加这个会么?”

    “他呀,”刘领导笑了笑,“你也知道他提出这个维度革命到底是多大的事,所以今后一年恐怕都没多少时间了,所以要参加这个会也是够呛。”

    ...

    第二天早上,叶蒙办公室里传来一阵清脆而爽朗的笑声,

    “哈哈哈哈哈!”

    太明珠靠坐在叶蒙办公桌上放声大笑,

    “所以邵康骂你吃海鸥面包,你却只以为他的意思是你吃了面包后海鸥就没得吃了,根本没意识到这面包不是给人吃的吗哈哈?”

    “这可不就是他这种脑回路才能做出来的事么以前。”邵康在旁边吐槽道。

    叶蒙靠着墙一脸无语,“够了吧你们,不就是吃了个海鸥面包嘛,又不是有毒,老康你都说了多少遍了。”

    但邵康还不打算结束,他一边做表情,一边兴奋地说道,

    “这还没完,这家伙自带嘲讽属性,人家问他机场候机通道能不能加宽,他面无表情说'得加钱',结果也不说加多少——”

    咚咚咚!

    邵康秘书淮安敲了敲门说道,“邵总,刘领导找您。”

    “知道了,来了,那我忙去了。”邵康往门外走去。

    在去昆城之前,太明珠已经知道了一些飞艇和气囊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今早邵康叶蒙两人又给她简单介绍了一遍这趟滇省之旅的主要事情,最后才开始闲谈这一路上的趣闻。

    当听到维度革命和叶蒙要将很多专利技术授权给其他企业来做时,太明珠还是有些吃惊,虽然这种事情发生在叶蒙身上其实是可以预料的。

    她向着叶蒙走了两步,感慨道,

    “你这一个接一个的点子到底是想出来的?历史上也有过很多天才,但从来没人可以连续提出这么多能立即造福世界的技术?你是不是像小说主角那样开挂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