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出人头地从兖州开始 » 第14章 陈君高义

第14章 陈君高义

    白马县。

    一个壮墩墩的大汉晃晃悠悠地颠出酒肆。

    身后的伙计着急得追了出来,“喂!你还没付钱呢!”

    大汉正是潘璋,他顺手将瘦小的伙计提了起来,眯着眼醉醺醺道:“我来你这吃酒五天,难道你还不认识我潘璋的名字吗?”

    脚尖着地的伙计吞了吞口水,小胳膊掰着潘璋的大手,中气不足怯怯道:“知道也不能不付钱呀,你这不是为难我嘛?”

    别看潘璋喝得烂醉如泥,抓着伙计的手却是纹丝不动,他打了个酒嗝,吹在伙计脸上。

    信誓旦旦道:“那我不为难你,等我将来富贵了,十倍还给你!”

    说罢,潘璋轻轻将伙计放下,随后朝着街道大步离去。

    伙计无可奈何,这潘璋体态如牛,力大无比,他只是个跑腿的苦力,且酒肆也有赊账的规矩,犯不着拼命,他悠悠道:“但愿你将来能发达。”

    潘璋是东郡发干县人,前不久带着老娘从发干搬家到白马,他老娘问为什么?他说发干待不下去了,东郡也不好待,整个兖州都不能待。

    老娘气得把他大打一顿,质问他是不是欠账欠的太多了,他连说不是,只道天下太乱,他要尽孝道,要把老娘接到安全的地方。

    如今刚到白马县,他又欠了一屁股的账,前几日听闻县中悬榜,号召勇武人士打虎,杀虎者可得黄金十斤,那可是十块金饼!

    本想打虎还账,可终究在看过告示后退缩了一步,倒是被陈盛直接揭了榜。

    想起陈盛那日揭榜时的场景,潘璋顿时酒酣耳热,走路摇晃,引得街道行人纷纷避开。

    “大丈夫当如是也!”潘璋豪兴大发,恨不得回去酒肆再饮三杯酒。

    可惜行人攘攘,他早已分不清道路的东南西北。

    “怎么回事?”街道响起喧杂,潘璋身后突然间就涌出一大波人群,犹如潮水袭来。

    “我也没喝多呀!”潘璋搓了搓眼睛,惊讶道:“难道是黑山贼打到白马县啦?”

    只见脚步声咚咚咚传来,人浪愈发汹涌,有人高声大喊:“快!快去东门城墙!”

    “那百步穿杨的陈盛打虎回来了!”

    “这可是降服虎妖的勇士!且加快脚步!”

    潘璋身体一个机灵,酒气顿时散去,一双圆眼变得清澈无比,心中欢喜难耐。

    陈盛兄弟果然言出必行!

    随后他声如洪钟大喝道:“东门在这边!快随我来!”

    刹那间,潘璋化身滚滚洪流中的一员,带领着人群朝着东门城墙迸进。

    此时,东门城墙早已人满为患,连一旁的东大门都被堵得严严实实。

    城外。

    暗红色的虎血黏在陈盛的身上,隔得老远都能闻出腥臭无比,他的身边站在两位兵卒,不敢离他太近,皆都一脸戒备之色。

    原来陈盛杀虎之后便直接来了县城,不料守门兵卒见他浑身是血,便拦住盘问。

    于是陈盛将虎皮展示于前,引来了满城围观的人。

    “看来是进不去城了。”陈盛被堵在城门外,眼前人山人海。

    只见陈盛身前的空地上,铺着一张血迹斑斑的虎皮,长约一丈五,宽约七尺,虎皮上有许多处被箭射穿的窟窿,伸展铺开之后更加显得虎皮宽阔无比。

    人群从东门内一直延伸到城外,在陈盛所在空地围成了数圈。

    围成的人墙密不透风,有人踮起脚尖,有人从地上钻,争先恐后般攻陷人墙,只为了一睹虎皮的风采以及陈盛的身姿。

    但又都自觉地画了一条无形的警戒线,不敢太过无礼。

    浑身是血的陈盛,怎能不让人感到敬畏?

    “还说不是虎妖!你们见过这么大的虎吗?啊?”

