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成化危局:大明掌灯人朱见深 » 第117章 倭刀送给了万贞儿

第117章 倭刀送给了万贞儿

    马昂被皇上、李贤、王竑直接怼到墙角,只能硬着头皮回答。马昂说:“回皇上,昨日大家在兵部商议广西剿匪之事,臣思索再三,臣以为,广西剿匪,务在得人。陈敬不出城击敌,就换一个愿意出城的人,固守只会空耗国孥。臣做过两广总督,广东钱多兵弱,广西钱少兵强,唯有两广优势互补,两广协防才有可能。广西巡抚吴祯和总兵陈敬互相参奏弹劾,长期如此,则两广军务废矣!”

    朱见深说:“这是马大人上呈的一个人事调配方案,你们既然不知情,现在就看看。”

    牛玉接过奏章,转给李贤。李贤快速看了一遍,心里不知道把马昂骂了多少遍,两广军务这么大的调整,竟然不跟内阁通气儿。李贤看完,把奏章递给王竑。

    王竑看了一遍,立即说:“皇上,此议不可!陈敬是两广防务的主心骨,不能动。广西匪患,眼下正是驱赶聚拢,逐步收缩阶段。陈敬现在没有余力进行大规模清剿,只能固守。”

    朱见深问李贤:“李阁老,你以为呢?”

    李贤也反对马昂的方案,说:“皇上,广西巡抚吴祯和总兵陈敬互相弹劾的事,臣知晓。臣以为,吴祯有好大贪功之嫌,陈敬有协调无方之责。吴祯好大贪功,是取祸之道;而陈敬协调无方,朝廷可下严旨,加以训斥约束。但此时让陈敬回京,绝非上策!”

    单就个人想法来说,朱见深和巡抚吴祯想得一样,最好马上打!但军务不是儿戏。

    三个大臣,两个人都反对,都等着皇上最后裁决。

    朱见深是铁了心要打,他要把广西的气氛提前调动起来,把京里的气氛也调动起来,不能再走陈敬这种路线。

    朱见深说:“朕和你们的看法不一样!朕觉得马大人的建议非常好。广西匪患,陈敬剿不了,就换个人去剿。两广军务,陈敬协调不了,就换个人去协调。就依马大人所请,全部准奏。”

    王竑还要阻止,说:“请皇上三思!除了广西匪患,还有广东倭乱,切不可顾此失彼,乱了阵脚。”

    朱见深笑着说:“王竑,你如此谨慎,这不是你的风格啊?”

    王竑说:“皇上,军务大事,臣不得不谨慎,臣不得不进言。臣请皇上三思。”

    朱见深看了一眼李贤,李贤正垂手侧立,低头看地,没有进言的意思。朱见深拿起笔,直接在马昂奏章的最后,批示:全部照准!批完,朱见深把奏章递给牛玉,说:“牛玉,用印吧。马上返给兵部办理。”

    “是!”

    至此,马昂的计划就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只要吴祯和欧信调动两广的力量,把广西的土匪打个七零八落。朝廷就不会对广西大规模用兵,户部也不用着急忙慌筹粮筹钱。这广西剿匪的头功,就落在马昂头上。王竑这个所谓总领广西剿匪的兵部尚书,就是空头名号。对马昂来说,这是一个极好的开局。

    回去的路上,三人不说话。还是马昂主动打破沉默,马昂说:“阁老,事出仓促,我没有跟阁老商议,请阁老宽恕我冒昧之举。”

    李贤淡淡地说:“马大人言重了,何来宽恕之说。为皇上分忧,是我等臣子的本分。每个人都有奏请皇上的权力,不用商议。”

    马昂还想再解释一下,李贤拱手,说:“二位,内阁还有公务,我先行一步。”

    马昂和王竑也拱手,说:“阁老,请。”

    王竑可不像李贤那么含蓄,又要和马昂辩论,“部堂,皇上准了你的奏请,部堂给两广发文时,一定要说明广东倭乱的隐忧。要是倭寇海盗趁机生事,必然成为广西剿匪的掣肘。”

    马昂觉得今天得罪了李贤,心里正烦着呢,王竑又来絮叨,“哎呀,你有完没完?皇上都准奏了,你还要怎么样?你要不放心,你可以奏请皇上,亲自去两广协调。户部还有公务,你请便吧。”

    王竑还要说:“部堂,那我在兵部等你,还有一些细节,公文里也要说明。”

    “你随便!”马昂甩着袖子,奔户部去了。

    李贤生着闷气,回到内阁。如果是其他时间,兵部单独上了人事调整的奏请,李贤不会计较。问题是,昨天才开完广西剿匪的军事会议,马昂今天就背着他上奏,皇上不听他的劝谏,还全部准奏,让他这个内阁首辅一点面子都没有。

    阁臣陈文很快就觉察到李贤从皇上那边回来后,脸色不对劲。“阁老,皇上又给你出难题了?”

    李贤笑着说:“没有,没有。皇上要是出难题,也是给内阁出,你们都有份儿。我这是最近太累了,精力不足啊。”

    叫累这种话,陈文和彭时可是第一次从李贤嘴里听到。李贤从入阁到首辅,一直都是工作狂人,这不对劲。

    陈文和彭时都放下手上的公务,凑过来。陈文说:“阁老,这可不像你!门达嚣张的时候,都不见你眨一下眼睛。这刚从皇上那里回来,就垂头丧气。难道,皇上责怪你了?”

    彭时说:“不会!皇上对阁老敬重有加,怎么会责怪阁老?”

    陈文说:“阁老,快说说,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李贤继续笑着说:“哪里有什么大事?兵部的马昂,奏请皇上,调广西总兵陈敬回京,还把两广的军务,做了重大人事调整。”

    彭时问:“阁老,皇上怎么说?”

    “皇上全部照准!”

    陈文和彭时互相对望一眼,心里也在骂马昂。不但把内阁不当回事,把同僚也没放在眼里。陈文说:“阁老,马昂这是翅膀硬了。军务要是没有阁老运筹帷幄,仅凭他兵部,能谋划出个屁来。马昂刚升了户部尚书,就忘了本,这吃像也忒难看了些!”

    李贤哈哈大笑,说:“马昂没你说得那么不堪,你这张嘴,也忒能损人了。”

    彭时说:“阁老,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马昂着急让广西换将,我敢打赌,接下来必然是逼着广西剿匪。”

    陈文说:“哈哈哈,马昂打得一手好算盘。要是仅凭换将就能把广西匪患平了,那我们这些人岂不是吃干饭来的?”

    彭时说:“那万一广西匪患真就这么平了,我等就是吃干饭的啊!到时候,我们的马大人,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李贤说:“但愿如此,如此最好。”

    彭时的话,给陈文提了个醒。马昂要真是这么把广西匪患给平了,那岂不是白捡来的功劳,再从户部尚书任上入阁,那绝对是内阁首辅的强力竞争者。

    对马昂,不能放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