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假天子 » 三十一章 对北策略

三十一章 对北策略

    大家感慨了一番土匪的暴行后,便说起皇帝此次召张煌言来京的事情。

    “想不到玄著兄的名声如此之大,陛下居然特意下中旨征召。”郑森感慨道。

    此时这个二十岁的年轻人,既没有被赐国姓,也没有成功的名字,见张煌言仅仅比自己大四岁,连皇帝都知道了,忍不住羡慕。

    众人看着张煌言,他则摇头道,“明俨贤弟过誉了,其实此事大有蹊跷,以小弟那点区区名声,绝对不会闻达到陛下那里,此事……着实令人费解。”

    他说的是实话,大家也都这么认为,只不知何故。

    吃酒谈笑间,钱谦益看着面前的几个年轻人,心里感慨又羡慕。

    新朝成立,东林党和复社的中坚力量都得到了重用,冒辟疆去户部做了清吏司主事,方以智任职兵部职方司监军赞理,侯方域在内阁听用,陈贞慧去了钱塘县任县令。

    现在,连远在宁波府的张煌言都被皇帝征召了,而他钱谦益、东林党魁首却被晾在一旁。

    南京所有人的看法是:虽然皇帝重用了东林党,但对于钱谦益等人拥桂的事情也并非不介意,所以坚决不用钱谦益这个党魁,以表明自己的态度。

    不然,以钱谦益的名声地位,即使不进内阁,也肯定能在六部任尚书。

    当晚众人大醉而归,张煌言宿在钱府。

    翌日中午,皇宫来人传召,皇帝要见张煌言。等张煌言跟着传旨的小太监来到皇宫,发现一同陛见的还有三人。

    “微臣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诸位平身……赐座。”韩赞周介绍了堵胤锡和张煌言,林火根赐座,四人坐下后,林火根看着面前的四人,尤其是堵胤锡和张煌言,心中感慨万千。

    顾诚先生说过,在南明历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只有两位,一位是堵胤锡,另一位是张煌言。

    堵胤锡在永历朝廷中一直遭到何腾蛟、瞿式耜等人的排挤,无法展布他的雄才大略,终于赍志以殁。

    张煌言偏处浙江、福建海隅,得不到实力派郑成功的支持,空怀报国之志,虽然三入长江、攻打南京、克复芜湖,但终归失败。

    这二人虽然拥有超凡的政治眼光和魄力,但在无内斗不南明的大环境下,根本无法施展才能拯救汉民族,白白耗费了一身才华与心血。

    当然,如果袁继咸不被杀,成就和历史评价肯定比二人更高,因为他此时已经位高权重,但他在左梦庚降清后拒不投降,过早地以身殉国了。

    章正宸的抗清事迹,林火根不大了解,但自从来到南京,从章正宸的几次上疏中,他发现此人见事精准。

    陈子龙字人中,因为抗清,在后世的名望就大多了,他是南直隶松江华亭人,工部侍郎陈所闻之子,崇祯十年进士,隆武帝时候授兵部左待郎、左都御史,鲁监国授兵部尚书。

    这四人都是林火根即将重用的人才。

    “四位卿家,北方的局势你们都已知晓,可有策略教朕?”皇帝看着四人,殷切问道。

    在此前的大朝会上,章正宸和陈子龙都已经发表意见,知道此时皇帝是在问另外两人,便不做声。

    张煌言此时仅二十四岁,且只是一个闲散举人,被皇帝征召已经莫名其妙,他虽然慷慨豪迈且喜爱讨论兵法之道,但一时间不知如何说起。

    四人中,以堵胤锡职位最高。

    堵胤锡生于万历二十九年,崇祯十年中进士,他忠诚为官且能力出众,崇祯十四年便出任长沙知府,崇祯十五年,升武汉、黄州兵备道。

    今年正月,堵胤锡奉命到南都,拜见史可法与袁继咸,交谈后,史、袁二人共以国士见许,委以长沙监军之任。

    在曾经的历史上,弘光帝登基后,任命堵胤锡为湖广按察司副使,提督学政。但堵胤锡虽改任学使,却训练士卒,讲解战术,以国仇未雪为耻,十分注重人才,广泛征求意见,听取别人献计献策。

    这一世,林火根当然不会那般使用这个大才了。

    见皇帝问策,堵胤锡拱手道,“陛下,闯贼之前在西面占领湖北襄阳、荆州、德安、承天四府,东面进迫淮河流域。

    但随着清兵占领畿辅、顺军西撤,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此时三方对峙,闯贼已无力东顾,我朝应该立即出兵,占据这一广袤地区!”

