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秦天命司 » 第四十二回 又赴远乡截天命

第四十二回 又赴远乡截天命

    城东一带,尽是深宅大院,为保家宅平安,无不豢养家丁,多则数百,少则几十,又延请武师担任教头,再加上地方重点看顾,寻常盗匪,轻易不敢来这一带造次。

    然而,张奇此时,便身在其中一处府邸,即便不是黑夜,他依然可以悄然进来——凭他身法,那些护院家丁,又岂能察觉。

    宅邸之中,房间无数,张奇并非第一次进来,轻车熟路来在一处,推门进去,里面空空如也,却是干净整洁,时常打扫。

    将那当铺赎回来的玻璃器皿放在地上,张奇转身便要离开,却有三个人出现在门口,将他堵在屋内。

    “这两位是何方高手,竟能察觉我的行踪!”

    张奇以为自己被发现了行踪,不过依然淡定,向三人中居中那位说道。

    “并非察觉,只是今日期满,老身知你一定会来,特此在这等候。”

    那人弓腰驼背,鬓发斑白,看来早逾花甲之年,说起话来声音尖利,脸上未生胡须,虽是一身富贵老人打扮,但眉宇之间,还存着三分阴狠之色。

    “你既然遵守约定,我自不会违背誓言,如今物归原主,若要动手,你可先让人拿开些,免得打碎了。”

    张奇自问百万军中,尚且来去自如,这般小场面,又怎么留得住他。

    “二位教师,暂请回避,我与这位侠士有些话说。”

    “哦?”

    老头不怕张奇动手,主动屏退左右,事态如此,倒是大大出乎张奇意料,他原准备好了有一场厮杀,却不曾想过跟这老头有甚话好说。

    “实不相瞒,老身有一事相求!”

    “莫不是我在梦游?堂堂童老太尉,有求于我这山野之人!”

    进屋关上房门,老头竟是对着张奇一拱手,请他出手相助。

    这也难怪张奇惊讶,他眼前这位可不是普通老人,乃是三朝元老、前任太尉童焕,此人内侍出身,后来得到天子宠信,步步爬上三公之位。

    三年之前,黔中大旱,朝廷赈灾不力,民变骤生,那时童焕还未归养,仍在太尉任上,得此消息,不问青红皂白,便要发大兵征剿。

    为救一方黎庶,张奇便想了个办法——内侍身体残缺,无不将自己那条“宝贝”收藏妥当,只待死后合葬,也算留有全尸,他便潜入童府,盗走童焕“宝贝”,留下字条,要他以抚代剿,体恤百姓,事毕后自然将“宝贝”奉还。

    之后,张奇还得四方游侠,那东西不好带在身边,便加进几味材料,伪装成药酒典在瑞宝号中。

    受此威胁,童焕果然乖乖听话,大军到时,先张榜安民,只惩首恶,又出粮赈灾,很快平息事态,到让他混了个爱民如子的名声。

    三年期满,张奇便也依约前来归还那“宝贝”,只是童焕贵为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又有何事不能自理,非求张奇不可?

    “老身有个义女,名唤童离,本是远亲,自幼失怙,老身便过继在身边,只是平时忙于朝政,又兼宠溺太过,失了管教,不爱女红,专爱舞刀弄枪,”

    童焕多年在朝中呼风唤雨,身上自有一派权臣气度,不过说起养女,脸上倒也多出几分慈祥,

    “三个月前,她嫌弃家中教师教的都是花拳绣腿,自己跑了出去,拜在那什么补天教门下,老夫差人去寻了多回,只是不肯回家。”

    补天教乃是江湖上有名的大派,供奉女娲娘娘,总坛设在九江郡一带,活动范围甚广,弟子一贯行侠仗义,在民间声誉极好,不过补天教不似江湖上其他门派以男性为主,只收女性入门。

    “补天教乃是名门正派,若能拜在门下,学两年功夫再嫁人也非坏事。”

    起初,张奇并不想答应此事,他只道是童焕对童离的人生另有安排,因此不让她去学武功,没想到童焕却是摇了摇头,咬起老牙,狠狠说道:

    “老身在官场摸爬多年,别的不敢说,人性却是看得一清二楚,从老身知道的种种事迹分析,那补天教恐怕并非善类。”

    童焕直言不讳,他说自己手下都是废物,反正回来禀报小姐无事便可交差,根本不会深入调查,所以要请张奇去摸清补天教底细,若有不对,不管用何手段,先将童离带回家来。

    “事成之后,老身一定重金相谢。”

    “那倒不必,我只取些路费,至于酬金,你拿去修桥补路、施药舍棺,多做些善事便是。”

