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假天子 » 十四章 十八孩儿另有其人

十四章 十八孩儿另有其人

    散会后,刘宗敏便即下令抓捕前明的皇亲勋臣和未被大顺朝廷录用的官员,抓到后,先上夹棍,用汝候的话讲:杀一杀他们的往日威风,出一出天下百姓的怨气。

    大顺军于是四处抓捕抄家,方岳贡、丘瑜、陈演、李遇知等大臣,冉兴让、张国纪、徐允桢、张世泽等勋戚纷纷被捕。

    刘宗敏规定,中堂一级十万两白银,部院京堂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员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以下各以千计。

    但是到当天下午,抓捕行动便扩大化了,即便被大顺录用的官员家里,也闯进去了莽撞的军兵。

    甚至有大顺军兵闯入富裕一点的百姓家里公然抢劫,事态渐渐失去控制。

    吴府再次被军兵闯入,在吴三桂手握兵马、尚未到京的情况下,他父亲吴襄居然被抓了,上夹棍追赃助饷。

    刘宗敏问亲卫队长葛城,昨天一共拷掠多少银两。

    葛城笑嘻嘻道,“总爷,您都猜不着那些狗官多有钱,您不是规定了数额嘛?但小的们夹棍一上,说多少就是多少,就像那些狗官家里的金银取之不尽一样。”

    刘宗敏大喜,问具体数字,但葛城也不知道,笑道,“总爷,数字一会儿一变,小的哪记得住啊?要不您饭后亲自去看看?”

    刘宗敏哈哈大笑,饭后真的骑马去了附近一处军营,这里关押着四百多皇亲国戚和前明官员。

    “小的们!找来几个白白胖胖的,让侯爷过过瘾!”葛城对军兵高声道。

    大顺军兵都是穷苦人出身,和刘宗敏一样,最恨当官的,所以在拷掠饷银时候,手段极其残酷。

    他们惯用一种叫做拶的刑具,就是用绳子穿五根小木棍,套入五指,然后收紧绳子,一番操作下来,犯人手指脚趾皆断。

    从昨天到现在十二个时辰不到,他们已经虐打致死五十多人。

    刘宗敏看着军营空地上一堆堆金银珠宝,得意至极高声说笑,待手下牵来三个胖乎乎的前明官员后,刘宗敏亲自给三人上夹棍。

    那些夹棍都用硬木制成,用钉相连,夹人的时候能把骨头夹碎。这些大臣高官平日养尊处优,细皮白肉,哪里受过这些苦楚啊?当即连声惨叫。

    刘宗敏听着犯人尖声惨叫,极其兴奋,他先是夹碎了三人的胳膊大腿,最后依然不过瘾,干脆挥刀将三具血肉模糊的血人砍了脑袋。

    据统计,仅昨天一天,大顺军就拷掠出金银接近两千万两。刘宗敏获悉具体数字后,真是感觉贫穷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当即把他之前制定的规定数字提高了二十倍。

    整个大顺政权上上下下都被北京城的富有震惊了,于是,抢掠彻底失控!

    既然官员如此富有,百姓也不会穷,士卒们比赛般闯进普通民众家里抢劫,稍稍遇到反抗便即挥刀杀人。

    一时间,对前明官员权贵的拷掠助饷,变成了四处抄家,大顺军兵的兽欲被彻底释放出来,抢掠奸淫,北京城当即变成了一座极其恐怖的城市,人心惶惶……

    与此同时,刘芳亮部在大名府各州县、大顺派往山东的将领郭升部在济南等地,都在拷掠官绅。

    他们以官职大小定银数之多寡,拷掠的刑具除了夹棍外,还有铁梨花、吕公绦、红绣鞋等刑罚,整个情形惨不忍睹。

    ……

    宋献策和李岩在几十名护卫陪同下,骑马经过西长安街,看见到处都有军兵劫掠,士卒们喜气洋洋背着从百姓家里抢来的值钱物事,兴高采烈讨论着收获。

    宋献策看看天空,叹息一声道,“天象惨烈,日色无光啊!”

