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狼烟录 » 二十

二十

    时隔半年有余,里鲞踏上了回到永兴的路。

    莵关练兵任务依然繁重,老鲜便无法护航,便是把寅牙叫来和里鲞一道回了永兴。

    没了木谣,里鲞的话就少了很多,寅牙这几个月虽然归原话说的流利了不少,但本身他就是个闷葫芦,只有里阳虽然摸不准里鲞的脾气,却还是免不了兴奋,他可从不曾和如此多人一同出行过,一路上便是他一直在喋喋不休,其余二人只是从旁应和。

    不过里阳有着异于常人的社交能力,似乎什么人,都可以和他聊的起来,就是寅牙,都没有逃过。

    “这是山豹。”

    “哦?”

    “我便是听声音就知道了。”

    类似这样的对话,也偶尔在他们中间展开着。

    众人走的不紧不慢,里阳很是期待洛邑的风景,当然他更期待的还是永兴,所谓北永兴南康宁,便是如今大新和大兆的首都,都是举世繁华之所在。

    【盛京永兴汪府】

    小侍女文毓抚着姑娘刚从宫里回来,今日一大早便去给那位了婆婆请了安,虽然她家姑娘对公孙太后印象颇为良好,但是文毓总觉得,那个女人拿腔拿调,看似平易近人内里却刻着一股高高在上的感觉,小文毓很相信,里鲞的那种做派,多半都是和他娘学来的。

    最近,她发现姑娘似乎在模仿太后的举止,她有些担心。

    “姑娘,我最近发现,你好像在模仿公孙太后的言行。”她边服侍小姐换更衣边说道。

    “公孙太后确实是贤良淑德,自当以为楷模,但我也并不曾刻意模仿其言行。”汪二娘矢口否认。

    文毓嘟了嘟嘴,没有再反驳什么,汪二娘敏锐的捕捉到了她的表情,笑骂。”丫头,是你对初见郎君之事耿耿于怀,厌屋及乌。“

    “姑娘倒是宽宏大量,还唤他郎君。”

    “六礼已成五,自然要唤他一声郎君。”

    “是啊,六礼成五,都不见他人回来一面。”小文毓继续输出着她的不满。

    汪姑娘不以为意。

    “不过是可频家嫁给了叱利家罢了,他与我又有何感情。”她拉起小侍女的手。“他即便是为了他想要的,也会对我们关怀有加的,我们的日子会好过的。”

    小侍女点了点头。

    除了汪二娘,这府中还有一个人,最近刚活跃起来,便又被打压了下去,便是紧闭结束的汪大郎。

    他刚被放出来之时,就享受了木谣为他”接风洗尘“的宴席,美酒舞姬一应俱全,让他铭感五内。

    最近一段时间更是日日陪在他的身边,又是翻译又是介绍,最让他喜不自胜的是,原本他还想要争取的魏宁,如今每天都跟着木谣,就连那相见恨晚的竞争对手陆安也成功的被吸引,如今也不再挑头,只是跟着他们厮混。

    他感觉自己现在是风光无限,走路都是脚下生风,前几日的晚宴之上,他喝了个伶仃大醉,更是声泪俱下奉木谣为知音,非要拉众人拜把子,还要约定儿女亲家,索性被闻风来抓他的汪虎厉声制止,把他拎回了家。

    如今婚期将至,在这通胡闹之后,他也收敛了不少,甚至还在家主动学起了归原话,读起了书——他听魏宁说,如今流行打茶围,他这边胸无点墨是见不得花魁姑娘的。

    老可汗汪雄对大儿子是一阵的头疼,却被汪四娘用别样的方式宽慰了。“无妨,如此废物的外戚,才是里家想要的。”

    木谣这段时间也是忙的紧,又要陪汪甫玩,又要陪老穆下棋,不过更多的时间,他都是在观察魏宁,或者说努力了解魏宁。

    他收集了魏家很多的情报,比如,曾经临渝关守将魏准,一个彻头彻尾的归原人,其实是看不下去赵家军残害百姓才临阵倒戈,又比如魏准虽然是武将,却有肺痨,后来又在战场上中了流矢,药石无灵,撒手人寰,彼时魏宁还在襁褓之中,那魏平也不过总角。

    在魏准死后,魏家为了快速融入狩曲的贵族圈得以生存,由主母夫人带领,全家快速狩曲化,实际上如今在魏府中都在用狩曲话交流,魏家两兄弟的狩曲文化,怕是比里家子弟都掌握的好得多。

    再比如,而今的魏家,有着不少的生意,虽然是融入了狩曲人的圈子,但是底下用的工人、仆役、匠人绝大部分依旧是归原人,只是随着魏家的大流,这些归原人,都或多或少的狩曲化了。