    童焕内侍出身,历经无数党派争斗、官场倾轧,自然也害过朝堂之上不少政敌,他本身虽没有直接搜刮百姓,但有底下官员替他去做,再将财富献上换取利益,按理说张奇就算不杀他,也不该帮他,但凭童焕势力眼线,查出补天教有问题,不会是空穴来风,若能彻查清楚,也算是件好事,因此便应允下来。

    见张奇同意出手,童焕大喜,令人取来一盘银锭、几张银票充做川资,另有童离小相一张,方便张奇认人。

    张奇不客气收下,回到吕宅,先将借款如数奉还,正要开口辞行,却是吕不疑先拱手说道:

    “张兄,如今天命又临,我需外出公干,家中妇孺,便拜托你照看一二。”

    “吕兄,不是我推脱,兄弟亦有一桩事情,需得即刻离京一趟。”

    无奈,张奇只有明说,自己同样有事需要外出,这照看家小的差事,便只能请萧彦之承担了。

    原来今天早上,吕不疑只说重伤未愈,还在家里躲懒,却有天命司舍人来送信,儒尊现身辽东,似乎有心争夺天命,需司主亲自前往对付,另有一处天命即将降世,司中暂无他人可用,不得不请告假的吕不疑独自前往,而且路途遥远,需得即刻出发。

    既然如此,吕不疑命吕安去萧彦之家中投书,说明外出之事,托付家小,而后与张奇各回房中收拾行囊,出来之后,两人与吕锦鸾等告辞。

    “我往东门。”

    “我亦往东门。”

    离开家门,二人同往东门,尚可同行,到了驿站,吕不疑向驿丞说明有令在身,塞了几两银子,要两匹驿马。

    收了好处,那驿丞也不仔细,只看吕不疑一人腰牌,便登记了天命司用马二匹,转身去马厩牵了两批好马出来,十分肥壮,若不肯使钱,便给驽马,若是半路摔折了马腿,还得按官家赔钱。

    两人骑出二里地外,竟然还是并驾齐驱,吕不疑看了张奇一眼,说道:

    “我往九江郡去。”

    “我亦往九江郡去。”

    原来路上有伴,两人哈哈大笑,而后吕不疑突然加鞭,打马向前冲去,张奇知他有心比赛骑术,便也同样踢了马镫,追赶上去。

    九江郡离关中有数千里之遥,行程需得十余日,吕不疑虽是公事在身,但有意气相投的朋友同行,一路论武饮酒,好不快活,十几天一晃而过,两人来到了九江郡治所寿春。

    “你的事若需帮手,尽管开口。”

    之后两人各有正事,不得不在城门前暂且分开,告别之时,吕不疑将出天命司的双头信号炮仗,小心从中分做两段,给了张奇一截,让他有事尽管使用,反正这里没有其他天命司成员,旁人眼中,不过烟花而已。

    “你那公干,我却不能相帮,但若有性命之虞,必来相救。”

    既然是知己兄弟,张奇说话也就直白,那天命之人虽然有覆国之危,但未做出事来,终究是无辜,自己自然不能帮吕不疑杀人,吕不疑点点头表示理解,二人拱手,就此别过。

    据太卜司消息,此回降世天命,乃是朱紫罗衣,算是诸般天命之中,不难找寻的一件,因这罗衣只在流水中出现,旁人穿了,都不合身,唯有那应命之人,不论何等身量,却是穿上正好。

    寿春城北,便有淮水支流,萧彦之演算入微,推出朱紫罗衣的出现范围,便在这支流上的牛家村、杨家村、朱家村三个村子之间。

    吕不疑来得及时,离天命现世的时辰还有两日,不必立即前往村里,便打算在城里休息一晚,明日早去探探地形。

    这寿春乃是淮上巨城,连通中原江南商路,人口众多,商贾云集,坊市之中幌子如云,南北货物应有尽有,繁华竟是不输京城。

    若在从前,照吕不疑心性,自当去那声色之地玩耍一番,今回却是低调异常,从进城起便刻意不露行踪,悄悄来到郡守府衙,投了书信,要借几百郡兵相助,那郡守见是天命司公干,自然满口答应,之后便要设宴接风,吕不疑坚辞不受,拱手告辞。

    离了郡守衙门,吕不疑甚至连馆子也不下,只在路边买些烙饼熟肉,找了间犄角旮旯里不起眼的客栈,交了钱躲进二楼房间,叮嘱小二没事莫来打搅。

    屡次交手,不论六王会或是天子盟,恐怕早将吕不疑相貌绘成了画像,让成员牢记,招摇过市,只会让潜在的敌人早有提防、甚至不等天命现世边先行刺杀,为了任务顺利,他也只能先忍上一忍,待事成之后再去见过世面。

    离入夜还有一阵,白日里在客房之内干坐,甚是无聊,吕不疑也只有稍稍打开点窗户透气,看向临街的坊市,果然热闹,正看得心痒,突然感知到几股杀气接近,很快进入了客栈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