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圣皇崇祯帝 » 第十一章:东暖阁议政

第十一章:东暖阁议政

    东暖阁

    袁可立、李标、李国普、孙承宗、来宗道都在这里面圣,除了郭允厚和张维贤,内阁其他成员都在这里了。

    来宗道是朱由校留下的顾命大臣,一直都在朝。

    李国普是礼部尚书入阁,现在内定拿掉了他的礼部尚书,朱由检打算给他提升左柱国加太子太师、提督五军都督府,掌五军大营。

    李国普虽然和魏忠贤是同乡,但是他并不依附阉党,为人刚正不阿,对皇室非常忠诚。

    让他提督五军营,并非是不相信张维贤,而是权利需要平衡制约,英国公的爵位是世袭制的,张维贤忠心耿耿不代表他的后代也是如此,为防止京营一家独大,非常有必要两家互相钳制。

    孙承宗是从保定老家刚刚到的京城,因为明天就是大朝会,朱由检有很多细节需要和内阁进行最后的商讨。

    “诸卿,对于打击各地官员贪腐现象、灾区恶商哄抬粮价恶习,以及世家豪强欺压百姓行径,朕打算派锦衣卫前往各地调查,有罪的直接定罪,该抓的抓,该杀的杀,诸卿对此有何意见?”

    “吾皇圣明。”

    来宗道:“陛下,所谓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内城除锦衣卫之外,其余二十五卫各统领尚无人担任,老臣建议从禁军中直接提拔有能力者出任,请陛下圣裁。”

    “嗯,这件事就由内阁拟出名单送交于朕。”

    “臣等遵旨。”

    “诸卿,朕常听闻各地卫所军中有吃空饷一说,目前各镇边军军饷正在陆续发放之中,至于各地卫所虚报空饷之事,朕已擢锦衣卫前往彻查,待清查之后,各地卫所军饷即会如实发放。”

    “吾皇圣明。”

    朱由检坐在龙书案后表面上笑呵呵,心里面却在滴血。

    朝廷多年来拖欠的军饷数额巨大,光是各镇边军加京营就足足两千四百万两,这还不算各地卫所军呢,还得拿出好几大百万两银钱。

    大明国库一年的总收入才三百万两左右。

    虽然内帑有钱,但这也相当于在朱由检的心头上割掉一块肉。

    这皇帝当的憋屈!

    以前的皇帝欠下的债,都要他来擦屁股,不擦屁股就会国破家亡。

    上哪说理去。

    所以之前郭允厚建议提高商税,朱由检当即就表示同意,因为光是关宁锦防线每年就需要军饷三百二十七万两,还不算别的军队呢,大明朝每年都是入不敷出,收支严重不平衡。

    就算是内帑富裕,能坚持几年?

    再说也不能总是内帑出军费啊,出一次也就可以了,以后还是要靠国库支出。

    朱由检现在有些等不及秦良玉出川了,本来是打算送给秦良玉一个大功劳,然后直接册封昭武将军挂帅北征。

    可现在的计划改变了,按照郭允厚的建议先休养生息组建新军,那么北征之事也就暂且缓下。

    这八大晋商可有的是钱粮,绝对是富可敌国的存在,甚至比东林党还要富裕,看来得要锦衣卫赶紧抄了他们,以免夜长梦多。

    想到此处。

    朱由检露出了猥琐的笑容。

    几位重臣见状,有些不明所以,互相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疑惑,谅他们再怎么聪明也不可能知道皇帝心中所想。

    接下来朱由检又和诸臣商讨了关于商贾税改的具体标准。

    其中官店钱提高四成。

    塌房税、门摊税、落地税、牙税、契税、酒醋税、屠估税、典铺酌分这九项,税课司加征商税三成。

    此外,市舶司加征商贾海运关税三成。

    至于商贾过税,包括钞关税、竹木抽分、门税、过坝税在内,由各地的抽分竹木局加征商税两成。

    李国普:“陛下,老臣请求严厉打击私盐、私矿,加强管控茶叶,目前私盐泛滥,已经严重威胁到朝廷,若是再不及时惩治,后果不堪设想。”

    李标:“陛下,臣附议,私盐泛滥成灾,其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便是部分官吏与盐商勾结,开中之法形同虚设,致使大量白银注入,使得官盐价格急剧上涨,朝廷税收随之下降。

    因此朝廷只能提高赋税,才能提高国库收入,如此一来,那些盐商们便开始出售银子,一方面可以抵的上国库赋税,另一方面也可以扩展自己的生意。

    其二便是商贾海运原因,沿海商贾不但吸纳巨额银两,还引入不少西洋文化。

    西洋外族与我朝思想有很大冲突,西洋人皆自私自利之辈,进而对各个阶层造成极大影响,不光是商贾,还有平民百姓,他们都以此为荣,这也是为何朝廷屡禁不止,私盐生意如此兴盛原因之所在。”

    “两位卿家所言极是,打击私盐乃当务之急,如汝立所言,海运商贾必须敲打,朕欲在方才商议的基础上再征三成海运商税,以重税控制海商,诸卿以为如何?”

