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成化危局:大明掌灯人朱见深 » 第69章 皇上在午门行杖

第69章 皇上在午门行杖

    群臣一齐跪下,“臣等有罪,请皇上治罪!”

    “哈哈哈,有罪?朕告诉你们,在朕这里,就没有法不责众的道理!王伦,是朕在东宫的旧臣!但他,死有余辜!你们都听着,刚才陆瑜念到的,没念到的,朕一个都不饶。”

    群臣无声,皇上又踱了几步,问:“李阁老,此事,你意当如何?”

    李贤在大臣之首跪着,诚惶诚恐,此事自己虽然无罪,但也牵连其中,有利益瓜葛,这如何答复……李贤抬起头说:“回皇上,有法司秉公执法,臣无异议。但臣牵涉门达案,不敢妄语!”

    朱见深说:“法司秉公,朕知道你也会无私,但说无妨!”

    此时,只要李贤出头,劝一劝皇上,皇上消消气,这些人都能从轻发落。但李贤这种久经官场的大佬,和陈文的手段就不一样,他要在关键时候“补刀”!

    李贤说:“臣禀皇上,既然法司秉公执法,就当以大明律法为准!”李贤不但不求情,还把皇上赦免的路也堵住。

    朱见深听完,说:“好,就按刑部定谳,无论涉及到谁,无论品级职位高低,无论勋臣故旧,先领杖刑二十,再全部直降三级,俱调外任,各罚俸半年!”

    “臣等领旨!谢皇上隆恩!”

    “别着急领旨谢恩!吏部,侍郎以上官员,停俸三月,即刻开始,会同内阁,着手整顿吏治。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以上官员,停俸三月。再有往来结交者,重罪不宥。”

    “臣等领旨!”

    “司礼监……”朱见深刚说完,牛玉咣当跪下,“奴才在!”

    “好好儿管一管你的人!再有王伦这种人,朕替你清理门户!”

    “奴才领旨!奴才知罪!”

    “正好,广西匪患闹得很凶,你们天天嚷着要为国效力,各自领完杖刑,军职都发广西充军。文职,都发广西听用!”

    “臣等领旨!谢皇上隆恩!”

    朱见深转身,也不议其他事,走人,牛玉爬起来,紧跟其后。群臣待皇上走远,各自起来,也不敢私下交流,各自打道回府。

    锦衣卫的人最先处理,杖责二十,降三级任用,罚半年工资,发广西充军。现在掌管锦衣卫的是指挥佥事王喜,负责对门达等人行杖刑。

    门达本以为这次死定了,没想到皇上的责罚“很轻”,从刑部出来,就趾高气扬。因为军职发广西从军,只要立了军功,很快就能回来。另一个,门达手上的“秘密”很多,锦衣卫是他的地盘,随便在皇上面前“邀个功,说个情”,官复原职也不是没有可能。

    回到锦衣卫,门达仍是“大档头”做派!翘着二郎腿,王喜亲自为他奉茶。“我说王喜,几天不见,你是大档头了?”

    王喜不敢造次,一脸媚笑说:“大档头,小的岂敢?小的是为您看着家……只要您从广西回来,小的拱手相让。”

    门达喝了一口茶,又问:“咱也不为难你,既然有皇上旨意,二十大板,我们几个,都认领!现在你是大档头,你说,先打谁?”

    王喜说:“大档头,多有得罪!小的也是奉旨办事,不过,您说,您说先打谁,我就先打谁。”

    门达斜了一眼,郭英等人都抢着说:“先打我,先打我!”还有人说:“大档头的二十,我替了!”

    门达拍拍衣服上的尘土,说:“都别争别抢!杖责二十,这是皇上给我们天大的恩德!我们不是外面那些细皮嫩肉的娘娘腔,别说二十,就是二百,咱也挨!王喜,叫你的人,给点劲儿!”

    王喜说:“就按大档头的吩咐办!来啊,请几位大人到后堂去!”

    郭英他们几个被自家兄弟痛打二十大板,路都走不了,直接抬回去。轮到门达,门达从来都是打别人,没想到有一天被打,他自信地说:“兄弟们,别客气,二十下,不多不少,打结实了!”

    门达彻底想错了,这些底层锦衣卫平时受够了门达的欺侮,现在领着圣旨打板子,在他们眼里,门达是降三级发广西充军,即便能回来,锦衣卫谁说了算,还不一定!

    啪啪啪!才十下,门达几声惨叫,就昏死过去,这些人互相使眼色,手上还不停,这几个人狠着劲,要把门达往死打。王喜一看,不对劲。“住手!住手!都停了!”王喜在门达鼻子边试了一下,还有气。“你们几个狗东西,心里想啥,别以为老子不知道!想给老子闯祸?滚一边去!”

    王喜又是拍又是掐,才把门达弄醒,“大档头,大档头……”门达忍着疼,说:“娘的,手劲儿可真大……”王喜又问行杖的几个,“打多少了?”

    “十五,还差五下!”

    王喜站起来,对门达说:“大档头,得罪了!”

    门达说:“来吧,受得了!”

    王喜接过板子,亲自打了五下,确保行杖完整,又保证门达不被打死。“还愣着干什么?抬走啊!马上用金疮药!好好伺候着!”

    要不是王喜多长个心眼儿,及时制止,门达就会像王伦一样,被司礼监的人“奉旨打死”。那么,牛玉没心眼儿吗?牛玉比王喜多一万个心眼子!

    截止行杖,皇上朱见深的处理确实如门达所想,非常轻。降级罚俸充军,都是常规处罚。但牛玉收到的信号,明显不一样,“好好儿管一管你的人!再有王伦这种人,朕替你清理门户!”这王伦说到底不是牛玉的人,是东宫的人,是皇上的人。整个案件,唯一搭上性命的人。皇上这是提醒他,你们司礼监要敢勾结外臣,他绝不手软。牛玉已悟到,新皇帝可不糊涂,是给他留着面子。牛玉隐约感觉到,他这司礼监掌印恐怕要到头了。

    打完自己人,锦衣卫还要打刘聚这些武官将领,还要打钱溥这些文官大臣。王喜提前就训话:“你们都听着,昨天打自家兄弟,你们怀了什么心思,我不和你们计较。今天打文官武将,你们要是再不懂事,给我闯出祸来,我死不足惜,但也别指望我救你们。那些武将虽然皮糙肉厚,但你们下手重了,回头他们自己会找你们算账。那些文官读书人,你们下手重了,一支笔一张嘴,就能置你们于死地。圣旨,必须执行到位!皮肉,必须开花见血!活着来,活着走!有一个没气儿,你们就去阴曹地府陪着!都明白了?”

    “明白!”

    钱溥、刘聚还有内廷的几个小太监,都先后来锦衣卫领刑。有了王喜的特意嘱咐,这些人才受了罪,活着完旨。总得来说,就门达一个被打得很惨。

    打了板子,文官,就看内阁和吏部的议定,武将,就看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安排,具体调何地外任。

    行杖降级罚俸这些都好处理,调外任的具体职务、具体地方就有门道了,内阁首辅李贤、吏部尚书王翱,还有会昌侯孙继宗是关键人物。李贤则是关键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