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大明驸马 » 065 再进京,雨中跪一天

065 再进京,雨中跪一天

    “既然你们这么懂事,那我就直说了。”

    王琛道:“我允你们无限制的贸易权,时间、数量、熟人,我都不限制,但我有一点要求。”

    十六个人,甚至包括沈一石的眼睛都瞪大了,他们感觉自己出现了幻听。

    沈一石清醒的快,他赶忙道:“驸马爷有何要求?”

    王琛道:“我要求你们给我尽可能的多收集所到之地的人文、地理情况,我知道这很难,但你们可以骗那些当地人说,你们要写游记,说游记在咱们大明卖的格外的好,格外的赚钱,但要尽量写的真实,不真实的咱们的读书人不买账。”

    十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同时躬身道:“请驸马爷放心,我们必尽心尽力绘制舆图。”

    没谁是傻子,王琛这点要求一看就是要他们去当探子,去绘制当地地图。

    王琛嘿嘿一笑:“行了,你们下去准备吧,不过我要跟你们说清楚,你们只有十船能跟官府的船队一起走,其他的你们都得延后出发,不过我也不是不管你们,沈一石。”

    “驸马爷,您请说。”

    王琛道:“去找这个人。”

    说着,他递出了一块腰牌给沈一石。

    沈一石接过腰牌看了一眼,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王琛道:“这个人有三十艘战船,他能在海上护得你们的安全。”

    ……

    休息了一晚,王琛第二天去见了郑必昌,把海贸的事情全权交给他之后,便带人进了京。

    王琛进京的时候已经是九月十五了。

    北方的天气已经很凉爽了。

    但王琛却在玉溪宫大殿外面跪的个满头大汗,疼的。

    甚至,更让他难受的是,老天爷竟然下起了雨,冰冷的秋雨,淋过的都知道有多难受。

    王琛就这么在冰冷的秋雨里,一直跪到天黑,吕公公这才把他叫进了大殿里。

    此时,他的膝盖已经疼的不能走路了,但他还是咬着牙,一步一步的挪进了大殿里,然后又忍着钻心的剧痛,跪在了坚硬的大理石上。

    “臣,王琛,叩见皇上。”

    这次,嘉靖没在后面见他,而是在正殿里,这已经说明嘉靖有多生气了。

    嘉靖在龙椅上盯着他看了半晌,也没叫人来给他布子擦身上的水。

    “朕,年初让你去的浙江,如今九月了,你是一件事都没给朕办成,一两银子也没给朕拿回来。”

    王琛咬着牙,忍着疼,直起了身子。

    嘉靖帝的这个问题,他不能回答:臣无能。

    文官是可以这么说的,因为文官的权力来自于他的官职,皇帝不能轻易剥夺。

    而他不一样,他严格来说,和内侍没什么两样。

    他的一切,全部来自于皇帝随口的一句话。

    这时候,如果他真的说了臣无能,嘉靖帝极有可能顺口来一句——那就换有能力的来。

    如此,他这大半年的功夫,就全白费了。

    他好不容易得来的权力,也随着这句话飘散了。

    所以,绝对不能说臣无能。

    “臣这大半年在浙江,看似是什么都没做,看似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但别人看不出,皇上应该能看的出,臣这是在打地基啊,臣做的事就好比是建房子,臣的所做所为,都是为了将来能把房子建的更牢固,为了把房子建的更高、更大。”

    嘉靖嘴角翘了翘:“你这大半年,别的本事没见长,耍嘴皮子的功夫……倒是长了不少。”

    王琛道:“臣并非是耍嘴皮子。”

    嘉靖眯了眯眼睛:“你确实不是耍嘴皮子,你是实打实的干了不少的事儿。”这话音里,透着一股子极为浓郁的讽刺、嘲讽。

    王琛听出来了,所以他低头不语。

    嘉靖歪了歪身子,让胳膊架在了龙椅的扶手上:“那个孙灿,是怎么回事儿?”

    来了!

    生死攸关的问题,来了!

