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狼烟录 » 十五

十五

    杨解走在门楼上,俯瞰着关内。

    如今这菟关人口明显多了不少,有不少是里鲞和里鲋派来的军籍,也一些是被王时安感召而来的读书人。

    这些读书人大部分都进了义学,给关内的子弟教书,一小部分给如今关内的,不会归原话的官员当先生和翻译,更有几位做了官老爷的门客。

    杨解是读书人,是王时安的弟子,是这关内的归原人大官,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这关内书生的精神领袖,他也时不时会去一些义学看看,了解了解情况,也会过问翻译们,原本这不是他的工作,只是他知道老师在致力于推行两族融合和归原化,于是他也多用了几分心思。

    偶尔大家汇聚一堂,还会起哄让他给上一堂课,于是他便教,也不管自己回去还有没有其他工作要做。

    他看见关口,有几辆车拉着石料出了城,那便是去往浑河的,如今动工已经快两个月,连一堵墙都没修好。

    万事开头难,他这样想着,他也知道如今这关内的大部分官员都在搪塞他,他也有自己的想法。

    忽然,他看到了几个几个人影从校场出来,便是汪仪和曾经的几个旧部。

    汪仪等人此时也看到了他。“那新来的跛子长史忒难打交道。”一个人说道。

    “可不是嘛,你看他如今,谁给他办事。”

    “再说了,他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归原小娃儿,还是个跛子,凭啥就要骑在我等头上。”

    “说起此事,我此次前来之时,带了郎君教书,便是催问工程之事,诸位不配合他的话,该如何交差?”

    “诶,小郎君此言差矣,我等岂有不配合,只是效率之事,我等着实难以拿捏。“

    汪仪无言以对,他发现老鲜的当真是切中了要害。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便要带着他去吃酒。只是他有些提不起兴致,又不知如何推脱,一时间有些骑虎难下。

    众人身前出现了个身影,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明日,他还需与我去义学。”来人是寅牙。

    听闻此言,大家便不再纠缠,自行前去了。寅牙现在,在他人眼中,便是鲜邕的弟子,自然是没有必要去招惹。

    他二人短暂的结伴而行。

    “你是不是长高了。”

    “不知道。”

    “我不记得你有这般厉害的功夫。”

    “这两个月,学了不少。”

    “义学在哪儿?”

    “杨先生家中。”

    “生活可还习惯?”

    “适应了。”

    …

    原本要教寅牙学归原话的王时安走了,杨解来了便接过了这一工作,今天他又多了一个学生,汪仪。

    汪仪提早了不少就到了。

    “汪三郎也来了。”

    “先生。”

    “三郎的亲信侍从呢?”

    “说来惭愧,他们都没有通过考核,已经返程了。”

    “如此,三郎可不要觉得寂寞。”

    汪仪闻言愣了愣,他很意外会收获来自眼前人的关心。更微妙的是,在他眼中,杨解才是那个始终都在独来独往的人。

    “三郎莫要见怪,是想着你不远万里来此,又没了人照顾,怕你不适应。我刚来此地之时,便有些许寂寞之情。”杨解看汪仪一时不说话,解释道,他笑容和煦。

    “先生也觉得寂寞吗?”汪仪思绪飘得有些远,一句话脱口而出。我为什么要说也,他在内心反问自己。“我见先生总是一人。”他解释道。

    “我这个样子。”杨解拍了拍自己的腿,面容依旧带着微笑。“自然是一个人的时候多。至于寂寞。”他沉思了一下。“没人会习惯,只是无奈。”他的笑容依然和煦,听起来,也不似抱怨。

    “三郎若是无人说话,可以来找我。”他又给自己揽了个工作。

    汪仪又陷入了沉默,他回忆着,似乎从来没有人这样和他说过。他以前的秘密,都分享给了自己的亲信,有一部分却莫名其妙的,就被父亲得知了。

    “是我矫情了。”杨解作揖,便要准备今天的课程。

    “先生。“汪仪突然感觉心里一热,他叫住了杨解。“先生,我有一事想要先生解答。”他说出了很流利的归原话,只是口音有些奇怪。虽然在这关中待了几日,也见过杨解数次,但是对话,却是第一次。

    “原来三郎会说归原话,三郎且说。”

    “先生为何关心于我?”

