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再造人间 » 第四十五章我得黛玉如鱼得水

第四十五章我得黛玉如鱼得水

    黛玉准备完毕,就随小红赶到了梨香院。

    她一进院子,就看见贾敕在揍林九。

    一柄青锋剑,被他舞得影子都看不见。

    可怜林九又怎么敌得过自己主子兼教官,只能艰难抵挡,连气都喘不上一口。

    “舅舅。”

    黛玉喊了一声。

    “嗯,来了,去书房吧。”

    贾敕停手道。

    被拯救的林九松了口气,心里的天平往林黛玉又倾斜了几分。

    毕竟男女有别,又没和三春她们一起,所以不仅紫鹃跟了来,连奶妈王嬷嬷也都跟来了。

    不过问题也不大,谅她也不敢嚼他的舌根子。

    “叫你来是因为有件烦难之事,我左思右想想不出头绪,知道你富有谋略,所以来请教你。”

    贾敕等黛玉坐定后说道。

    “舅舅请讲。”

    黛玉见他态度严肃,也坐直了身子道。

    于是贾敕便把真武堂的事改编了一番,讲给了她知道。

    黛玉听了,把手放在桌上支着下巴,陷入沉思。

    贾敕也不催她,只是静静等候。

    “既然不能拨草寻蛇,不如打草惊蛇。”

    良久后,黛玉开口道。

    “何谓打草惊蛇?”

    贾敕立即问道。

    “三十六计中言,疑为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舅舅既然知道其中有鬼,不然让他们自己疑神疑鬼。流水不腐,只要让他们动起来,那些腌臜就会自己浮出水面了。”

    林黛玉道。

    他听了似有所悟,又想不透彻,不由有些焦躁。

    黛玉不忍见他烦恼,只得再点透了一些。

    “舅舅不妨使些手段,叫那书坊不能经营。那背后之人定然不敢报官,无论是出面讲和还是背后反击,都会露出马脚。闹得越大,破绽也就越多。”

    她耐心道。

    “妙,妙啊。”

    贾敕击节叫好。

    “不过是些雕虫小技,只望舅舅莫要觉得黛玉心思叵测就好了。”

    黛玉叹息道。

    她父亲林如海当着巡盐御史,总管两淮盐务,那是何等紧要的官职。

    无论是盐商还是相关的地方官员,都是心狠手辣的货色,和他们打交道,没有高超的心术手段根本应付不了。

    林如海虽然没有刻意教过黛玉这些,但他就这么一个亲人,又是当儿子养的,免不了闲聊时说起。

    因此,她心中丘壑远不是宝玉、贾蓉之流能比。

    至于碍于女儿之身又寄人篱下,施展不得罢了。

    这世道,都以女子无才是德。

    凤姐不过是心眼多了些,就被各种编排,自家相公也畏她如虎。

    似黛玉这样通读四书五经的才女,若是再展露出一身的权谋心术,还有哪个敢与她亲近。

    当然有人敢。

    “你道我每日带着你练武,只是为了让你延年益寿?”

    贾敕忽然冷下了脸。

    “舅舅,我...”

    林黛玉猝不及防,一时说不出话来。

    “若我只是为了让你当个大家闺秀,当初又何必救你。天下有骨气的男儿难找,没抱负的千金小姐太多了。”

    他沉声道。

    “你忘了我在船上同你说的话了吗?”

    贾敕问道。

    “黛玉不曾忘。”

    林黛玉摇头。

    长这么大,贾敕是第一个如此看重她的人,便是父亲林如海也常出叹息之语。

    “那就好。你记住,在我眼里,你不是什么巡盐御史家的林小姐,你只是姑苏林黛玉。”

    他走到黛玉跟前说道。

    “舅舅到底为何如此青眼于我?”

    林黛玉再次问出了这个问题。

    尽管她也一向自视甚高,但也不认为自己出色到了足以让人打破世俗眼光的程度。

    “因为你值得。便是此时,你不也为我解决了一个难题吗?”

    贾敕坚定道。

    “不过是些花招罢了,舅舅随便请一个幕僚也能想出来。”

    黛玉摇头道。

    “别人我信不过。”

    他断然道。

    “我从倭寇手里救下了你,你的命就是我的。我得你,就如刘备得诸葛亮一般。”

    贾敕道。

    “我如何能和诸葛武侯相比?舅舅也太大言不惭了”

    林黛玉都被他气笑了。

    夸人太过,便近似讥讽。

    “我也比不得刘皇叔。多学多练就好了,回头我让人把《吴子》、《六韬》、《虎钤经》、《守城录》、《太白阴经》、《武经总要》之类的都买一套,给你送过去。”

    贾敕打蛇上棍道。

    这些全都是兵家必看书目,虽然他自己都没看过。

    一直默不作声的王嬷嬷抬起头,欲言又止。

    “王嬷嬷,我听说你早年丧夫,只有个儿子。”

    贾敕注意到她的举动。

    “回三老爷的话,婆子是有个儿子,不成器,只知道在外面瞎混。”

    王嬷嬷回道。

    她原本是良籍,生了孩子后实在生计艰难才投到了林家当了奶娘。

    她的儿子却没有跟着当下人,只是无甚本事,在外面做些短工,再靠她接济过活。

    “你传一封家信回去,叫他来神京。我新开了一家书坊,正缺人手。虽然不会优待多少,也好过他在外面厮混。”

    贾敕道。

    “哎呀,那真是再好不过了。婆子感激三老爷的大恩大德。”

    王嬷嬷跪下磕头道。

    在书坊干活,不仅活儿轻省,名声也好。

    等攒些银两,再请三老爷帮忙说和个好人家的女子,再生几个娃儿,以后他们也是神京人了。

    搞定王嬷嬷就行了,紫鹃是不会说什么的。

    她要的只是个真心对黛玉好的,那个人是谁无所谓。

    “舅舅惯会使唤人,也不管人乐不乐意。”

    林黛玉撇嘴道。

    “我再让林九给你带只鹦鹉回来。”

    贾敕道。

    宝玉那儿最近养了一只,那天他见她逗了半天。

    “谁稀罕那东西,怪吵闹的。”

    黛玉扭过头去,嘴角却向上了。

    “那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买去。刘备对诸葛亮三顾茅庐,我就对你予求予匀。”

    贾敕大方道。

    对将来手下的头号大将,他慷慨得很。

    “谁要你什么东西,我只要你...”

    林黛玉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说什么刘备和诸葛亮,那探春迎春她们又是谁,关羽张飞么?

    咦,等等。

    刘备得诸葛亮,如鱼得水也。

    “呀!”

    林黛玉惊叫一声,一下子涨得脸通红,腾的一下站起来,头也不回地跑了。

    这一去,倒是比来的时候还快多了。

    “姑娘,姑娘慢些。”

    紫鹃和王嬷嬷连声喊道,追之不及。

    “我又说错什么了?”

    贾敕望着晴雯,一头雾水。

    晴雯歪歪头,表示她也不知。

    不过她对林黛玉的心思倒是明白几分

    像少爷这样撩而不自知的人,最可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