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有一剑斩星河 » 第二十二章:山上山下

第二十二章:山上山下

    储君大典被定在四月末,藩王大典则是五月初,二人相差的时日不多。

    观海城武帝都已然肃清,随时能迎接藩王入城。

    天然走后的第七天,夏希然的生活过得略显无聊起来。白天听宁先生讲述大道推衍,总而言之是可以试试的,不过不急于现在。长生桥被断,其实还是比较麻烦的,至少催动灵力暂时是别想了,这会跟个废人差不多。

    他还是挺乐观的,老子把一个顶厉害的修士砍伤了啊,谁能行,这上云洲能找出第二个吗?

    其实他心里觉得是有的,不过这也并不妨碍他开始逗弄小雨莹的生活。摸摸头捏捏脸都已经习以为常了,他在开始尝试往更深远处做出努力。

    “诶,阿玉啊,你那里那么大的是什么啊,为什么我没有呢?”

    夏希然一脸正色,俨然一个学生对于未知的无限渴求。

    小姑娘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最后如一条死鱼般盯着他,“你想摸摸吗?”

    夏希然心中大喜,居然这么上道,这段日子自己的潜移默化果然没错啊,他立刻收起了嘴角洋溢而出的笑意,深吸一口气,“嗯,毕竟我也有许多东西要学。”

    雨莹一个帕子就甩到了夏希然的脸上,是刚刚擦过桌子的,小姑娘一脸嫌弃,“天然小姐跟我说过了,你不是什么好人,所以以后想让我给你暖床也别想了!”

    天然临走之际,找到她问了一个极为深奥的问题,就是夏希然喜欢大姐多点还是二姐多点,雨莹一脸疑惑,都是姐姐,不应该是一样多吗?直到天然极为严肃的说他喜欢二姐多些,雨莹俨然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怪不得!登徒子!

    这几日,连夏楚昕都很少被夏希然抱在怀里,都是雨莹在一旁教唆,万一这人对自己的妹妹有想法怎么办,她还那么小!

    “咳咳,是不是有人给你吹了耳旁风,是不是柳亦真他们,我寻思着你也不会那么早....咳咳咳咳咳咳,一定是跟你讲了许多不太好的东西。”

    “别咳了,脸都咳白了,喝点水。”

    “不喝了,我严重怀疑有人污了我的清白,本公子多好的人,你居然对本公子生有戒心,我一定要讲此事的罪魁祸首查出来!”

    雨莹回想了一下,其实这人也不坏,从来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就是晚上提早让自己暖被窝然后把自己踹出去太讨人厌了,这天还冷呢!她好像也没有吃什么大亏。

    “算了吧公子。”她坐下来给自己也倒了一杯水,喝完之后语重心长的说道:“公子可是大家世子,什么事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你一定要清楚。公子已经有了天然小姐了,怎么能朝三暮四呢?以后摸头摸脸可以,但是公子不能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知道了吗?”

    “为什么感觉你是少爷我是丫鬟呢?”夏希然眯眼笑问。

    小姑娘闻言,脸色一红,支支吾吾道:“嗯.....有吗?”

    “有的。”

    “你要是不乖,我就把你送给柳亦真,要不然送给谈乐穷,再不然就把你贬成三等丫鬟去做苦力,每天挑几十旦水晒成黑丫头!”

    “啊?我....我很乖的,我不想去他们那里啊,公子,我一定听话....”

    “那你给不给摸?”

    小姑娘脸色通红,双手仅仅捏着衣角,用极其微弱的声音嗯了一声。

    夏希然立刻凑了过来,露出一双罪恶的大手,发出了geigei的怪笑声,雨莹紧紧闭住了双眼。

    我是为了答应天然姐姐的事情!

    随后夏希然狠狠捏了小姑娘的脸蛋,不断将其揉的变形,大笑不已,“你还真是可爱啊,吓吓你就这样了,要是以后有人威胁,你肯定第一个把我给卖了。”

    “呜..呜会哆.....”

