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九州同 » 第五章 兵部朝会

第五章 兵部朝会

    终于到了朝会的这一天,按计划太子会在兵部大堂里初次会见诸位公子。元恪一早便来到兵部大堂,只是没想到有许多公子来得比自己还早,其中数人正围着一位公子谈笑风生,定睛一看,中间众星拱月那位神采奕奕的公子正是周琰,元恪连忙迎上去行礼。周琰一见元恪来了,连忙拉着他向其他公子介绍,元恪心想,自己与这些藩国的公子也并不熟悉,不像周琰这样八面玲珑,自己也只是个侯府的庶子,不及他们尊贵,只能勉强的跟着周琰走动认识了一圈。

    等稍微静下来,元恪把周琰拉到一边问道:“六公子,前几日我去你那边探访,你府中下告诉我说你那日饮酒后就染上风寒了,如今身体可安康了?”

    周琰听罢一摆手:“哎,一点小恙,不打紧不打紧,可不敢误了今日的朝会。”

    元恪回道:“那就好,若是因为与我饮酒伤到了公子贵体,那我可就太愧疚了。”

    周琰眉头一皱,故作生气道:“赵兄你看,你又开始客套了吧?”

    元恪听罢,畅然一笑,几日不见,周琰还是那个把酒交心的朋友,周琰也跟着大笑起来。

    正在众人谈笑之间,外面突然传来通报:“燕国世子到!”

    堂上刚刚还在嘈杂谈笑的诸位公子顿时肃静起来,收拢了神色,并默默的分立到了两侧,让开中间一条大道。随后从堂外正步走来一位面相三十岁左右的公子,他的衣装与其他公子颇有一些不同,其他公子在朝会这种场合都换上了宽大华贵的朝服,而他却身穿一身紧身劲装,那身劲装虽然也很精致,但上面却绣有虎豹爪牙一类的装饰,再加上身形孔武有力,乍一看,着实比堂上的公子们多了几分英武之气。

    周琰在元恪耳旁小声说道:“那就是燕国世子,崔茂。”

    元恪回道:“早就听说燕地尚武,今日一看这燕世子的气质,果然名不虚传。”

    崔茂一进来,便成为众人的中心,原来闲散谈笑的诸位公子们纷纷聚拢上去行礼呼,崔茂也不推辞,一一迎来送往。

    谈笑间,诸位公子皆已到齐,兵部小吏通报,太子与晋王马上就到。众人于是分开次序,前后端立好静待太子与晋王。不多时,便从堂后走来一群人,元恪抬眼偷看,其中走在正前中央的应该就是当朝太子周瑛了,他应当是相当看重今日的朝会的,身着了一身并不常见的杏黄色衮服,衮服中央一条偌大的金织蟠龙气势非凡,再往上看,元恪不禁觉得有点失望,只见那太子神色苍老,鬓发都有些许的苍白了,再加上身形肥胖,步履迟缓,元恪暗笑:这太子据说也就三十来岁,怎么感觉都和袁先生一个年纪似的。

    太子身侧另有一人,与太子同行,样貌却比太子年轻了许多,身穿一身与太子相似的蟠龙衮服,只是他却穿不了杏黄色,而是一身银白色的衮服,想必这就是晋王周瑶了。元恪看这晋王虽然衣着逊色了太子几分,相貌身形却是剑眉星目,气宇轩昂,这华贵的气质自己之前只在大哥元慎身上见过,怕是大哥到了晋王面前,也是自愧不如。

    太子与晋王来到众人面前,太子便开始训话了:“诸位……免礼……”

    元恪一听,似乎有些异样。

    太子继续说到:“诸……位,远……道而来,辛辛苦了……”

    元恪这才发现,这太子说话似乎有些迟钝,心中不禁偷笑,原来所谓的太子有隐疾,说的是口疾啊,这哪是什么隐疾,一开口就发现了,这也太明显了吧。侧目去看其他公子的表情,大多也是有些意外,面面相觑。

    太子似乎也是注意到了,神色有些尴尬,不知如何是好。一旁的晋王上前小声解围:“太子,要不还是我来吧。”太子叹了口气,招招手示意让晋王上前继续。晋王站定道:“诸位公子都是我朝的肱骨之臣,拱卫四疆,保我大周安宁。今日能在帝都得以一聚,实乃本朝一大幸事。望诸位都能在麟英会上一展风采,扬我大周神威!”这晋王声如洪钟,中气十足,说起话来也是有理有据,周到得体,元恪心中不禁佩服,也难怪皇帝会有废嫡立庶的心思,自己今日只是简单一见,就感觉天差地别,太子这副模样将来确实有些难为人君。

    诸公子听罢,也立马俯身行礼,齐声回道:“谢太子,谢晋王。”

    随后便是兵部的官员上前宣讲麟英会的安排了,这届麟英会只考校武艺,分为步战,骑战和射术三项,元恪暗喜,这可真可谓是正中自己下怀,步战不知道是否能遇到敌手,骑战和射术自己可是从没怕过谁。

    一番例行公事的客套流程后,众人本以为今日的流程已经结束准备散去了,突然人群中传来一声炸雷般的吼声:“且慢!”

