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狼烟录 » 二十八

二十八

    【太极宫】

    里鳟和母亲也坐在一起。他用手语比划着,笑容很灿烂。“阿娘,我算了时日,上次见到阿娘都是二哥婚礼之时,才发觉有些时日不曾进宫看看阿娘了,便来了。”

    公孙太后并不需要他人翻译,当时里鳟烧坏了嗓子,她便陪着儿子一起学了手语。“是啊,你们都忙。”她佯做埋怨。

    “阿娘莫怪,孩儿知错。便是以后多多来看你。”

    “这几日,你可曾见过二郎?”

    “礼毕以后,便不曾见过了,我听闻这段时间,二哥都与嫂嫂在府中,鲜少出门。”

    “不曾想他二人感情如此好。”太后有些意外。

    里鳟脸上闪过一个犹豫的表情,没有被太后捕捉到,他清楚地记得,上次与里鲞相见便是大婚之前不过数日,他都不曾提起汪二娘一句。

    “阿娘,你可见过阿阳了?”

    “什么阿阳?”太后脸上的疑惑更甚。

    “这便是二哥的作风了。”里鳟毫不意外。“阿娘可还记得凉王?”

    “七弟。隐入道观已有三十载了。”太后眼神上移,回忆着。

    “二哥此番回来,带了个小道长,便是长天观出身的,是叔父的徒儿,叔父给他起了个名字,便叫里阳。”

    太后回忆着,婚礼上,她主要便是在和小儿子还有汪雄汪虎兄弟二人交谈,并不记得有道士打扮的人。“可曾出现在二郎婚礼上?”

    “在的,当时和木家三郎在一起,还念了诗的。”

    “此等要事,二郎也不曾说与我。”

    “二哥啊,必然是忘了的。”里鳟表现得对哥哥十分了解的样子。

    太后本还想问什么,却听门外唱到。“圣人至。”便带着小儿子去接大儿子。

    “哟,三郎也在啊。”里鲋看到了弟弟,露出了笑容。

    “大哥安好。”三郎对他问好。

    还等兄弟二人再说什么,太后就问道。“大郎可知道阿阳的事情?”

    “什么阿阳?”他复刻了母亲的反应。

    三郎便又把里阳的情况又给大哥描述了一遍。

    里鲋手语虽不如太后好,但和弟弟交谈也鲜少需要从旁协助。

    “便也就是老二才能把如此大事忘了。”里鲋肯定了弟弟的看法。

    “你也是,他回来一趟,你却躲着他不见。”太后矛头一转,对向了老大。

    “阿娘,我知道了,这样,下次你叫二郎把那里阳带来,我便也过来如何?”老大在母亲和媳妇的轮番轰炸之下,松了口,答应和弟弟见上一面。

    “说起来,齐国公如今卧床,你们找个时间,也去看看。”太后又想来了自己的弟弟。

    “儿知道了。”二人都答应了下来。

    母子三人又说了好一会儿的话,等里鳟从内宫出去,都已经是黄昏时分了。他也没有出皇城,而是奔着鸿胪寺的方向去了。

    他轻车熟路,到了安置外宾的院子,东侧有一座特殊的宫殿,规模不大,紧挨着鸿胪寺后花园,那里常年居住着一人,里鳟每次来见此人,都会顺路去探望母亲,只是这些日子不是忙着排演,就是二哥婚,和住在这里的人也有时日未见了。

    这小宫殿的匾上只刻着二字,陈国,门口站岗的侍卫衣着制式和大新很有几分相似,只是内衬颜色不同。侍卫见里鳟来,也是没有阻拦。

    里鳟一路畅通无阻,到了正殿便坐下,等着通传。不一会儿,一个同样书生气质,身材高挑的年轻人便面带笑容的出现了。

    “谦之来了,我想着你这些时日定是忙着给你二哥帮忙,可算是把你盼来了。”

    里鳟也是笑着,由他的侍卫帮忙传话。“梦机君倒是猜得准,我前些日子是在排演,乐坊出了几个女官与我合奏,虽也勉强能听,若与梦机君相比,便是判若云泥了。”

    “一般的凡俗之辈,又怎能配得上谦之呢。”梦机君也没有谦虚,而是同样捧了一手里鳟。里鳟诗词歌赋也颇为不俗,琴棋书画也是样样精通,不过他最爱的,还是画和琴,眼前的梦机君便是他的知音之人,二人身份相仿,兴趣相投,只不过比起画,梦机君更擅长诗词书法。

    “便是想找梦机君指点一二。”

    梦机君欣然赴约,平日出门,都会有鸿胪寺的人跟着,与里鳟结伴而行之时,便不会,只是他也不得带侍卫,他也乐得如此,二人共车,一车三人,便是直奔王府而去。

    天色已然彻底暗了下来,木谣每日都会在院中亭子闲坐,今日亦是如此,府中下人也都习惯了如此,只是帮他掌着灯,他便看着灯上蛾子发呆,这是他每日放松自己的方式,今天却被里阳打扰了。

    “木三郎。”他掐着子午诀。

    “小道长。”木谣回礼。

    “我每每见三郎深夜独自在此,便来看看,不是三郎是有何心事。”小道士解释道。

    木谣微笑回应,和平日的笑容差别很大。“多谢小道长关心,不过是我自我放松的一种方式罢了。我这个脑袋。”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总是闲不下来,整日胡思乱想,便是在这亭子里,还能静静心。”

    “善思之人,多有忧虑,三郎不必让自己活的这么累,不计较也是大智慧。”小道士学以致用,将曾经师父说过的话,说给了木谣听。

    木谣微笑回应,他很久没有感受到他人的关心,便又回了一礼。“我便是自扰的庸人。”

    “三郎为何这么说?”小道士坐到了他对面。

    “小道长,你可知道为何人人都叫我一声木三郎,却从不曾听闻我的表字?”

    小道士倒是不曾注意这个细节,只是听到这般说,才回想了一下,慢慢点了点头。

    “我不曾有及冠之礼。我与我父素来不和,他认定我行事乖张,不成体统。”小道士很确信,虽然木谣语气风轻云淡,但是他看到了他眼中闪过一丝悲伤。

    “我亦不像二位兄长,承其衣钵,精于棋艺,他便是…”他小小的沉默,露出一丝苦笑。“不喜欢我吧。”

    “也许并非如三郎所想,兴许只是令尊对你寄予厚望远胜于二位兄长,才会让你觉得他过于严苛。”

    木谣平时很忌讳有人与他谈论父亲,穆守年一直在努力不懈,但是得到的总是木谣怨气的回应,今日出奇的,他发现与小道士谈论此事,并没有让他愤怒。

    “我便也想证明自己,让他看看,我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三郎想怎么证明?”

    “我想做一件天底下最大的事。”

    “哪是何事?”

    “小道长觉得,天底下最大的事,是什么?”

    里阳好好思索了一番,认真的回答。“走遍大江南北,领略世间风光,感受道法自然,入凡尘,走俗世,看人间百态,便能成仙。”

    木谣全然没想到这小道士有这么高的思想境界,不由得有些佩服。“小道长当真是得道高人。”

    “三郎谬赞我了。我自小就长在观中,大事便只能想到这般修道飞仙之事。”

    “那我心中的这件大事,便留给小道长猜猜吧。”木谣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又看向了那盏灯。

    里阳跟着他的目光也去看灯,他能感受得到,木谣心中藏着很多事情。

    “你快乐么?”他开口问。

    木谣神情愕然,旋即马上收拢表情,认真的回答。“我不快乐。”

    “放下执念,就快乐了。”

    “我放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