    现在,他一边脑内整理着这些情报,一边用棋子敲着桌面,等着对面的伯父落子。

    “大伯,推行归原化,进展如何?”他半天等不到老穆落子,问到。

    老穆伸手让他噤声,又是思考了良久,才满意的落下一子,又呷了口茶。“倒是不如你们胡作非为的动作快。”

    “大伯又听到什么故事了?”木谣没憋住笑出了声。

    “听说你要和人拜把子。”

    “醉酒误事,闹的笑话罢了。”木谣笑的很开心,好似他才是听故事的那个人。

    “二弟可是很不高兴。”老穆用一句话就让木谣顺便变了脸色。

    “大伯,我做事自有深意,至于他如何看待,便是与我无关了。”

    老穆叹了口气,好似也有几分愠怒。“都是这般性子,死倔。”

    “大伯,言归正传,我以为改姓通婚一事,犹如隔靴搔痒,我大新治下,便还是归原百姓居多,改姓通婚与他们何干?”

    “那你以为下一步该如何?”老穆对此事颇为上心,停下了手中的棋局。

    “如果改制削藩,必然要引得人人自危,此事不可急于求成,我以为为今之计,应从商贾入手。”

    “你且具体说说。”

    木谣顺手就用棋子当起了演示。“我大新,多年来对狩曲商会,都有着减税让利,在先帝承袭归原制之前,便已经不少归原人狩曲化,为的便是加入商会谋其利益,曾经的狩曲商会做的都是皮毛兽肉的生意,如今早已扩展到各种行当,此等偏袒政策仍在实行,这便不知影响了多少人的生计。小到一间布料店,药材行,大到地方采购,如果将此政策放开,小的归原商会也能聚成更大的力量,百姓才能受益于此。”

    “此事不妥。”老穆很快就否决的他的提案。“我大新,不似这归原旧朝,便是靠百姓,农业起家,我等翻身靠得便是各个商户慷慨解囊,如今便要抽了他们的利好…”

    “大伯,此一时彼一时,诚如我所言,先前狩曲商会不过是做些皮毛兽肉和新罗那边的生意,如今他们掌握我大新商业半壁江山不止,何况他们后嗣虽大多无官身,却都有爵位,何愁不能安身立命,我朝新立,正是需要收拢人心之时,随意民心才是我等之要务。”木谣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老穆不由得深思起来。“你且,容我好生想想。”

    “大伯可还记得,那魏家二郎,魏静原,魏宁,那魏家便是狩曲商会主事之一,腰缠万贯,富可敌国,如今商会还是日益壮大,总有一日便是要以商逼政了。”

    老穆不多言语,只是神色又变了变,他看着木谣比划的棋子目光深邃,又是窃窃重复了一遍。“且让我,好好想想。”

    木谣又从义愤填膺的状态回到了初始状态,挂上了他标志的微笑,好似刚刚结束了一场演出,他要的效果已经达到了,他起身作揖。“那我便不打扰大伯了,这局棋,改日我再重新陪大伯下过。”

    他只需要先埋下一颗种子。

    刚迈出这院门,木谣就兴高采烈的朝着府门奔去,出了门上了马车,不一会儿就来到了一家奢华气派的酒楼。他进了门,颇为熟练的上楼,拐弯来到了里面的一间包房之内。

    “木三郎好排场,便是要我等等着你大轴登场。”

    “子英说笑了。只是临行前被大伯叫住,多下了局棋,莫怪。”刚刚说话之人便是陆安,他此刻正端着一壶酒,看起来已经是喝过了。

    “静原,你说,他当不当罚。“陆安拍了拍旁边的人,正是魏宁。

    “当罚,当罚。”木谣自己接话,随手抄起一盅,提壶满上,便是一饮而尽。

    “木谣,一杯,不够吧。”汪甫发话了,他坐在正东,颇有一种大哥风范。

    “我不胜酒力,长夜漫漫,总不能让我睡在你们身边吧,少了我,你们可要少一半儿乐趣。”

    “伯秀,看看,还是人家会说话。那叫什么,舌灿莲花,对对对。”陆安还在起哄。

    “子英,我最近可也看了不少书。”汪甫马上嚣张了起来。

    “算了,可别班门弄斧了,谁不知道三郎之父,乃是当世棋圣,又是一代大儒。”魏宁开口。“二位兄长,我最近可是看上了一批新货,来自大食的舞姬,高挑曼妙,别具一格。”他一开口就马上吸引住了另外二人的注意力,几人开始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

    木谣没有加入,随意的落座,也不喝酒,只是看着他们吵闹喝酒,偶尔举杯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