    宋献策,字康年,永城人,他苦读书,学识渊博,尤精通“术数”,曾为卜者。

    李岩举荐牛金星后,牛金星向李自成举荐了他,成为李自成的谋士、军师后,宋献策为闯王出谋划策,他才智非凡,深受李自成的敬重,立了很大功劳。

    大顺进京后,李自成、刘宗敏和牛金星等人都陶醉于暂时的胜利之中,只有宋献策和李岩头脑依然清醒,但是,他们清醒的意见已经没人在意了。

    二人刚刚从皇宫出来,这次他们一起去向李自成谏言,讲述全国形势的紧迫性,以及关外东虏可能的动作。

    但端坐在高高御座上、连日来被群臣恭维‘德比尧舜,功过汤武’的大顺皇帝已经飘飘然,陶醉于辉煌的军事胜利和歌功颂德声中,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了。

    离开紫禁城时候,宋献策看着仁智殿高高的丹陛,和围着雕工精美的汉白玉栏板,对李岩说道,“天象惨烈,日色无光啊!”

    此时看着大顺军兵在城中四处劫掠,宋献策又说了一遍同样的话。

    李岩皱眉,拉着宋献策到自己府邸,关上书房的门,李岩认真问道,“康年兄,你那句话是何意啊?”

    李岩知道宋献策精于奇门遁甲及图谶等术,但也知道他为人极其精明睿智,经常把自己的判断以占卜形式讲述出来。

    “林泉贤弟,大顺这样搞下去,是兔子尾巴长不了啊!”宋献策感叹完,对李岩低声道,“恐怕他亦非真主,十八孩儿另有其人哉。”

    说完,目光灼灼看着李岩,李岩大惊失色。

    李岩原名李信,字林泉,开封府杞县人,天启丁卯年举人。其父李精白曾任山东巡抚,李家是杞县数一数二的乡绅财主。

    李岩年纪轻轻就中了举,有文才武略,又生性慷慨豪爽,常常周济穷人,爱打抱不平,伸张正义,因此在杞县名声很好。

    崇祯十三年,李岩参加闯王起义军,两人初次见面,谈得很投机,均感觉相见恨晚。

    李岩入伙后,劝李自成“尊贤礼士,除暴恤民、行仁义,禁兵淫杀,收人心以图大事”。他还派人扮成商人,在民间广布流言:“闯王仁义之师,不杀不掠”。

    还编出童谣,让小儿到处传唱:“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家都欢悦”。

    从此,李自成势力大涨。之后,李岩向李自成推荐了同为举人的牛金星,之后,牛金星又推荐了宋献策。

    可以说,崇祯十三年后李闯起义军的辉煌,李岩是多有建树、立了大功的。

    但是,李岩经常慷慨直言,劝谏李自成和刘宗敏的不当举动,令他在军中树敌颇多,在职位上反而比不过后来的牛金星和宋献策。

    宋献策在第一次见李自成时候就编造谶言,说‘十八子当主神器’,十八子即是李,李自成听了极为高兴,后来的事实证明宋献策当初的话是正确的。

    现在,宋献策又盯着李岩说,恐怕李自成亦非真主,十八孩儿另有其人哉。李岩听了焉能不惊?

    大顺王朝三大谋士,李岩是个理想主义者,将仁义当做目的来实现,牛金星则将仁义当做手段,他是个功利主义者。

    宋献策便是他们二人的综合体。

    宋献策既关心百姓疾苦,又渴望建功立业,他一心想要辅佐明君开创太平盛世,在这个过程中,他另辟蹊跷,将自己的睿智用卜卦、谶语的形式包装。

    宋军师此时已经对李自成失望,认为一直以来具有远见卓识的李岩才是大顺皇位的最佳人选,而且他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只是没有跟李岩明言。

    而在大顺政权万分危急的时刻,现实主义者、丞相牛金星一边享乐,一边沉迷皇帝登基的那套礼仪,经常拉着李自成提前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