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凭借经济战立国 » 第八十章釜底抽薪

第八十章釜底抽薪

    粮市的暗潮汹涌和价格的水涨船高,貌似并未对渔翔城内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太大的影响。

    这座城市的经济繁荣稳定,各行各业都在迅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丰厚,生活充实。

    他们的粮缸总是装得满满当当,钱袋子也胀鼓鼓,购粮券作为最后一道防线,让他们不用为吃饭发愁。

    城内的居民们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

    渔夫们开拔去大海捕鱼,工匠们认真打造,客栈的跑堂们笑眯眯地迎接着南来北往的客人。

    这种自给自足、和谐安宁的生活景象,使得渔翔城在周围地区中显得如同世外桃源般独特。

    这种繁荣稳定的生活状态也吸引了其他县城的百姓们。

    他们对渔翔城的生活心生向往,纷纷考虑搬家到这座城市来寻找更好的生计。

    陈骁最近出台的法令在渔翔城引起了一股风暴,这一创举在整个大陆都堪称史无前例。

    法令规定,贸易坊市的伙计和制造工坊的学徒在渡过四年见习期后,都有权获得一份身股。

    起始身股为一厘,之后根据每年的业绩,由东家和掌柜共同决定是否增加。

    这一法令的推出,使得伙计和学徒们不再仅仅是掌柜和工匠的苦力,有了身股,他们一下子从牛马变成了主人。

    这次变革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珍视,热情自然爆棚。

    渔翔城内更加热闹非凡,其他县城的百姓看到这一变化,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

    他们纷纷辞掉当前的工作,加入流民大军,奔向渔翔城,希望能在这座城市里找到新的生活机会,

    盈城郭府的郭品波最近精神压力巨大,夜不能寐已成为他的常态。

    在快要天亮的时候,他终于合上了疲惫的眼睛。

    然而,没过多久,他就被管家的急促呼唤声吵醒。

    郭品波刚穿好衣服,坐在床头,还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管家就急匆匆地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老爷,不好了,咱们的作坊里那些工匠和学徒都跑了!”

    尽管郭品波还没有完全清醒,他的脑袋还觉得嗡嗡直响,反应也不如以前灵光。

    听到管家的话,他有点摸不着头脑地问:“有啥大不了的事儿?前几天我不是让李掌柜拿银子去安抚他们吗?最近生意也不景气,或许他们想念家里的娃儿媳妇了。”

    然而,管家显然认为事情远比郭品波想象的要严重。

    他继续提醒道:“老爷,前些日子我听说这些人就在私下里计划着要去渔翔城闯一闯。当时大家都没当回事,以为他们刚拿了咱们的银子,一时半会儿不会走。可是,没想到这帮人竟然真的……”

    说到这里,管家几乎要哭出来了。

    郭品波一下子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他“哗”地从床上跳起来,脑袋立刻清醒无比。

    他紧张地问道:“你是说他们都去了渔翔城?”

    管家无奈地点点头,哽咽着说道:“是的,老爷。他们的东西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现在每个工坊里都空无一人,连个人影子都没有。”

    郭品波一点儿瞌睡都没了,他飞快地跑到门外,迫不及待地命令道:“赶紧去备车,我马上要去瞧瞧,要快啊!”

    郭家的制造工坊散布在盈城周边的原料产地周围,这些地方交通便利,土地便宜得像白菜价,而且随手就能招来一大帮技术娴熟的工人。

    这些工人对郭家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郭家却从未把他们当作平等的小伙伴。

    他们不仅挣的工钱少得可怜,而且吃的也差劲儿,只要稍有不满,就得挨罚。

    哪怕越州的形势越来越鸡飞狗跳,但工人们为了混口饭吃,不得已忍下这些不公平待遇。

    然而,随着渔翔城如旭日东升般崛起,好消息如同春风般传遍了这些工坊。

    工人们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他们纷纷扔掉手中的工具,拿起行囊,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当郭品波一伙来到工坊时,眼前的场景让他们大吃一惊。

    以前热火朝天的工坊,现在变得空荡荡的,像是被废弃的无人区。

    郭品波快步走到生活区,只剩下几只野猫在空旷的房间里愉快地嬉戏,再无一点人气。

    一阵强烈的晕眩袭来,郭品波感觉天旋地转,差点摔个跟头。

    幸亏管家及时搀扶,才避免了难堪的场面。

    他颤抖的声音叫嚷道:“人都哪儿去了?没有这些工匠,我的贸易坊市还咋搞啊!”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响起,一个来自贸易坊市的小掌柜风尘仆仆地赶到,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老爷,大事不好啦!”

