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操控祖宗,从大秦开始创不朽世家 » 第174章权臣之路,被逼无奈

第174章权臣之路,被逼无奈

    所谓侍中。

    便是干脆在陛下左右的朝之重臣。

    本来是丞相的属官之一。

    不过是一个小吏而已,可随着陛下登基之后,侍中的职位越发的重要,尤其是在察举能人的事情之上。

    陛下犹为看重。

    刘彻每一次加封侍中,都会将人随身携带,让其出入朝堂,且随身侍奉,使天子近臣。

    之前的桑弘羊便是如此。

    如今的桑弘羊,已经位列大汉大司农。

    是大汉九卿之一。

    位高权重。

    如今,刘彻竟然让张兴民成为侍中。

    一但张兴民成为侍中,日后定会名列九卿。

    甚至有可能问鼎三公之列。

    想到以后可能会发生的事。

    老者脸上的神色已经不淡定了。

    他冲着旁边的管家点了点头。

    一直在旁边伺候的管家,得到自家大人的示意。

    快速离开了房间,准备去通知几位小姐。

    让她们做好准备。

    “世侄当今年少有为,真是令我等汗颜。”

    “不知世侄以后可有什么打算,是想在中央为官,还是去往地方?”

    这是他一直想问的问题。

    他想知道张兴民是想继续待在朝堂之上,还是想去地方?

    要是张兴民愿意待在朝堂之上。

    那他自然得重新布局。

    甚至和之前的那些老友闹翻。

    他和张伟本就有交情。

    张伟现在虽然逝世,但朝中有张伟的人,这些人早就已经蛰伏起来。

    他们现在就在等张兴民等人。

    张兴民和张伟已经重入朝堂。

    这是他们的机会。

    是他们重新拥立朝中之臣的机会。

    也是他们站队的惟一机会。

    “自然得听陛下安排。”张兴民凉凉的看着老者。

    从这人试探自己开始,他就已经注定成为一颗弃子。

    他之所以来拜访这人。

    是因为此人他曾在尚书府里看到过。

    这人还是自家父亲给自己请的老师之一。

    不过,他并没有用上。

    但从另一方面也能表明,这人学识渊博,确实有能之人。

    可他并不是自己要找的人。

    他这次回归朝堂,可没想过要当一位纯臣。

    他父亲就走这条路,可最后怎么着?

    落得一个家破人亡,他要是再走他父亲的老路,那他真是蠢到家了。

    他不但要为自己考虑。

    还得要为自家大兄考虑。

    他家兄长向来恣意快活,想让自家兄长过得好,就只能在朝堂之上站稳脚跟。

    甚至要名列三公之首。

    只有让自己成为三公之首,而且另外两人也是自己的左膀右臂,他才能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事情。

    他的野心很大。

    这人摇摆不定。

    而且年龄要超他很多。

    这样的人,根本没必要留在自己身边。

    他不需要一个指手划脚的人,他只需要一个听他命令做事的人。

    老者见张兴民将问题踢回来。

    不但没有生气。

    反而乐不可支。

    “世侄真是心思细腻之人,不知世侄可要给自己取表字,如果没取……”

    张兴民的脸瞬间阴沉了下来。

    他看着此人的目光也发生了变化。

    他想让这人成为自己的下属,而这人却想成为自己父亲。

    还想给自己取字。

    他哪来那么大脸?

    看着老者还要侃侃而谈的样子,张兴民赶紧阻止。

    “世伯,小字的字已经被叔父取好,名为慎独!”

    嗯?

    老者听到张兴民的字之后,眉头微微一皱。

    他以为,张旺景怎么着也得给张兴民取一个很好听的字,或者是一展宏图那里的寓意。

    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

    对方竟然会给张兴民取这样一个字。

    这是什么意思?

    这要是让陛下知道。

    指不定又会生气。

    老者想要将自己张家许配给张兴民的心也瞬间歇了下来。

    张兴民才刚刚进入朝堂。

    还没有站稳脚跟,他没必要投资这么多。

    看着面前的张兴民,老者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然后说道:“慎独取的极好,慎思慎行,独断万古,你叔父对你期望很高,希望你别辜负你叔父的期望,日后好好为大汉效力。”

    “小子谨记!”

