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叔:截杀顺治,威震华夏 » 第119章 人海战术

第119章 人海战术

    朱敏铖又不是左良玉这种人,怎会贸然‘清君侧’?何况君侧若有奸臣,那自己老师史可法岂不是最大的奸臣?

    倒反天罡了!

    弘光朝廷的决议第二天就传到了朱敏铖耳中。

    因此,传旨太监直接没能进入山东,远在南直隶就被人给截杀了。

    不得不说,媚香楼获取情报的能力愈发强大了。

    李香君将一批有坚定反清意向的底层官员给拉拢了进来,这些人官阶虽然不高,却分布在各个重要衙门,其作用不可谓不大。

    当然,他们并不是复兴社的正式成员。

    还需要经过更多的考核才能将他们拉入组织内部。

    即便如此,复兴社获取的情报无论重要性、详细程度还是时效性,都得到了跨越式的提高!

    皇帝的圣旨还没出宫,朱敏铖就已经通过信鸽得知了具体信息!

    对于弘光朝廷的决定,朱敏铖说不上有多失望。

    毕竟对于这个猪队友,他自始至终就没指望过。

    让他有些意外的是,史可法和高弘图两位阁臣也各自给他写了信。

    史可法在信里并没有责备他的‘过失举动’,只说朝廷举步维艰,要权衡考虑的事情太多,让他体谅一下朝廷的难处。

    并且说回到南京后,让他先避一避风头,等过段时间会给他筹谋前途。

    朱敏铖看得百感交集。

    对于史可法,他是又爱又恨。

    史可法于私德无亏、于国家大义无暇,对自己更有如父亲一般的保护、培养之恩。

    但是,他对国家、民族又是有罪的!

    他的一系列错误决策,让诸多百姓受苦受难,比如纵容江北四镇虐民、扰民;对清廷的狼子野心认识不足,或者干脆是刻意回避,更是给国家、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

    诚然,即便是诸葛丞相在世,也挽救不了大明。

    但史可法的所作所为,着实令人失望!

    朱敏铖将信收好。

    南京他是不会去的。

    即便去,也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去!

    高弘图的信同样是以私人名义写的,这倒是让朱敏铖有些意外。

    毕竟,他跟高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

    高弘图这位督师大人,督的也是江北四镇,双方平时就连公务交流都很少。

    “高督师也挺会强人所难的!”

    高弘图在信里一再强调大义,意思无非就是劝朱敏铖不要意气用事,千万别做乱臣贼子。

    同时隐晦地劝他别回南京。

    就守住山东,跟清廷死磕!

    这不是强人所难是什么?

    “不过正合吾意!”

    要守山东,就要有武器装备。

    朱敏铖细细盘点起进入山东以来获得的积分情况。

    击败方大猷几人率领的‘清军’获得21800分,这些人都是最低级的清军,连绿营兵都算不上,每个人只值1积分。

    杀北使团陈洪范、祖泽溥等人,得到2400分。

    屠灭孔府,收获了一大笔积分,两代衍圣公加几十个奉祀官合计贡献了14000多分!

    杀方大猷得到200分。

    这是只小虾米。

    不过以后他的名字将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斩杀鳌拜和真满大兵获得将近8000分。

    其中鳌拜一个人贡献了2000分,八旗兵更是每个人头价值10分,跟朱敏铖给出的赏银50两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有这些积分最后变成了28000支棕贝丝燧发枪。

    加上工坊自产的燧发枪。

    如今每个北伐军士兵都用了燧发枪!

    朱敏铖还耗资11200积分购买了56门M1857野战炮,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拿破仑炮。

    北伐军拥有的拿破仑炮总数达到60门!

    这款重型火炮,工坊目前还没有能力仿造。

    不过虎蹲炮这种小垃圾现在大批量地制造中,预计很快每个棱堡中就能堆满虎蹲炮。

    这种炮是现代迫击炮的老祖宗。

    威力较弱攻城抓瞎,但是阵地防守好用得很!

    “大人,没有发现刚林等人,按照行程来算估计已经到北直隶了!”

    朱敏铖既然派人截杀传旨太监,自然也不会放过清使团。

    可惜刚林十分警觉,不惜绕远路也要躲开山东。更是昼伏夜出,宁愿吃尽了苦头,也比丧命要强。

    “无妨!”

    刚林不过小角色。

    “可曾探知巴哈纳、石廷柱到哪儿了?”

    陈五有些羞赧地摇摇头。

    他这两天可是郁闷坏了。

    身为北伐军的情报头子,清廷派出八千大军进犯山东的消息,竟然是通过他人得知的,属实让他脸上无光。

    “属下已经派出三队人马,沿北、西、西南三个方向搜索!”

    朱敏铖点点头。

    以清廷目前的状况,肯定无力派出战船从胶东半岛登陆。

    何况清廷现在对山东的情况也不了解,更不会贸然走海路进攻,首选的必然是自己最擅长的陆上野战。

    “要谨防清廷往山东派出暗探!”

    “还要盯紧各地官绅,不排除有人仍对清廷不死心!”

    朱敏铖交代道。

    清廷又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容忍对山东抓瞎的情况继续发生。

    必然会往山东派出大量探子和明朝降臣,以图探听情报,分化瓦解敌人。

    “属下已经按照大人的吩咐,发动群众盯紧了全城!”

    要说反特务,最有效率的无非就是人海战术。

    得益于朱敏铖前期的一系列运作,山东百姓现在谈清虏色变,对清虏恨之入骨。

    但凡谁敢投奔清虏,百姓能把它的狗头给拧下来。

    前些时日,益都县就发生了一起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城内突然有人传言刘员外要投靠清虏,打开城门屠杀全城百姓,为鳌拜等人报仇。

    这个消息不知是怎么传出来的。

    总之等城内驻军赶走百姓、稳定住局势,偌大的刘府早已化作灰烬。

    一些大放厥词扬言要追随清军的人也被百姓当街打死。

    “这是把双刃剑,要把控好力度!”

    发动百姓盯紧官绅和可疑的外来人员,确实能够防止带路党、开门党作乱;但百姓又是愚昧的,很容易被有心之人挑动,引发不可控的混乱。

    “属下明白了!”

    “这孙临也是个人物啊!”

    朱敏铖不禁感慨。

    清军来犯的消息,正是游荡在北京城的孙临派人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