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练神功 » 第25章 东汉末年的食戟之灵

第25章 东汉末年的食戟之灵

    叽叽~

    小金乌更加生气了,大声抗议着,还给王景发出了一道神念传音。

    “哦,你是母的啊?那就是不孝女!”

    说完,王景不顾小金乌的抗议,继续把它软糯的身子当成是面团,捏圆摁扁。

    直到小金乌最后被他捏得意识模糊了,这才放手。

    叽~叽叽~

    清醒后,小金乌一翻身就再次站起身来,翅膀叉腰,似乎变得比方才更生气了。

    从来没有人敢这么对待一只仙禽!

    从来没有!

    王景哼哼两声,不满道:“你不高兴,我还不高兴呢,你现在一点忙都帮不上不说,还得我掏钱养你。”

    虽然嘴里说着嫌弃的话语,但王景还是呼吸吐纳,凝聚出了一缕丹羽圣炎,随即将圣炎之火压缩成一小团,屈指一弹,弹进了小金乌的嘴里。

    小金乌正准备继续骂骂咧咧,结果吃了一口丹羽圣炎,顿时就两眼冒出金光,扑棱着翅膀跳到王景的肩膀上,亲昵地朝他脑袋蹭啊蹭,显然还想再讨一口吃的,毫无节操到了极点。

    这一幕正巧被端着食盒敲门进来的貂蝉给瞧见了,顿时被小家伙可爱的模样给萌到,兴奋地凑上前想要摸摸:“啊啊,郎君,这只鸟儿的个性与你好像啊,简直就跟亲生的一样。”

    “瞎说!”

    叽叽!

    一人一鸟,同时出声抗议。

    貂蝉见状,也是掩嘴轻笑,随后将食盒放在案几上,打开盖子,露出一个端庄淳朴的青瓷汤碗。

    盖子打开的瞬间,便有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飘出,让王景闻了食欲大增。

    “此是何物?怎如此之香?”

    “郎君有福了,此物唤作金风玉露汤,据说是用金丝血燕的蛋液精心熬制而成,加入了五果之一的金丝火枣,以及上品灵果琅花玉桂,最能滋补气血,茁壮筋骨,强化资质。”

    王景听得食指大动,金丝火枣与云纹紫柰一样,都属五果之一。

    云纹紫柰蕴含浓郁的水行元炁,食之能提升御水天赋,并且还有助于领悟雷法奥义,是难得的极品灵果。

    金丝火枣则是同时蕴含金、火两种五行元炁,而这其中,火又克金,因此食用后效果极为独特,不仅能够提升御火和御金的天赋,还能提升对火行道法的抗性。

    当然,对于王景这样的老饕而言,金丝火枣那绵软甜糯,却又带着一丝丝辛辣的独特口感,才最是吸引他的妙处。

    至于金丝血燕的蛋和琅玕树结出的琅花玉桂,虽比不上云纹紫柰和金丝火枣珍贵,却也是难得的奇珍,滋味奇佳。

    “貂蝉,去多拿一个碗来,我们坐下一起用些。”

    “奴婢不敢。”

    “听我的,快去。”

    “是。”

    貂蝉抿着唇,这才起身轻移莲步,去取来了一个巴掌大的青瓷小碗,随后捏起瓷勺,从大碗里舀出了几勺羹汤盛到她的碗里。

    王景见状,一把拿过她的碗,又给她多舀了几勺,嘴里叮嘱道:“你正是在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知道了吗?”

    貂蝉低下头,泪珠在眼眶里打转:“奴婢知道了。”

    此时的她,感动得一塌糊涂。

    在这个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时代,又身在太原王氏这样的名门望族之家,哪怕她貌若天仙,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个奴婢而已。

    身份卑微,地位低下,甚至可以说是贱若尘泥。

    可王景却并未因此就嫌弃她的身份低微卑贱,也从未在她面前摆出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姿态,这种“平等对待”的感觉,是她从未在别人身上得到过的。