    管家见状,马上骂道:“混账,别在这儿胡说八道!”

    郭品波挥挥手,示意管家闭嘴,然后向小掌柜询问还出了啥事儿。

    小掌柜急急忙忙说明:“老爷,贸易坊市那边的店铺伙计也都跑光啦!”

    听到这个消息,郭品波的脑袋瓜子就像挨了一棍子,喉头一痒,竟然喷出一口老血。

    随行的人们惊慌失措,纷纷上前扶住他,有的急忙去叫郎中。

    郭品波挥挥手,笑着说没事儿,急吼吼地喊道:“快带我去贸易坊市看看!”

    管家看着脸色铁青的郭品波,心疼得像针扎,劝慰道:“老爷,您可别垮了呀,要不咱们改天再去贸易坊市吧。”

    哪知,郭品波泪眼婆娑地说道:“郭家这下可真的是完犊子了,我要这身体还有啥用啊?”

    坐在大车上的郭品波,随着车轮儿咕噜咕噜滚着,脑袋瓜子越来越清醒。

    他望着窗外飞逝的景色,不禁叹了口气,道:“陈骁这个纨绔子弟,做事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大家一门心思扑在钱粮上,想用经济手段拖垮渔翔城,却没想到他会使出如此招人恨的损招,抢走我们的人才。这简直是釜底抽薪啊。”

    管家虽然不太明白郭品波所说的“釜底抽薪”是什么意思,但从老爷的语气中听出了事态的严重性。

    他只能点头附和道:“老爷,保重身体要紧,这些事情先放在一边吧。”

    路走到一半,郭品波突然改变了主意。

    他对管家说道:“算了,贸易坊市也不用去了,咱们直接回家吧。”

    管家一听,顿时喜出望外,忙不迭地答应:“好勒!”

    于是,大车调转方向,朝着郭家的宅邸驶去。

    与郭家工坊的冷清和萧条不同,渔翔城则展现出一片繁忙而充满活力的景象。

    虽然那些前来采购粮食的商家和百姓不见了踪影,但这座城市却迎来了更多熟练的工人和伙计。

    贸易工坊和制造工坊的门口排起了长队,工作人员正忙录着这些新来者的基本信息和擅长领域,以便为他们安排合适的岗位。

    罗帆和李蕾陪同着陈骁前来视察这座城市的新气象,二饼在一旁精心侍候着。

    他们来到一处登记点前,拿起部分资料查看。

    罗帆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殿下,这些都是来自郭家工坊的能工巧匠啊!”

    他激动地说道,“他们造出来的青云纱质量更加上乘,这简直是为我们的产业如虎添翼啊!”

    陈骁和李蕾被罗帆的话吸引过来,他们仔细查看那些信息,然后转头对着正在排队的人们询问道:“你们都是原来郭家的工匠吗?为什么选择投奔渔翔城?”

    一个胆大包天的小伙子瞅了瞅陈骁,猜出他的身份一定不简单。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是啊,我们就是为了讨口饭吃。郭家不拿我们当人看,待遇差得要命。听说渔翔城对工人好,我们就毫不犹豫地来这里了。”

    陈骁满意地点点头,拍拍那个强壮的小伙子的肩膀,“小伙子,好好干,渔翔城一定不会亏待你的。”

    离开后,二饼喜滋滋地感叹道:“殿下,有了这批工匠的加入,赵国的销量会再上一个台阶。”

    陈骁心情大好,转头对着李蕾问道:“最近粮号怎么样?”

    “回禀殿下,经过最近在其他县城的大肆采购,粮号备货充足,而且四大家族尚未察觉,我们通过差价已经赚回三百万两。”

    罗帆惊呼道:“赚这么多?”

    李蕾微微一笑,说道:“这都是殿下的英明计策。”

    可惜,她脸上突然掠过一丝忧虑,幽幽地道:“殿下,还有个怪事儿要提一嘴。最近两日,四大家族的商人开始不再使用我们渔翔票号的银票,转而使用赵氏的银票。”

    “哦?!”