    众人循声望去,正是燕世子崔茂,只见他从众人中走向前,来到太子和晋王面前躬身行礼道:“臣初来帝都,有一事不明,还请太子晋王指教。”

    太子和晋王眉头都是一皱,不知道这位世子又要搞什么名堂,还是晋王先缓过来,释然一笑,抬手道:“世子请讲。”

    崔茂起身,略显得意的走到了秦国公子孙漓面前,对着孙漓说到:“我听说孙漓公子前几日来到帝都,都未曾拜见太子,前日夜晚竟然私下就偷偷去晋王府中拜会了,我想请教一下,这就是你们秦国的礼数吗?又是偷偷跟晋王聊了些什么呢,不妨跟大家一起说说?”

    此言一出,众人包括太子晋王都是神色哗然,太子和晋王争储的矛盾向来是人尽皆知,却又默认噤口不提的,此刻这崔茂居然在这大殿众目睽睽之下点破,场面一时紧张到不知如何收场。处在漩涡中央的孙漓也是神情慌张,涨红了脖子,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指着崔茂说道:“你……你……胡说八道,我几时去过……”

    还是晋王先接过话茬,强作笑脸道:“世子怕是误会了,前日整夜本王都在府中闭门练习书法,并没有会客,世子若是有意来访,本王必定诚挚相迎。”

    崔茂哈哈一笑:“那倒不必了,秦王府的人不懂礼数,我燕王府还是懂的,来人!”崔茂一声令下,堂外的随从便送上了一架鸟笼,只见那鸟笼里一只通体黄色的鹦鹉,全身没有一丝杂毛,确是世间珍品。崔茂接过鹦鹉,递到太子面前:“我燕王府向来对皇上和太子忠心无二,此番进京,特此敬赠珍禽一只,还请太子笑纳。”只见崔茂一个手势,那鹦鹉便向得了命令一般,开始左右摇头晃脑的说话:“太子万福!太子万福!”那鹦鹉学人言确实学得惟妙惟肖,又憨态可掬,人群中飘出了几声偷笑,连元恪都忍不住被逗笑了,身旁的周琰连忙拉住他,神色严峻的示意他别笑。元恪这才回过神来,太子名讳是瑛,这鹦鹉,又是通体黄色,与太子今日的衣着相似,在这里学舌,这哪里是进贡宝物,分明是在嘲笑太子的口疾!想到这里元恪冷汗都不禁流下来了。

    只见太子神色凝重,没有一丝笑意,一边伸手去抚摸把玩那鹦鹉,一边对崔茂说道:“难得世子……一番好意……只是……”说罢太子突然神色一改,透出了几分狠意,一改刚才的爱抚,一把死死掐住了鹦鹉的喉颈,鹦鹉还没来得及挣脱,仅一声悲鸣之后,便翻身倒在笼中死了。太子接着看向崔茂说道:“只是这禽兽……就是禽兽……会几句人言,也还是禽兽。”

    崔茂神色一惊,但很快又镇定过来,笑道:“这鹦鹉既然赠与太子,生杀予夺,就都看太子喜好,反正臣的礼物算是送到了。”随后便转身扬长而去。

    太子也面有怒意的转身离去,留下大堂中的众人都面面相觑。晋王似乎也有些不悦,并不想多做停留,简单交待了兵部官员几句,就匆匆辞别了众人,这场朝会就这样不欢而散。

    回驿馆的路上,元恪忍不住回想今日的名场面,与同行的周琰谈道:“这燕世子可真是个狠角色,寥寥几句话,就把太子,晋王和秦王府都得罪了。”

    周琰笑道:“你现在明白了吧,人家堂堂燕国世子,可不会贪图帝都这些虚名,他来这里,是有自己的目的的。”

    元恪问道:“什么目的?”

    周琰神色有些欲言又止,想了想还是说道:“简单来说,帝都越乱,燕王越得利。朝局形势多变,还是慎言吧,今日那只鹦鹉你看到了,若是卷入其中,稍有不慎,就会变成那只鹦鹉的下场。”

    元恪点头称是,两人一路默默不语回到了驿馆。

    元恪回到自己房里,又与袁先生商量起了今天的事情,袁先生听后也有一些诧异,都知道这燕王跋扈,没想到这个燕世子也不是省油的灯。

    元恪又与袁先生说起了麟英会的事情,这次麟英会只考校武艺,元恪自幼在北川军中磨砺多年,再加上近日来的观察,发现这些公子们大多是沉溺于声色犬马的绣花枕头,并没有几分真本事,论武艺,自问还是比较有把握的,言谈中不知不觉就流露出了一些轻蔑得意。

    袁先生听后不禁皱起了眉头:“二公子还是要谨慎行事,论武艺袁某自然并不担心,只是二公子万万不能凭着一腔热血就横冲直撞,毫无顾忌。”

    元恪行礼问道:“请先生教我。”

    袁先生答道:“公子需知,这次麟英会朝廷并不是真的为了给军中选拔几个将校,只是借此机会拉拢各个藩国,同时维护自己的颜面而已。既然如此,当然也要给足藩国们的颜面,二公子的身份……毕竟不算出挑,如果太过于喧宾夺主,恐怕不好……”

    元恪点头称是,继续问道:“那依先生看来,我应该如何行事呢?”

    袁先生继续说:“二公子既然来求功名,自然也不能太过于谦让,依我看来,这麟英会不是有三科吗,二公子只要能夺下一科头魁,自然足以引人瞩目,那就够了。至于其他的,当让则让吧。”

    元恪想到回来路上周琰的一席话,觉得说的都是这个道理,连忙点头称是,拜谢过袁先生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