    因为“尊卑”二字,早就刻在了所有人的骨子里。

    哪怕是家风甚严的太原王氏,无论是家主王允,还是长子王盖,都从未苛责大骂下人,却也绝不会把下人视作能和他们“平等”交流的对象。

    对他们来说,主人就是主人,奴仆就是奴仆,尊卑有别。

    唯有王景来自后世,又出身普通家庭,因此才习惯了平视他人,这反而让府中的下人,都觉得他平易近人,没有架子。

    貂蝉作为亲近的侍女,更是深深迷恋上了这种被平等视之的感觉,看向王景时,那爱慕之意,毫不掩饰。

    王景用瓷勺轻轻在羹汤上打了个圈,闻着飘来的香气,身体已经本能的对眼前的美食充满了渴望,仿佛每一个细胞,都活跃起来。

    “果然是大补之物啊。”

    看着眼前如同燕窝一样的羹汤,王景仔细一瞧,还发现里面似乎加了些色如琉璃,形似琥珀的胶状物。

    顿时心中暗暗吃惊:“仙玉琼芝!?”

    汤羹里显然还加了仙玉琼芝,不过这种神物太过珍贵,难怪貂蝉毫不知情。

    不及多想,王景端起碗就开始大口大口地往嘴里灌。

    甜美浓郁的滋味,瞬间就在舌尖绽放开来,随后是一股热流直入肺腑,浑身仿佛被温泉包裹,热乎乎暖洋洋的,让人昏昏欲睡。

    餍足之感,弥漫心头。

    “这滋味,美啊……”

    王景感受到了身体内部传来的诸般变化,好似每一个细胞都在欢呼和雀跃,有种生命本质得到提升的无上快感,每一个毛孔都在舒张,心情仿佛飞上了高空,犹如腾云驾雾一般。

    “啊~”

    身旁的貂蝉在喝下金风玉露汤之后,也情不自禁的发出一声嘤咛,随后浑身感到燥热。

    她可没有王景的炼气修为,因此身体上的变化更加剧烈,浑身开始发烫,白皙的皮肤一片潮红之色,就连双眼都变得迷离起来。

    “郎……郎君……奴婢……好热啊……”

    貂蝉吐气如兰,柔弱的娇躯软软地倚在王景怀里。

    王景将貂蝉一把抱到了床榻上,运功帮她疏导经络,让她能够更好的吸收金风玉露汤的药力。

    床榻上,王景双掌抵住貂蝉的香肩,沿着掌心开始缓缓注入丹羽圣炎。

    拥有无限生机的圣炎,先是进入貂蝉的体内,随后开始有节奏的动了起来,呼气吸气,引导着元炁在她体内循环流转。

    半个时辰后,王景轻抚她被汗水浸湿的后背,温言细语说道:“去让柴房烧些热水,我们待会儿一起沐浴更衣。”

    貂蝉闻言面泛红霞,羞涩地娇声应了一句:“是,奴婢这就去。”

    说完便如同受惊的小鹿一般,落荒而逃。

    叽叽~叽~

    似乎感觉自己被忽略了,小金乌生气地跳到了王景面前,翅膀叉腰,骂骂咧咧。

    王景伸手摸头,揉乱小家伙头顶的绒毛:“怎么,你也要洗啊?”

    叽叽~

    小金乌一听要洗澡,立马激烈挣扎起来。

    它最讨厌的就是水了!

    洗澡?

    死也不要!

    逗了小家伙片刻之后,王景又给它喂了几团圣炎,这才起身去和貂蝉鸳鸯戏水,共赴巫山。

    当真是……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洗完澡,王景神清气爽。

    大魏火德龙气带来的麻烦暂时解决,提升实力的计划再次提上日程,王景便拿出血色琉璃玉匣,打算开始《真阳九炼》的第二炼。

    此时他的心田之中,已有源自神鸟凤凰的一缕火苗。

    这一缕火苗虽然毫不起眼,却本质极高,蕴含着毁灭与新生的道蕴。

    在法身的操纵下,火苗点燃元炁,在奇经八脉中以小周天的形式运转不休,时而又深入体内多个器官之中,炼化着自身的消化系统。

    这种变化,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虽然因为这种变化极为细微,而且相对缓慢,王景根本注意不到,不过没关系,法身会实时记录,所以王景对自己的身体愈发了解。