    堵胤锡话音刚落,其他三人马上附议赞同,这番话说到他们心坎上了。

    林火根问道,“如我军向北收复失土,满清南下怎生处理?以我朝现今兵力能抵御得了吗?”

    是啊,现在的江北四镇和左良玉等都是农民军手下败将,而东虏兵锋正锐,恐怕不能抵抗。

    “江北四镇和楚镇皆不能大用,如要抵御东虏,我朝必须重新练兵,严军纪重训练,加上江南财赋支持,同时注意策略,以消耗顺军和东虏实力,最终必会战胜之!”堵胤锡语气自信态度坚决。

    堵胤锡今年三十四岁,虽然貌不惊人,但眼神坚定神情凛然,一望而知是那种智慧和意志都卓越超凡之人。

    林火根听了,忍不住暗暗赞许,这才是人才呢!史可法等人知道清军南下不能抵御,所以要谈判。

    堵胤锡也知道清军南下,以现有军阀实力抵抗不了,但人家建议练兵,并在大顺和满清间周旋。

    陈子龙击掌赞道,“陛下,堵大人所言亦是微臣所想,此时北京沦陷,我朝不用向北输送钱粮,以江淮的财力与敌周旋,他们早晚败北!”

    “陛下,微臣亦赞同堵大人所言,只要我朝出兵,北方沦陷区民心必然向明,敌人寡助必然失败!”章正宸跟着道。

    林火根看向张煌言,笑道,“玄著的看法呢?”

    北方的局势发展,张煌言虽然关注,但不如三人有邸报看那么明了,但他对军事有天分,且经常研究,便道,“陛下,眼下我朝虽然兵力孱弱,但在顺虏争斗时候,注意彼此实力平衡,善加利用,则胜利必然属于我们。”

    堵胤锡说注意策略,以消耗顺军和东虏实力。张煌言说在顺虏争斗时候,注意彼此实力平衡,善加利用。

    其实他们的话都有言外之音,满清实力强大,事实上这样的策略必然要在某些时候与大顺联手抗清,而皇帝的父亲就死于李自成之手,让他们怎么说出口呢?

    林火根点点头,不再问,对四人道,“朕准备任命堵爱卿为豫鲁总督,章爱卿为河南巡抚,陈爱卿为山东巡抚,河南总兵与山东总兵人选,待你们到了凤阳,可在三镇中挑选。

    你们北上后,一是宣告弘光皇帝在南京继位,虽然有闯贼和东虏作乱入侵,但我大明没有亡,要提振河南和山东的民心士气。

    二是既然闯贼败走,主力西撤,河南、山东两省的士绅、义民定然有趁势起义的,你们要组织一切可以抗敌的力量,团结士绅百姓,将来一旦我大军北上,能确保得到当地官民的鼎力支持。”

    然后林火根解释道,“如果此时我朝兵马北上,必然引得东虏出兵南下,而现下江北四镇人马未经整顿,不能作战。

    现在我朝不出大军,且对东虏假意谈判,东虏认为南方无虞,必然出兵向西,与顺军开战。待顺虏交锋,我方再出兵北上,东虏人数不多,必然从西边分兵南下,他们来回奔波劳碌,我方则以逸待劳,如此胜算多矣。”

    哦……原来皇帝打的是这番主意,东虏最大的弱势在兵力上,他们人少,倘若这般东西来回调动,势必增加己方胜算。从军事角度看,这当然是极高明的策略。

    四人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