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再造人间 » 第五十一章混得最惨的进士

第五十一章混得最惨的进士

    梦坡斋中。

    “三弟,最近学业如何?”

    贾政问道。

    “四书五经已经精熟,历年八股大家之作也已通背,只是还不能得其真意。”

    贾敕坦然道。

    “哦,那为兄便试你一试。”

    贾政是知道他的,说通背那就是真的通背,一下子来了兴趣。

    “二兄尽可一试。”

    贾敕自信道。

    贾政原本一心想以科举出身,如今虽然此路已断,以往收集的八股文集倒是依然保留。

    他从书架里随意找了几本,又从里面挑了约五六篇让贾敕背诵,后者皆倒背如流。

    “好啊,好啊,三弟有如此过目不忘之才,何愁不能高中。”

    贾政摸着胡须欣慰道。

    自贾珠中了秀才后,他就没有这么开心过了。

    “只可惜我文采普通,乡试易过,进士难求。”

    贾敕摇头道。

    他有基因种子之助,一日只需睡两个时辰便龙精虎猛,加之记忆力超群,考个举人如探囊取物。

    但进士毕竟是全国性的选拔,天才之人不胜枚举,而他心中所思所想皆与世人不同,对写文章亦有影响。

    “这个无妨,你基础深厚,所缺不过一位名师。为兄已经替你找来了。”

    贾政笑道。

    “哦?不知道是哪位大才?”

    贾敕问道。

    “此人名叫杨随,字由之,江西吉安人。进士出身,做过御史,后来又下到地方做过一任县令,之后便赋闲至今。”

    贾政回道。

    “可是此人能力不行,或为官贪酷?”

    “非也,若是那等人,我如何会请来做你的老师?此人不仅官身甚好,而且也颇有能力。”

    贾政摇头道。

    “那为何会做了县令后便一直赋闲?”

    贾敕不解道。

    进士身份尊贵,往往都会选择留在京中,若愿意去地方的,至少也能当上知府,县令这个七品官实在寒碜了点。

    “你却不知,此人性情刚硬,眼中揉不得沙子,又不喜那等只知大言空谈之人。所以当御史时便每每抨击同僚,下到地方后,连知府都被他当面喷的狗血淋头。加之此人还得罪过当今次辅钱凤锡,自然更无人愿意替他说话。他每每行事,总遭掣肘,于是一怒之下便辞了官,回老家以务农为生了。”

    贾政解释道。

    “那他为何愿意上京来教为弟?”

    贾敕又问道。

    “因他娶了个续弦,给他生了一对龙凤胎。”

    贾政面色古怪地说道。

    杨随性情再是刚硬,见到那一对粉雕玉琢的小人,也要化作绕指柔了。

    他自家吃得苦,却忍不下心让儿女陪他吃苦。

    要杨随再去当官捞钱,他肯定不能接受,但当个西席赚些束脩还是勉强能拉下脸的。

    贾雨村当初就是如此,只是二人品行有别罢了。

    而贾政自然能给他开出一个无法拒绝的价钱。

    “常言道,英雄难过儿女关,果然如此。”

    贾敕点头道。

    虽然原体们性格各异,但大都也都爱他们的基因子嗣的。

    “是啊,我又何尝不是。你贾珠侄儿夭折,我膝下只有宝玉和环儿两个儿子,可惜一个不求上进,一个猥琐蠢笨。唉,一生心血竟寄托无人啊。”

    贾政说中了自家心思,不由唉声叹气起来。

    “二兄也不必做小儿女态。常言道,良师不教亲子,二兄自己教自然是教不好的。弟蒙二兄器重,定当为你分忧。”

    贾敕趁机道。

    “啊这,他们虽然顽劣,但毕竟年幼...”

    贾政有些犹豫。

    一些风言风语,他也是听到了的。

    只是贾敕都事出有理,所以他都没有理会。

    横竖贾敕从各种意义上都没有继承爵位和爵产的可能性,贾政又何须忌惮?

    贾敕管束好了下人们,受益的也有贾政自己,还不用他费神,何乐而不为。

    但这两个毕竟是亲儿子,他也一把年纪了,再被折腾夭折了,他可不一定能生得出来了。

    “放心,弟自有分寸。”

    贾敕安抚道。

    “嗯,你是长辈,管教他们本就应该。只是你如今秋闱在即,当以学业为重,明白吗?”

    贾政提醒道。

    长兄如父,他虽不是长兄,但自觉也该担起教导的责任来。

    “弟明白。对了,杨师何日来府上?”

    贾敕问道。

    “信上说下月中旬动身,快的话也要两个月之后了。”

    贾政回道。

    “那倒是无妨。”

    贾敕点点头。

    两个月,前期准备也做完了,倒不担心此人会造成什么变故。

    而贾政以为他说的是秋闱之事,也没有多问。

    出了梦坡斋,小红已经在外面等着了。

    “出什么事了?”

    他问道。

    “芸哥儿和胡大爷抓了两个人,说要等您回去审问呢。”

    小红回道。

    “哦?”

    贾敕一下来了兴趣。

    不知道又是谁要对付他,希望这次对方人能多点,上次他可没杀过瘾啊。

    贾敕大步流星地走回了梨香院,小红在后面用力奔跑,依然撵之不上。

    说起来,梨香院里只有晴雯是缠了脚的。

    但她十岁才被赖家买去,所以缠足时间不长,还未完全变形。

    贾敕用了正骨之法,加上重金买来的膏药还是给她恢复了。

    原来晴雯还不乐意,还是小红说服了她。

    “我爹妈心疼我,才让我天足,只求我一辈子健康平安,不求我以色侍人。少爷不让你缠足,难道是害你?正是把你当成了一家人,才不让你裹一双小小脚,你可不要辜负了他一片心。”

    小红苦口婆心道。

    “什么一家人,我看他分明是嫌我缠了足,不好拿我来练兵。”

    晴雯心里高兴,嘴上却犟道。

    小红听了也没有反驳,毕竟以她们这位少爷的脾性,这或许才是真相也说不定。

    言归正传,贾敕进了院子,贾芸立刻迎了上来。

    “见过叔祖。”

    他躬身道。

    “人呢?”

    “在柴房里,胡大爷正看着呢。”

    贾芸回道。

    贾敕点点头,转身走进了柴房。

    两个无赖子被麻绳捆着坐在地上,胡喜则拿着哨棒在一边虎视眈眈。

    “少爷。”

    见贾敕进来,他连忙行礼。

    “把前因后果细细道来。”

    贾敕命道。

    “是,叔祖。我今日归家看望病母,不宜出门便撞上了...”

    贾芸尽量将事情简化说了。

    “干的不错,老胡也不错。”

    他赞许道。

    “侄孙儿(属下)愧不敢当。”

    两人一边自谦,一边得意。

    果然,这位主子就喜欢行事果断的手下。

    “为何把他们的嘴堵上?”

    贾敕看着两个无赖子口中的布团道。

    “这些无赖子满嘴污言秽语,我怕惊扰了院中女眷,便把他们嘴堵了。”

    胡喜回道。

    “哦,取下吧。”

    他命道。

    “是。”

    胡喜立刻扯出了两人口中的布团。

    “呃呕。”

    两个无赖子干呕不止。

    也不知这门子从哪里拿来的抹布,一股子腥臊味。

    “谁派你们来的?”

    等他们止住后,贾敕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