    “神鸟凤凰所遗留的丹羽圣炎,对身体的炼化效果看来远超我自身所释放的丹羽圣炎。”

    看着法身记录的身体变化曲线图,王景更能感受到两者之间差距的巨大。

    随着每日的不停炼化,丹羽圣炎每时每刻都在缓慢提升他的体质,提升他的根基。

    如果说他自身所生成的丹羽圣炎,其强化的效果是是“一”的话,那么神鸟凤凰留在丹羽上的神火,提升效果至少都是“三十”。

    足足三十倍的差距!

    难怪王允死活都要取回原本被用来当做封印阵基的神物丹羽,哪怕牺牲掉一个次子也在所不惜。

    虽然自己被当成了“牺牲品”,但王景丝毫没有因此而对王允产生忌恨的情绪。

    毕竟他心里其实也没把王允当成亲爹看待,大家互相利用罢了,谈感情未免太过伤钱。

    更何况在王景看来,反正他也没什么损失,反而因祸得福。

    王景豁达地想着,随后开始第二次吸收丹羽身上残留的凤凰之火,结果他手刚摸上去,小金乌又不知道从哪跑了出来,萌萌哒的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琉璃玉匣中的丹羽,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一副馋得不行的模样。

    可偏偏它又害怕得不敢靠近,只能眼巴巴地看向王景。

    叽叽~

    王景则是怒瞪回去:“想什么呢?这可是我太原王氏的传家宝!我可不想被打断狗腿!你想都不要想!”

    叽~

    小金乌丧气地瘫坐在案几上,大大的脑袋都耷拉下来,开始在那唉声叹气,一副被人抛弃的可怜模样。

    “少给我在这装可怜!不行就是不行!”

    王景小时候没少用同样的招式骗父母买糖吃,小金乌想跟他玩这一套,还是太嫩了点。

    叽叽~叽~

    小金乌抬起脑袋,眼珠子里泪汪汪的,双翅合十,继续朝王景卖萌卖惨,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

    “真是怕了你了!”

    王景被烦得不行,只好右手虚握,将一缕神鸟凤凰所遗留的圣炎从丹羽上抓取出来,置于掌心。

    叽叽~

    看着王景掌心处摇曳的小火苗,原本还在卖萌装可怜的小金乌立马就精神抖擞起来,上蹿下跳,十分想要,仿佛小孩子看见了心爱的糖果一般。

    “吃完赶紧一边待着去,别妨碍我修炼,成不成交?”

    叽叽~

    “好,那我们一言为定啊,谁也不许耍赖。”

    叽~

    王景将火苗捏成一团,屈指一弹。

    早已迫不及待的小金乌小腿儿一蹬,飞身而起,将火团一口吞入腹中。

    轰~

    随后就见它一副吃饱喝足的模样,懒洋洋地摊在了案几上,美美地拍着肚皮,还打了一个饱嗝。

    显然刚才那一团火苗,直接就让它吃撑了。

    王景见小金乌没事,便也懒得多管,继续转头吸收丹羽圣炎去了。

    而这一次,他要炼化的,是运动系统,因此需要强化的器官比消化系统更多,包括了分部在周身各处的骨骼,关节,韧带,肌腱,肌肉,神经,血管,滑囊……

    这种强化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但每次炼化之后,效果却是立竿见影。

    完成三十六个周天之后,丹羽圣炎走遍全身,王景豁然而起,凌空打出一拳。

    轰~

    劲力震爆空气,卷起疾风,吹得屋内一片凌乱,门窗上糊好的桑皮纸更是被哗哗作响。

    这一拳的威力,相当惊人!

    比之前全力打出的一拳,威力提升了五倍不止!

