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谢邀,人在八零年,刚登富豪榜首 » 第123章 濮阳老汉

第123章 濮阳老汉

    ”但是,”路川继续补充道,“单纯的使用常规手段,必然也是不行的。”

    兰经平想了想,问道:“所以,路总,你有什么规划?”

    “我想了想,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这次年中的促销活动,弄成一个特殊的日子,而这个日子不为了其他,就是专门用来购物的购物节。你觉得怎么样?”

    “购物节?”兰经平难免有些疑惑,毕竟他从来都没有听说过这个概念。

    “路总,这个购物节,是指......我们人为地创造出来一个节日吗?”

    “对,基本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个节日,自然不是正经的传统节日。这只是一个为打折购物而生的节日,没有传统节日的那种历史沉淀。”

    “没有历史沉淀,这会不会成为一个被人诟病太多的问题?”

    “也许会被某些人看不惯。但是没关系,因为这一部分人,本来就不是我们的顾客群体。我们只需要对现有的受众和潜在的受众群体负责就可以了。而且,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没有这种厚重的历史感,对于商业来说,从某一个方面来讲,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别的好处。”

    “请路总赐教?”

    “正是因为没有历史传统,才会让各个百货品类百花齐放。比如说端午节吃粽子,那么别的糕点就不太好卖。再比如说,中秋节吃月饼,同样的道理,届时别的糕点也就不好卖。而且,正是因为有中秋回家团圆的传统习俗,反而大家都不出门,所以也就减少了购物机会。”

    兰经平略略思考,然后点点头,道:“路总说得有道理。还是路总厉害,技高一筹。”

    “所以,既然你赞同我的意见,那么,你们这个策划案就得改了。”路川笑道。

    “明白,路总,这段时间,我们部门加班加点,一定把这次年中的项目策划案写好,然后再交给路总过目。”

    路川见兰经平这么说,心里也稍微放松了一下:“好,既然你作为部长,这么有信心,我也就放心了不少。放心吧,这次项目如果做成,必然不会少了你们部门的好处。”

    ......

    天青欲雨。

    空气中湿度很高,但又实在闷热。

    这都是暴雨又要来临的前兆。

    郑子儒头上戴着一顶草帽。草帽的边缘被汗水浸得有些黑,但是帽檐足够大,可以阻挡住下午三四点钟的烈阳。

    汗水一滴一滴地从脑门、脸颊上流下来,一部分流到下巴上,滴到了地上泥土里。还有一部分流到了草帽两边的系带上,让系带上的汗水又多了几分。

    今天的天气很热,温度很高,同时空气的湿度又很高,所以人流的汗会格外得多。

    郑子儒虽然热,但是也顾不得太多,一直努力地蹬着自行车,不停地往前走去。

    自行车轮碾过地上的黄土,留下一道辙。汗水顺着脸颊流下去,给辙痕增加了几滴深色。

    这里是义坞所管辖的一个村庄。

    郑子儒今天到这里来,是有重要的任务。实话说,他对能不能圆满完成这个任务,很没有信心。

    因为,他今天是要来找传说中的“濮阳老汉”。

    对于这个濮阳老汉,郑子儒的了解并不多。

    在此之前,他只知道,这是在义坞县内的群众们中间口耳相传的一位手艺人。

    这个手艺人,一直居住在这个村子里,平时深入简出,除了亲近的亲戚朋友,一般很难有别人能见到他。

    据说,以前也有过一些别的生意人,来找过这位手艺人,帮忙设计一些商品图案。

    但是,无论价钱开得有多高,最后的结果都是被果断拒绝。甚至,他老人家有时候提前得到了消息,直接给人来一出到访不遇。

    也是这个原因,导致这位受益人越来越玄乎,就算有别人见到他,也只局限于普通的打招呼,一旦话题涉及到需要他用专业来做什么事的时候,他马上就闭口不谈,转手潇洒地走了。

    在此之前,郑子儒也听说过一些上了点年纪的手工艺者,对于外界日新月异的的工艺形式比较排除。这一点也很正常,一个是慢工出细活的细致作业,一个是工业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普通制品,前者对后者有排斥是很经常的事情。

    但也正因如此,让有传统手工艺的手艺人出山,才显得更加艰难。

    郑子儒今天就是来请这一位手工艺者出山。

    这段时间,机械厂对于流水线机器的制作已经开始了,用不了多长一段时间,这些机器就可以投入生产。

    为了抢占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他就必须要找到适合流水线生产的样品。

    否则,机器单纯摆在一起,也无法创造出价值。

    本来,他也想过,找一些市场上已有的样式就不错了。单单是前段时间从集市上买回来的那些,就已经很多了。

    看来看去,其实无非也就是一些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的图案。

    还有些不印花的,上面是塑料珍珠、水钻等常见的饰品,看来看去,也还是没有很特殊的地方。

    但是,当他把这些情况反映给路川时,路川却说,必须要做到和市场与众不同。

    因为,正是因为彼此相似,价格又相似,就容易形成完全竞争市场。这样的市场,几乎是卖不上价钱的。

    市场会让价钱达到一个能赚一点小钱的数额,但是,这种模式,如果要盈利,就需要高程度地依赖销量。

    只要销量一下去,几乎就会亏本。

    现在的小商品市场,虽然算不上竞争激烈,但形成激烈的竞争格局是必然的事。所以,必须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把一切的基调定好,而不是跟着市场的风向忙得顾头不顾尾。

    他们要做的,是要改写,甚至引领市场的风向。

    郑子儒知道路川说得很有道理,所以四处打听了义坞内的一些老手艺人。

    最后,经过各方的比较和衡量,只有这个濮阳老汉最合适。

    所以,即使迎着大太阳,他也要亲自来拜访。

    虽然,这才只是第一次来,大概也会像其他人一样,要么被狠狠拒绝,要么干脆就是到访不遇,但是,郑子儒还是会为了后续的发展,尽力争取到这一个合作伙伴。

    即使这位合作伙伴已经七十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