    “我觉得三郎某些地方,和我有几分相像,便自作主张,以己度人罢了。”杨解只是把自己渴望的,传递给了汪仪,诚如他所言,是因为他也渴望相同的关心。

    “先生明明为人随和,为何还总是形单影只?”他问了一个或许有些伤人的问题。

    “三郎是知道答案的。”杨解依旧不恼,就如同汪仪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一样,明明一堆人吵得不可开交,他也不压制,明明好多人都会归原话,也无人帮他翻译,他也不生气。

    “可那些根本都不是理由。”汪仪有些激动。他很难用不同族,跛脚又或者是年轻的无名之辈当作理由来疏远一个人。

    “这便是三郎的过人之处了,你很善良。”

    “那先生呢?为何先生不为自己打抱不平?”

    “那,若是换做三郎,你会如何去做呢?”

    汪仪低头思索。杨解这次没有着急说什么,而是很耐心的等着。

    “我应该会生气,会斥责他们,我会如实上报,让郎君定夺。”

    “这便是我们的不同了。我来之前便想过,此事必然不会一帆风顺,那症结何在?我何故遭人厌恶?他们对我的怠慢究竟是何原因?我想明白了。”杨解娓娓道来。“便是我之职务所带来的问题。”

    “仪不能懂先生意思。”汪仪不明白。

    “换做是他人做这王府长史总监工程,也会遭到嫌弃。诸位和我并无冤仇,只是我给了他们更多的理由罢了。”说话间,杨解盯住了汪仪的眼睛,二者四目相对。“换成三郎来做,理由便会少一些。”

    汪仪明白,这是在说他的出身。

    “我纵使如三郎所言,或可让众人一时臣服,但其心中怨怼只会更甚,如此虽可以解决问题,却不解决根本。”

    “那该如何解决根本?”

    “人与人,不外乎理解。想让他人理解,便要做好自己,我不愿用权胁迫施压,但可做好分内之事,我亦可多做,义学,修缮,慰问,他人可见我本心,就可以化解这根本。”

    “先生这是化简为繁。”

    “可我有时间,也不怕麻烦。若我十年能换一人理解,他便会影响周围之人,他的子嗣也会受其影响,那便省下了一代人的时光,我觉得值得。”

    “先生这是在赌。”

    “我觉得我是幸运的。”他看着眼前的汪仪微笑。“这便是我的信条,吾以吾行正吾心。”

    “况且,我还有一个原因。”他继续说道。“我本就无出身,又身有残疾,我必须展现足够的能力,若我上任短短两月,大事小情便要郎君费神,我的价值又何在呢?我又如何对得起老师呢?”

    “先生倒也直白。”汪仪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杨解的想法或者说信念,一方面他倾佩这样的为人,但他又觉得这种想法很天真。

    “因为三郎是善良之人,多说几句也无妨。”眼前的杨解始终是这个模样,说什么也不会激动。“况且,杨某,必须死死的抓住每一个机会。”他说话的时候,望向了远方,仿佛想起了一些往事。

    “先生很在意门第。”

    “我很讨厌它。”

    “可先生说的话,总是在强调它。”

    “想要打破现行,你需要先被其认可。”

    他们的谈话被敲门声打断了,来人是寅牙。

    “如若再有机会,我可继续为三郎,答疑解惑。”

    “先生还觉得我们有相通之处嘛?”

    “本性。”

    他们的谈话被寅牙打断了,他吃惊的看着汪仪。“三郎,会归原话。”

    汪仪苦笑了一声。“哼。倘若你也是家中的小透明,又有一个精通归原文化,又自由随性的妹妹,你也一定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