    并非是王景的力量上限拔高了五倍,而是他包括骨骼,关节,韧带,肌腱,肌肉,神经,血管,滑囊等部位,仿佛被某种力量整合起来,拧成了一股绳。

    劲力贯穿周身,层层叠加,方才拥有了这般不可思议的威能提升幅度。

    王景活动了一番自己的手脚,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实际上倒也差不多,经过丹羽圣炎的炼化,他的根骨资质,已经在向着上乘迈进。

    等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天生神力什么的,也不过是手到擒来。

    而那一天,并不好太过遥远,或许一两个月的沉淀,便足矣。

    此前经过小半年的测试,王景不断开发法身的新功能,就连他也为自己炼气的效率感到震惊。

    王凌已经称得上是天才了,并且每日苦修不辍,雷打不动的打坐吐纳天地元炁六个时辰,但王景的提升速度,却是他的三倍以上,是寻常炼气士的几十倍!

    这就意味着王景一年挂机,就抵得别人二十年苦修!

    之所以效率差距如此之大,已经和努力还有资质无关了,毕竟王凌就属于那种既有资质,又足够努力的天才,可效率依旧还是远不如王景。

    其中差别,在于炼气是水磨工夫,需要通过吐纳天地元炁,不断提升自身的生命本质。

    而每一次运转功体,调度天地元炁,都要求修习者全身心的投入,练功期间不能有丝毫的差错。

    在这一点上,人的意志永远比不过人工智能,因为只要系统没有BUG,人工智能从不犯错。

    只要制定出一条最完美的运功路线,法身便能一天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地吐纳天地元炁炼化体内的细胞,让元炁流转途经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经脉,乃至每一个细胞,都能受到元炁的润泽和滋养。

    这样的练功效率,永远不是靠着人工的努力能比拟的。

    就好像再牛逼的工匠,也无法在生产效率上和智能化流水相提并论。

    王景用力一握,掌心直接捏出了气爆声:“现在的我,很强!”

    估算了一下自己此时的战力,若是再遇到何曼这种级别的武将,王景觉得自己已然具备了正面击杀对方的能力,哪怕无需借助天地四方伏龙大阵这样的外力,他也有将对方格杀的信心。

    或许要经历一番苦战,可最后的胜利却是毋庸置疑的。

    终于,在乱世中苟活于世的底气又增加了几分。

    王景心中无限欢喜。

    ……

    几天后,洛阳传来消息。

    皇帝刘宏,驾崩了。

    中平六年三月,汉灵帝死,皇子刘辩即位,是为少帝。

    少帝时年十四,其生母何皇后被尊为皇太后,临朝听政。

    何太后以其兄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共参录尚书事,执掌朝政,因此形成了外戚何氏专权之局。

    君王之死,天下缟素。

    可对王允而言,却是因祸得福。

    此前王允就一直是站在何进这一边的,曾坚决反对刘宏废长立幼,支持嫡长子刘辩继承皇位,政治诉求与何进相同。

    当然,最重要的是何进为了让何家跻身世家之列,也极力拉拢太原王氏这样的名门望族,因而与世家走得很近。

    如今刘宏病逝,张让失去了最大的靠山,何进立刻就对王允发出了邀请,希望王允能够回到洛阳,与他共谋大业。

    整个王氏上下都为之兴奋,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太原王氏沉寂已久,也是时候该再次进入权力的中枢了!

    长子王盖、幼子王定,以及侄子王晨皆出声庆贺,就连性格最为沉稳的王凌,都难掩喜色,心情激荡。

    众人中,唯有王景心情惆怅,暗暗劳神:“果然,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起来了。这一次,是福是祸,就看能不能破局成功了。”

    王允原本心情大好,见王景神色异样,忍不住问道:“元旭,何故闷闷不乐?”

    “父亲,常言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若是太平盛世,自然越是靠近权力中枢就越有跻身上层的机会。可如今之天下,可称得上是盛世乎?更何况朝堂之上,大将军与十常侍之间势同水火,吾等被卷入其中,生死尚且不能保证,又谈何荣华富贵?”

    此话一出,不止是王允,就连王盖和王凌等族中的年轻一辈,也面色为之一变。

    大哥王盖忍不住问道:“元旭,你是不是过于杞人忧天了?”

    王景摇头,语气慎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雨绸缪,总归不是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