    张兴民面上虽然很恭敬,但已经将这人从父亲故人的名单中挪开。

    这人不配成为自家父亲的故人。

    两人在书房之中交谈了一会儿。

    确定没什么遗漏之后,张兴民便提出告辞。

    老者随便挽留了一二。

    确定张兴民要离开老者,让管家把人送出房门。

    甚至没有亲自起身相送。

    张兴民朝门外走去的时候,眼中划过一丝冷意。

    扭头之间,甚至看到拐角处的几抹鲜亮身影。

    想到那名老者的用意,张兴民心中冷嗤一声。

    然后便离开了老者府宅。

    离开这人府邸之后,张兴民并没有再去拜访其他人。

    而是原路返回。

    张兴民去拜访张伟故交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京都。

    被拜访的人得知,张兴民见自己的消息被传扬出去的时候,脸黑的跟锅底似的。

    直接把看守门房的吓人骂了一通。

    说他们看管不力。

    甚至把他们责打了一顿。

    然后便把人赶出府外。

    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这名老者自然在刘彻身边看到了张兴民的身影。

    张兴民确实很得刘彻的喜欢。

    就连上早朝,刘彻竟然也带着张伟,还让张伟站在旁边的随侍之处。

    那里不是宠臣,一般不会去那个地方。

    张兴民不过刚刚进入朝堂而已。

    竟然让陛下如此欢喜。

    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老者站在距离大殿很远的位置。

    几乎快要靠近大门。

    看到刘彻身边的张兴民,老者悔的肠子都青了。

    刚刚进入超堂之时,他才极力辩解自己和张兴民以及张伟的关系。

    这才过了多久?

    张兴民就狠狠的打了他一个巴掌。

    张兴民能站在刘彻身边,足以说明刘彻对他的重视。

    不出意外,张伟决定能位列三公之位。

    老者想到自己昨天做的事,差点没给自己两个大嘴巴。

    要不是在朝堂之上。

    他肯定会后悔不已,然后舔着脸去找张兴民。

    现下不是时候,他只能默默的待在大门口,一脸羡慕的看着站在刘彻身旁的张兴民。

    刘彻对张兴民很是满意。

    今日带张兴民上朝堂,为了宣布他的身份,同时也是张兴民正式入朝堂的第一天。

    旁边的侍从得到刘彻的示意。

    立刻将加封张兴民和张伟的旨意拿了出来。

    “制曰:今乃前任宰相旺景百日之期,朕倍感痛心,幸得其后人,张兴国文武双全,今封为左京辅都尉。”

    “张兴民更是人品贵重,深得朕心,今封为廷尉正,加侍中!”

    张兴民自然不会拒绝。

    立刻上前领旨。

    下面的朝臣听到刘彻的决定后,都不由自主的瞪大了眼眸。

    然后一脸惊恐的看着陛下。

    这也太儿戏了吧。

    一个担任武职,一个从事刑狱。

    这两人要是合并在一起,那不是文武双全吗?

    他们之前曾听闻,张伟有两个极为出色的儿子。

    但他们只闻其名,根本没有见到人。

    现在突然听到这个消息,着实让他们有点震惊。

    公孙贺有些诧异的看着刘彻。

    他以为,刘彻会让这人两人成为丞相属官。

    要是这两人成为自己的属官,那他就可以压着这两人,不让他们有晋升的可能,可刘彻好像在防范他,竟然将这两人掉出了三公之列。

    公孙贺警灵心大作。

    他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默默的站在下方听后刘彻的指令。

    甚至没有表现出不愿意的神情。

    刘彻见自己宣布完召令之后没人反驳,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他这些年一直觉得自己愧对张伟。