    王琛早就想好了应对方式。

    他忙道:“是臣瞎了眼。”

    “嗯?”这话‘新颖’的回答,让嘉靖一下子来了兴趣:“说说。”

    王琛深吸了一口气:“回皇上,一切都是因为臣瞎了眼,刘渊是臣从小到大的玩伴,臣比任何人都相信他,结果他却背叛了臣,甚至背叛了皇上。”

    跟皇帝这种生物打交道,尤其是嘉靖这种多疑到了极点又聪明到了极点的皇帝。

    要永远记住一点,皇帝是圣人,圣人永远都是对的,永远不要把圣人牵扯到错误的问题当中。

    而且不止是皇帝,还有皇子皇孙,也不要把他们牵扯到你的问题当中去。

    嘉靖的嘴角翘起的弧度更大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朕怎么有些听不懂呢?孙灿的问题,怎么就变成你识人不明了?”

    王琛头拱着地,身子因为疼痛而轻轻的颤抖着,同样,他的声音听起来也有些颤抖:“这一切的根源,都得从臣让刘渊去保护福建那三家人说起。”

    “臣答应皇上,今年的买卖要翻倍。”

    “所以福建那三家人就是重中之重,毕竟他们掌握着臣所有的生意,而且海图、海上贸易的路线,也都掌控在他们手里。”

    “所以臣第一时间就派了刘渊这个臣最信得过的人,去保护他们。”

    “结果让臣没想到的是,刘渊竟然把那三家人灭了门,哪怕刚满月的孩子都没放过。”

    “臣的计划全部被打乱了。”

    “但臣知道,这不是臣没能完成任务的理由,所以臣重整旗鼓,冒险找上了那些家伙,碰了一些不该碰的东西。”

    “臣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全怪臣瞎了眼。”

    嘉靖帝的脸上的表情,变的有些阴沉。

    王琛那句‘碰了不该碰的东西’,一下子让嘉靖帝想到了一些很不开心的事情。

    如果说嘉靖朝是皇权最集中的朝代,倒不如说是相权最集中的朝代。

    就像嘉靖说的——朝廷也就是几座宫殿、几个衙门,饭还是要分锅吃的。

    看似皇权无限集中,但实际上不过就是几座宫殿、几个衙门,反倒是相权,却不仅是控制着几个衙门,还有全天下的衙门。

    甚至为了维持这‘几座宫殿、几个衙门’,他还需要跟严嵩、严世蕃分账,一两银子,6钱归严嵩、10钱归国库。

    这是多大的窝囊?

    这是一个皇帝该受的窝囊气吗?

    但为了维持朝局,他不得不强忍着咽下这窝囊气。

    可今天,王琛又提醒了他,还有另外一个甚至几个,更让他受窝囊气的地方。

    比如江西、苏州、扬州的粮商,比如山东的孔家。

    王琛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在这整件事情里,景王的事情看似很大,但实际上却是最不重要的。

    景王已经就藩了,在嘉靖心里,这个儿子已经可有可无了,唯一能让他念叨上几句的,只有裕王这个没被立为太子的太子。

    甚至按照帝王术来说,他很乐意看到景王造反,这样就能为他另外一个儿子登基扫除障碍。

    这证件事儿里,最让他生气的,其实是王琛的无能。

    一开始,嘉靖放王琛去浙江,完全就是一步闲棋,可有可无。

    但王琛谈下了50万匹丝绸,且把价格卖到了20两一匹之后,王琛的重要性一下子就提升了。

    尤其是在毁堤淹田事件发生后,他当着裕王和严嵩的面,承认了王琛是他的人。

    如此一来,他对王琛的要求,就一下子就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层次。

    但王琛却在江南左支右拙,且做事看起来丝毫没有章法,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像极了一只没头苍蝇不说,还屡屡给他惹出大麻烦事儿来。

    这就让嘉靖心里格外的不痛快,甚至想要借此把王琛换掉。

    这也是为什么王琛打死都不说‘臣无能’这三个字。

    “朕再给你半年的时间。”

    “皇上,臣斗胆求皇上宽限到明年夏天,臣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