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大朱红楼之宝钗传 » 8 青女素娥

8 青女素娥

    穆县主的伴读夏金桂,是薛宝钗出了三服的表姐。

    她的母亲夏薛氏,出自薛家迁移到北京的一支堂亲。

    夏家和薛家一样也是户部挂名的皇商,只是薛家在金陵,夏家在北京。

    薛家经营百货当铺,夏家经营花木盆景。

    北京城里城外桂花局俱是她家的,郊外有几十顷地种着桂花,人称桂花夏家。

    夏金桂乃是夏家嫡长独女,父亲早逝,并无兄弟。

    夏太太于是认了个嗣子夏三,接掌了夏家生意。

    薛太太和夏太太都是寡妇,不便走动。

    薛蟠来北京之后跟着贾珍贾琏寻欢作乐都忙不过来,也顾不上拜访远亲。

    所以薛宝钗和夏金桂虽是远亲,今日也是初见。

    霍县主的伴读卫若芷,有个哥哥卫若兰,是史湘云的未婚夫。

    金县主的伴读冯紫芝,有个哥哥冯紫英,是贾宝玉薛蟠的好友。

    据说冯紫英将来会娶卫若芷,因卫若芷要选伴读才未定亲。

    虽然卫若芷冯紫芝都是庶出,但两家都只有一个女儿。

    都是记在嫡母名下以嫡女规格教养成人的,身上都没有庶女气息。

    水县主的伴读傅秋芳,在薛宝钗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傅家本是昌平县小地主,傅秋芳父母已经亡故。

    嫡亲哥哥傅试和贾雨村类似,才干出众,私德败坏。

    中举后做了贾政的门生,将其哄得十分开心,后来考中三甲从进士。

    因贴上了贾家,自己又颇善钻营,三年便升到了五品通判之职,和贾政平级。

    不得不说,是个人才。

    傅试一心想要与豪门贵族结亲,提升一下傅家门第。

    常遣家里的婆子来给王夫人请安,夸耀说他妹子傅秋芳是个琼闺秀玉,才貌俱全。

    贾宝玉听说后,虽未亲睹佳人芳容,然遐思遥爱之心,十分诚敬。

    只要傅家婆子来请安,他若有空也要见上一见,问问傅秋芳在家的情形。

    林黛玉因金玉姻缘猜疑薛宝钗,甚至提防过有金麒麟的史湘云。

    却从未把这个傅秋芳放在心上,可见送出长命金锁很英明!

    傅家根基浅薄,在老牌世家眼里不过是穷酸暴发户。

    娶傅秋芳为媳不可能,纳为侍妾倒是可以考虑。

    薛宝钗是个有心的人,记得傅家兄妹俩为了攀附豪门,耽误至今。

    一个二十七了还是光棍,一个二十岁了尚未许人。

    怎么女官唱名,说傅秋芳只有十六岁?

    宗人府和礼部的皇家女学伴读招聘书,写的很清楚。

    十二至十六岁未定亲的仕宦闺秀,经官员推荐方可参选。

    傅秋芳足足超龄了四岁,可是欺君之罪!

    贾元春书信中各种情报都有,为何不曾提过傅秋芳之事?

    不过薛宝钗很快决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装不知道。

    就算傅秋芳的哥哥是我姨父的门生,我也不一定知道她多大啊!

    再说了,谁知道傅家有事会不会连累贾家,贾家有事肯定会影响薛家。

    唱名之后,八名伴读被分到四间屋子居住。每间屋子都指定了两个小宫女伺候。

    薛宝钗和孔玉苗一对,甄宝瑶和花溪一对,

    卫若芷和冯紫芝一对,夏金桂和傅秋芳一对。

    尚宫局已经安排人,给她们送女官冠服用品。

    方宫正说完就叫伴读们回屋梳洗,午膳小宫女们会送过来。

    今日大家就松散半日,只别出如意馆的门。

    女官宫女太监侍卫,在宫中都有固定的工作单位和出入范围,未经批准不得出圈。

    伴读们每日卯时五点起身,卯正二刻六点早膳,午正十一点午膳,酉正四点晚膳。

    亥正九点宫门下钥,除当班侍卫或紧急事务外,无旨不得四处游走。

    众人一起行礼称是,然后跟着各自的小宫女们进了各自的屋子。

    倒也不是太差,还是个套间。

    因是暮春,里外用湘妃竹帘隔开了。

    到了冬天,就会换上锦缎棉帘了。

    外间有圆桌圆凳书案妆台,里间则是一左一右两张床。

    床头有装衣物的箱笼等物,屏风后是共用的净房。

    薛宝钗笑着问孔玉苗:“孔才人,你中意哪张床?”

    孔玉苗看她一眼道:“我自来好静,我想要靠里头的床。”

    薛宝钗觉得无所谓,里头的床离房门远些,却离净房近些,于是笑着点头说好。

    指给薛宝钗和孔玉苗的两个小宫女行了礼,做了自我介绍。

    活泼些的叫青女,安静些的叫素娥。

    薛宝钗便笑道:“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你们两人的名字都好极了。”

    青女伶俐地接口:“薛才人好有学问。伺候隔壁几位伴读的是冷月寒霜阿婵晓娟,我们是两年前一起进宫的。给我们起名字的姑姑,也念了这句诗。”

    薛宝钗在贾府时就亲和力一流,小丫头们多喜欢她胜过林黛玉。

    不过几句话,就和青女素娥熟稔了起来。

    两个小宫女跑前跑后,给薛宝钗和孔玉苗送来了铜盆热水毛巾,又指给她们看梳篦脂粉等用具。

    薛宝钗笑着谢过,从头上拔了两支银挖耳送给她们。

    进宫之前,薛宝钗请薛蟠打了二十支纯银茉莉挖耳,埋在了发髻里头。

    她头发浓密,小巧的挖耳插进头发并不打眼。

    有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拔下来赏人,十分便宜。

    孔玉苗见薛宝钗此举,似有冷笑之意,将头转开了。

    薛宝钗并未放在心上。

    每个人风格不同,自己习惯与人交好,他人未免觉得过于讨好,哪里分辨得了许多。

    纯银茉莉挖耳不过三寸长,虽然小巧,却打造的格外精致。

    一头是挖耳,一头是朵茉莉花,瓣瓣绽放,栩栩如生,正适合小女娃儿们戴。

    青女和素娥开心地对薛宝钗道了谢,方退了出去。

    孔玉苗便道:“我惯常打坐当作休息,若是薛才人无事,我便去我床上打坐一会儿。”

    薛宝钗笑着道:“孔才人原来用打坐当休息啊!方宫正说今日松散半日,想来大家都无事,倒是该串个门子,通个姓名。”

    孔玉苗道:“我是在家修行的佛门居士。说到串门,我们等着别人上门不就行了。我先去打坐,若是有人来了,你叫我一声即可。”

    说完,撩起湘妃竹帘进了里屋。

    薛宝钗坐在圆桌边发怔。

    孔才人这是将我当她的大丫头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