    甚至不敢去见张家的人。

    哪怕张家商行,每年都会给他们贡献大量的财富。

    可他都不敢去看张家商行的人,哪怕一次。

    就连张伟的两个儿子,他也从未见过。

    至于之前的扣留,他已经下令废除了。

    张兴民和张伟现在还能平安长大,已经出乎他的意料。

    他一直以为,这两人离开皇城之后,会遭到大批人的追杀,肯定不能活着成年。

    他甚至没把这两人放在眼里。

    只是想着从其他方面来补偿张家。

    却从未想过张伟的两个儿子竟然可以安然长大。

    还和张伟是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

    几人长得十分相像。

    可能是因为他愧对于张伟,才会让张伟的大儿子担任左京辅都尉。

    左京辅都尉只是皇城的一位官员而已。

    甚至不在三公九卿之列。

    他想先看一下张兴国的实力。

    如果这人真的如张兴民所说,文武双全,他不介意让他成为九卿之属官。

    他本就是任人唯贤。

    十分注重人才。

    一旦张兴国真德才兼备。

    他不介意把人拉入朝堂。

    张兴民要比张兴国沉稳很多。

    他之前见过这两臭小子。

    年纪轻轻,张兴国十分的跳脱,在他面前也是毫不拘束。

    要不是有张兴民拘着,那小子肯定能上天。

    可能是因为张伟的缘故。

    刘彻对张兴国很有好感。

    甚至想让他现在进入宫廷为禁卫军。

    却被张兴国拒绝了。

    他也不好强求,只能先让张兴国去一趟南方。

    也不知道那小子要去南方干什么?

    不过没关系。

    反正张兴民现在在京都。

    他也可以宽慰一下自己的相思之苦。

    朝堂之上的事情和以往一样,并没有什么新鲜感。

    刘彻和大臣商议了一会儿重要的事情,之后便宣布下朝。

    等所有人都离开后,刘彻让自己身边的水桶把公孙贺叫了过来。

    公孙贺是刘彻现在最信任的朝臣之一。

    也是他对宠幸的大臣。

    因为这个人娶了皇后的姐姐。

    也算是他的连襟。

    对于自己人,刘彻向来十分大方。

    本打算离开皇城的公孙贺,在听到刘彻照见自己的时候,心中也咯噔。

    然后快速来到未央宫。

    等进入央宫时。

    公孙贺立刻看到站在中央的张兴民。

    张兴民就如同挺拔的翠松一样。

    站在那边很有气势。

    看着并不像乳臭未干的小儿。

    反而有他父亲的风范。

    总之,这肯定是一个劲

    敌。

    “子叔,你来了!”

    刘彻看到公孙贺,亲切的打了一声招呼,然后便让他进入未央宫,之后向他介绍了一下张兴民。

    “这人你应该认识吧?”

    “他是旺川的儿子,朕期待了好久的侄子。”

    “他父亲身为尚书令,虽然职位不高,但却为大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朕一直都记得。”

    “今日,旺川的儿子能进入朝堂,朕十分高兴,子叔,快来见过张兴民。”

    公孙贺看着站在旁边的张伟。

    脸都已经黑的不能再黑了。

    这都什么跟什么?

    他好歹也是堂堂一国宰相。

    怎么能去见一个后辈?

    可刘彻的命令他又不能不听。

    只能不情愿的走到张兴民身边,冲着张兴民点了点头:“后生可畏。”

    张兴民看着公孙贺。

    他已经把这人调查清楚了。

    这人十分的刘彻信任。

    他之前本不是列候。

    大汉有明令规定,只有列侯之上的人才能成为三公之首。

    他当时还破了禁令,让公孙贺成为列候之一,然后将他提拔为三公之首,可见对他的宠爱。

    更何况。

    刘彻对卫子夫十分的宠幸。

    甚至连带他的小弟都得到了荣宠。

    更何况,这个人还娶了卫子夫的姐姐。

    他已经把这人调查清楚,甚至把这人的情报给张兴国发过去了。

    不知道他那位兄长现在在什么地方?

    张兴民和公孙贺相互寒暄了一会儿。

    两人关系还算不错。

    刘彻让公孙贺多带带张兴民。

    公孙贺自然全部应承。

    张兴民也在旁边不停道谢。

    君臣三人,倒是相得益彰。

    ……

    大汉南方。

    张伟离开大汉皇城之后。

    直接来到南方。

    来到南方,张伟也没着急去找刘子善。

    而是在他们之前居住过的府宅附近转了一圈。

    这个地方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燕国皇都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和以前没有任何相似之处。

    张伟四处看了一下。

    眼中浮现出一丝别样的色彩。

    然后按照记忆来到燕国皇都的一个小巷之中。

    十年不见,不知道里面的人怎么样了。

    ……

    与此同时。

    在燕国皇都之中。

    刘子善此刻已经垂垂老矣。

    甚至不复当年雄姿。

    当年有张伟相助,他确实拿下了燕王之位。

    甚至将皇城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他几个兄弟也被他尽数拿下,没有了反抗之力。

    虽然朝堂有推恩令,可他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麻痹朝堂之人还是很容易的。

    毕竟,这个地方已经被他经营的如铁桶一般,外人无法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