    一位粗衣男子一手颤抖地指着虎皮,一手忍不住掐住同伴的胳膊,惶恐不安。

    “这么大张且艳丽的虎皮足以卖上百万钱!可惜破了许多洞,不过也不影响......”

    路过的商人啧啧做奇,下意识地想起钱货之事。

    “白马陈盛,百步穿杨,盛名之下无虚士!”

    儒生打扮的男子先是打量虎皮,接着打量着陈盛,一脸的不可思议和叹服。

    众人七言八语,人言啧啧。

    ......

    潘璋带着后来的人流来到东门城墙,一看眼前堵得水泄不通,心中焦急不已,想了片刻便高声大叫道:“东门不能去!随我从西门绕过!”

    随后一大波人还真听从他的指挥,从东城墙转移去西门。

    眼看着县城交通如此拥挤,大量的人流皆都快速涌向东门,守卫东门的两个兵卒急得直抹额头,不知如何是好,要是发生突发事件那整个城可就乱了!

    好在陈盛也识得大体,随后高声道:“各位!且听我一言!”

    “当日揭榜时我便说过,杀虎只为两件事!为父报仇尽孝道,为民除害保乡里,如今大虎已去,家仇乡恨已了,既然众人皆知晓此事,我便不再打扰。”

    说罢陈盛转身离去,人群中有人先喊了一句,“陈君高义!实乃我白马之幸!”

    “陈君高义!”

    “陈君高义!”

    ......

    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此起彼伏的欢呼叫好声如同滚滚浪花,一浪高过一浪,众人情之所起,用着最为直接真诚的方式赞美陈盛,直到他的身影消失在道路尽头,此声依旧连绵不绝。

    汉代以孝治国,孝顺之人总会备受推崇,陈盛弑虎一事不仅是为父报仇,还为民除害,此乃孝义双全,又在阵前揭榜,最后言出必行除掉大虎,使得此事更具传奇性。

    毫无疑问这件事必定很快便会传遍东郡、兖州、乃至整个东汉大地。

    说不定就会被记录在史册,流传后世。

    东门的人群里钻出一张黑黝黝的脸,只见潘璋挤了出来,他之前还叫别人走西门,没想到自己却从东门出来。

    他看着地上的虎皮,双眼一挑顿时惊骇,暗道还好自己没有冲动,这岂是他能杀得了的?

    扫过人群却不见陈盛人影,他急忙询问才知陈盛已经离去。

    “连黄金也不要了吗?”潘璋佩服之余心疼道。

    随后加紧脚步朝着前方道路去追陈盛。

    陈盛虽然已经离去,但围观的众人仍旧依依驻留,兴致勃勃地指着虎皮热烈交流,以及探听陈盛的来历,若有知晓者便会引得众人簇拥追捧。

    “闪开!县尊到!”

    东门城内响起开路兵卒的嚎叫声!

    只见杨俊带着王象还有本地功曹黄武以及一干官吏从东门而出,白马县的紧要官员全都来了。

    实在是因为陈盛引起的动静太大了!

    单单县城交通问题还算小事,如果此时有贼寇埋伏在城外,陡然间纵马略过便将会死伤无数,白马县的城防还没来得及准备就会被瞬间破城。

    身为县令,此事不得不防,杨俊看着虎皮也不禁颤心,暗呼:“此人为乎?”

    很快他便镇定下来,身为县令自有官威,他朗声道:

    “陈盛之义我亦知晓,如此人物我必定加以引荐,大家热情熊熊我亦理解,这样!我叫手下官吏将这张虎皮悬挂在东门城下十日,尔等慢慢看,可好?”

    众人也知县令话中之意,于是便纷纷开口道:

    “好!便听县尊之言!像陈君这样的人物一定要好好重用他!”

    “走走走!我们也不能给陈君制造麻烦!”

    ......

    杨俊听罢哭笑不得,众人所言句句不离陈盛,简直比自己这个县令还管用。

    不过他也没有生出嫉妒想法,反而更想要征辟陈盛。

    众人在官吏的指挥下有序散去,那张虎皮很快就被挂在了东门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