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春宴楼打荷,舌尖求我当顾问 » 94 不会做减法

94 不会做减法

    李鹿野这时候又拿出了自己的生意经。

    画面上又打出了相关字幕。

    生意秘诀2:分析顾客的消费心理。

    李鹿野:“我举一种很常见的消费者心理,就是好奇,比方说一大群人聚在那里,我会想他们为什么聚在那里。”

    “如果他们手里拿着奇怪的东西,不管这东西贵不贵,我想到的都是那是什么呀?我也想拿,我也想买,好像拿着那个东西就上档次了,就成人上人了。”

    奇瑞:“你说的是不是去星霸克喝咖啡那样的?”

    李鹿野露出微笑一脸,你悟性很高的样子。

    “你以为去星霸克喝咖啡就真是喝咖啡的?真正爱喝咖啡的有几个去星霸克的?说白了都是去装x的。他那个咖啡豆都是低端的,我说句难听点儿的,比泔水强点儿有限。”

    奇瑞赶忙,拉住李鹿野。

    那意思注意点儿,别到时候被起诉。

    字幕上也出现了瑞幸打款。

    “学术上有个名词叫维布伦效果,就是因为炫耀目的的消费,这个东西的价格变得越高,越是有很多人想购买,苹果手机那么贵,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买?就是因为这个。”

    “可能很多人说是实用性,但是你不可否认的是很长时间他都具有炫耀性,还有社交属性,手里面拿着个那么贵的手机,下意识的人都高看你一分。”

    奇瑞这边哈哈大笑,觉得李鹿野说的很有道理。

    李鹿野:“要不前些年社会新闻上有的人被嘎了腰子也要搞部苹果手机吗?肾6不就这么来的?”

    奇瑞:“所以咖啡不好喝也要拿着,哪怕我背后偷偷吃着泡面这咖啡也要喝是吧?”

    李鹿野:“肯定有那种人呀,所以说懂得活用这种消费者心理的话就能挣到钱。刚才我说那个社会案例并没有调侃的意思,咱们只是从这种现象当中来分析消费者心理。”

    这个时候画面就给到了旁边的那一家灯泡果汁店。

    这家店就是利用消费者心理的典型。

    人也很多。

    画面给到这里,李鹿野说道。

    “看到没有?这就是我刚才说的好奇,还有维布伦效应的结合。别人手里拿着这奇形怪状的灯泡果汁,我看到了,我也想要。”

    “所以说你看这家店利用了几种消费心理?先是货喜大堆,把一大堆的新鲜水果摆到这里,让顾客潜意识的就觉得这个这家的品质不错。”

    “随后就利用好奇心还有虚荣心,你看,买他果汁的很多都是女性和小孩,因为女性很容易动摇,会因为觉得这个灯泡很漂亮,下意识就会觉得很好喝。”

    “再加上他这么一堆新鲜果汁,现压现榨强化了她这种心理,情侣过来,男朋友好意思不出钱买吗?”

    “大晚上的,这些来来往往的顾客,手里面都拿着发光的灯泡,不自觉的就成了行走的宣传板了吗?这儿也有那儿也有,顺着就找到这家店了,所以他的销售额也不错。”

    说完了李鹿野看着电视画面继续说道:“所以这是个很好的店子,这家店把消费者心理学研究得透透的。你看生意好的店,其实有很多共通之处的。”

    奇瑞看李鹿野这么能看,接着当起了捧哏嗯嗯的直点头。

    观察完了牛排店,猪排店,灯泡水果店之后就来到了高扬的快餐车。

    后面的沙冰吱吱吱啦啦啦发出响动。

    李鹿野看着画面里的所谓彩虹沙冰是直摇头。

    大冬天的卖沙冰也就罢了,冬天确实有人爱吃冰的。

    不过你这一份彩虹沙冰居然卖十五块,就有点过分了吧?

    买个雀巢的大碗雪糕,也才十二块钱。

    除了沙冰以外就是粘玉米和长沙大香肠。

    粘玉米五块钱一个,长沙大香肠十五元一根。

    冬天天冷,他这沙冰店里面就更冷了。

    高扬和戴建华关系不错,正好他那边有个烧烤炉子。

    闲着没事儿,高扬就出来坐在了戴建华摊位旁边,烤烤火暖和一下。

    画面里戴建华和高扬正在没事儿闲聊。

    奇瑞拿出高扬的相关资料,对着李鹿野介绍起了高扬。

    “这哥们儿有四个职业,有个四级的消防证,正经工作是做通讯行业的,下了班就去做消防中控,还是个职业裁判员,现在还在这边开了一家快餐车。”

    李鹿野:“这大哥挺拼。”

    奇瑞:“现在最残忍的就是他对面的这两家是最火的牛排店和果汁店。听说他家里孩子挺多的,压力有点大吧,他这边连个张都不开,对面牛排和果汁狂卖,我都担心他心脏受不了。”

    李鹿野点点头很认同奇瑞说的,人家对面卖的热火朝天的,这边连个张都没开呢。

    所以说有些人的认知配得上他们的苦难。

    戴建华和高扬看着对面的牛排店和水果店,心里面酸溜溜的。

    这时候高扬总算来了一个顾客。

    “给我来一个沙冰。”

    高扬比划了个请的手势说:“后面有很漂亮的沙冰容器,想要哪个?自己选”

    这男顾客可不管你漂亮不漂亮,直接说:“哪个装的多,你给我来哪个。”

    高扬确认了一下。

    “装的最多的?”

    顾客点了点头。

    肯定是量最大的最好!

    “每种沙冰都给你来一点行吗?”

    顾客点了点头之后,高扬就开始操作。

    整个过程互动极少。

    在演播室里。

    奇瑞问:“刚才一直说对面的灯泡果汁容器特别好,你看他这个装沙冰的桶也不错呀,他生意怎么也不行呢?”

    奇瑞故意这样问,就是想看看李鹿野怎么把这话圆回来。

    李鹿野没回答,这个时候画面里面又来了一组顾客。

    两个妈妈带着四个孩子。

    这个妈妈问高扬:“这些瓶子可以再重复使用吧?”

    “可以的,都是pet材料的,能重复用。”

    从画面上看的话,容器营销对顾客好像行得通。

    “我要这个美人鱼的。”

    “我要这个鸭子的。”

    …

    小孩们叽叽喳喳的选着装沙冰的瓶子。

    李鹿野指着画面说:“你看这孩子们不是都在选容器吗?”

    奇瑞点了点头。

    李鹿野:“他现在的问题是装沙冰的容器太多了,加法做的太多,不会用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