    几位重臣闻言陷入沉思。

    再加三成海税,那就是累计九成重税了,这和禁止民间海运没什么区别,然而名义上依旧是开放民间航海商运,不至于产生过激行为。

    这样做既能把海运完全掌控在朝廷手中,又能有效的防止西洋思想介入,进而遏止私盐私矿继续泛滥,给禁海做铺垫。

    等到沿海商贾主动放弃海运,朝廷就可以顺理成章的下令禁止民间海运。

    高!

    实在是高!

    “吾皇圣明,臣等附议。”

    其实朱由检内心是想要直接禁止民间海运通商的,但是太直接唯恐沿海地区闹事,现在大明刚刚有所好转,不可再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几位重臣在东暖阁内一直商讨到午时才离开,朱由检则摆驾去了坤宁宫用膳。

    周皇后有了身孕,朱由检自然是多给她一些陪伴。

    ························

    山海关

    满桂将军眉开眼笑。

    看着一车车的钱粮送入辎重营,此刻他的内心火热无比,紧紧拉着陈元赟和卢象升的手一个劲的感谢,满脸的激动之色。

    将军满桂强烈要求设宴款待两人,却被陈元赟和卢象升婉言谢绝了,他们还要继续押送军饷去宁远,一刻都不肯耽搁。

    俩人此举也博得了满桂的敬重。

    待他们走后,满桂传令各营擂鼓聚将。

    “弟兄们!你们也看到了吧,朝廷没有忘记我们!陛下没有放弃我们!这些钱粮是陛下从皇家内帑给我们出的,陛下已经把历年来朝廷拖欠的军饷补齐了,甚至还多给了咱们十万两!陛下说了,以后我们的军饷会及时发放,从今往后咱们都能吃饱饭了!”

    “陛下万岁!大明万岁!”

    “陛下万岁!大明万岁!”

    “陛下万岁!大明万岁!”

    整个校场三万边军将士都是面带激动、声嘶力竭,呼喊声震天动地,很多士卒都激动的热泪盈眶,不是他们没出息,实在是穷怕了。

    “弟兄们!陛下对我等如此恩义!我们应该怎么办!”

    “守好疆土!打败建奴!”

    “守好疆土!打败建奴!”

    “守好疆土!打败建奴!”

    “弟兄们!区区建奴弹丸之地,竟敢屡次三番欺我大明,占我疆土,杀我将士,是可忍孰不可忍!待我等养好身体,定当击败建奴夺回失地!”

    “战!”

    “战!”

    “战!”

    满桂不愧是一代名将,借着这个机会把士卒们低靡的士气瞬间拔高,士卒们一个个眼珠子猩红,其状如狂狮。

    大明边军士气可用!

    “弟兄们!陛下送来了很多肥羊肥牛!还有肥猪!今天咱们吃炖肉!”

    “噢!”

    “噢!”

    “噢!”

    整个校场欢呼雀跃。

    山海关各营开始杀牛羊宰活猪,将刚送来的各种干菜用水浸泡,大锅烧水,一麻袋一麻袋上好的黍米下锅,伙夫们忙得不亦乐乎,每个人都是兴高采烈的。

    很多士卒都过来围观伙夫杀牛宰猪,不是他们没见过,是他们真馋啊,好几年都没吃过荤腥了,每个人都在咽口水,舔着干裂的嘴唇,眼珠子都冒绿光。

    “去去去,瘪犊子玩意,瞅你们一个个没出息的样儿,都堵在这干哈?”

    一个千夫长指着这些士卒笑骂,犹如菊花盛开的脸完全出卖了他内心中的喜悦。

    “哈哈哈,老千夫长,把我们撵走你是不是要偷吃啊?这可是活猪。”

    一个士卒打趣他。

    惹得众人一阵哄笑。

    “滚滚滚,小兔崽子,老子有那么馋嘛?”

    士卒们又是一阵哄笑声。

    近乎相同的一幕在每个兵营都纷纷上演,很快,整个山海关各大兵营都弥漫着浓郁的肉香味。

    俗话说有人吃饱就有人挨饿。

    甘肃

    铁锁连环山

    吴殳几个人现在肚子咕咕直叫,已经两天一夜没吃东西了,这两年他们什么时候受过这个罪?

    李自成的血迹已经消失不见了,现在只能按照折断的灌木枝条和地上的踩踏痕迹来辨别方向,这极大的延缓了追击速度。

    “俺想吃炖牛肉,俺想吃羊肉胡饼。”

    “我想吃白面馒头,大肉包子。”

    “弟兄们,再坚持坚持,咱们饿,前面那俩混账王八羔子更饿,等宰了他们,回到京城本将请你们吃鹿肉喝御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