    燕王府中,姒无涯正在批阅今日的军情,定远军控制了云州,围堵了川州,皆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姒渊立为储君后,便是将燕军从川州调到龙虎山和西凉的通道处,之后再正是驻扎到西方,将南方兵权全部让给定远军。

    问题是,定远军必须要燕王给那些死去的士兵一个交代,其实燕王府早就做出了补偿,而且极为丰厚,足够一个家庭三代生活所需。但这不能拿在明面上来说,那就是承认自己确实撤军,这对于自己和太子以后都是极为不利。

    目前看来,除非把自己交给定远军处置,否则绝对没法撤出川州,他没想到在自己离开川州不久定远军便无视大越律法私自调军。燕军撤不出来,就意味着太子的地位不稳固,在大越,兵权才是最大的底气,西凉平乱军军约莫十七万人,燕军十五万,而定远军二十余万,两军汇合,总数大于定远军,姒渊的位子才能坐稳,也能镇住国内的豪阀富商。

    若是姒峻嘉担任储君,先是西凉平乱军他无法掌控,远在南方的定远军与他也扯不上关系,即便政绩做的再好,国家再蒸蒸日上,他仍然也只是守住如今的局面,毕竟大越以武立国。

    “殿下日夜这般操劳,还需注意身体。”

    来者是来探望姒无涯的一位昔日好友,看其气象,倒也不是什么贵人,此人行礼之后,便要离去。

    姒无涯叫住男子,开口询问道:“你觉得本王到了定远军里,能活着回来否?”

    那人站定,想了想,答道:“约莫是,九死一生?”

    “本王死了,大越就乱了,燕军也不是什么土鸡瓦狗,可他们活的挺憋屈的。”他最后加了居,“本王活的也憋屈。”

    姒无涯长叹一声,丢开了面前的册子。

    “还在担心撤军一事?”

    “你多年不在军伍,倒是看得通透,可有办法?”

    男子微笑,“没有。”

    “可若是我坐在殿下的位子上,倒是容易解决的很。”

    “何解?”

    “你帮我个忙,我也帮你过了这难关。”

    姒无涯干笑,果然无事不登门,在这等着自己呢。

    “殿下知道我想要什么。”

    大越纳观海城入疆域,上云洲其实反应是很大的。

    先是处于上云洲中部的大辽王朝,对于北越成为上云洲疆域最大的国家充满了危机感,收到大越布告之时,便召集了李唐、朱明王朝、大隋王朝进行商议,商讨对于北越的下一步行动。

    大隋陛下直接拒绝了请求。

    商讨依旧,李唐和朱明王朝,是危机感最大的,因为他们是大越王朝的邻国。而早年,李唐与观海城处处针对北越,如今大越兵强马壮,他们势必成为被侵吞的下一部分。

    作为东道主的辽国皇帝,开门见山,“上云洲已然安定百年之久,北越发动内乱,挑起战争,是对百年来的局面的破坏,势必置人民于水火,百姓与尸山血海之中,所以朕,第一个不答应!”

    .......

    上云洲的某处,几大山上宗门的话事人齐至,共同商讨如今上云洲之大变局。

    那位来自大辽王朝东元书院的院长率先开口,“越国多年以来,一直向本院请求在其境内设立书院,所以各位帮着参谋参谋,这书院的位置,该设在山南还是山北,最近我也是头疼此事。”

    琅琊山宗主葛青大喜:“文庙那边同意了?”

    “老夫岂能骗你不成?”

    浩然天下,九州之名除了中土神州,皆是出自那儒家的著作《诗》中,譬如上云洲,便有‘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之说,因其地处浩然天下最南端,毗邻大海,故而一洲之地风调雨顺,少有苦寒贫瘠之地。

    儒家,乃是这天底下最大的一家文脉,天下九州,无不有儒家的身影,而那儒家书院,更是文庙对于一洲一国之地的考量极好,才会在此地设立。上云洲内,独东元书院一家!

    “大越多年以来,不仅重视军伍发展,更大力培养了众多学子,我书院内,许多都是来自大越的学生。大越国法更是深具本脉宗义,辅以道法二家,那位编纂国法的想必也不是一般人。文庙早年派人去大越考查,其实就已经通过了,只是因为战乱推迟了日子。”

    “善,这可老善了,文庙会派新的院长来,还是把你调过去?”

    “据我所知,是位精研文圣一脉的儒家圣人坐镇大越王朝,此人与我相识,脾气有些臭。”

    葛青大喜,神情激动,“儒家文庙,眼界还是有的。”

    “葛宗主这是在挑事吗?”

    “那贫僧先在此恭喜大越王朝,也恭喜葛道宗主了。”

    “孙院长,我和秃驴这不是啥事没有,叫我俩做甚?”那位道袍男子,是这上云洲道法最高之人,仍愿意给予这位老人几分礼敬。

    孙程源笑道:“邀请诸位一同,见见那大越王朝的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